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吉林中考 > 吉林中考资讯 > 正文

2023年长春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评析

2023-06-29 18:41:32文/董玉莹

2023年长春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坚持正确的素养导向,将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时代气息、生活气息浓厚,学科特色鲜明。

2023年长春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评析

2023长春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评析

01紧扣时代脉搏,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为实现育人目标,试卷背景材料的选取紧扣时代主题,引领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纵览试卷,“党的二十大”“杭州亚运会”“西藏和平解放72周年”“天舟六号”“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雅万高铁”等热点跃然纸上,时代之风扑面而来,极力拓展学生的眼界、心界,以历史的光辉篇章、祖国的伟大成就、社会的幸福图景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

试卷第20题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件为背景,通过开展主题活动的形式,设计了“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创造新伟业”三个板块。“建功新时代”板块阐述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实现了经济平稳运行、高质量发展,增强同学们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奋进新征程”板块阐述了我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增强了同学们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创造新伟业”板块阐述了我国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合作,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导学生用开放的眼光观察世界,增强了同学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题具有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注重爱党爱国情感渗透,引导青少年奋发努力,不负党和时代的重托,勇担历史使命。

02涵养必备品格,彰显育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学科价值。本试卷在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礼仪教育,注重社会实践四个方面重点命题,在字里行间“播种”,在一问一答中“铸魂”,用心耕耘学生心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遵循德育为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试题中,既有责任担当的道德引领,又有学法用法的法治要求;既有关注吉林发展的省情教育,又有维护民族团结的政治认同;有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爱党爱国教育,更有对当今世界发展的关注……有利于培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责任担当的核心素养,充分体现价值引领,育人意味明显。

(二)提升智育水平。试题任务指向具有合理的思维层级,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第16题(2)问、18题(2)(4)问、20题(1)(2)(4)问等属于典型识记类和理解类试题;第8、10、14、15等题关注知识间的区别与联系;第16题(1)问、17题、19题(1)问、20题(3)问等注重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理解分析能力。

(三)加强礼仪教育。第16题以即将召开的第19届亚运会为背景,以判断小吉的看法为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文明有礼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考查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健全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注重社会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更好的发挥实践育人功能。在本试卷中加强了对社会实践的考察,第19题借助“关注家乡环境”主题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心关注社会实际,通过考查“参加此系列活动对中学生有什么意义”,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03贴近学生生活,创设有效情境,落实减负提质

本试卷注重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思考、学以致用。在试题情境素材的选取上,真实性与典型性并重、探究性与实践性共举,情境呈现方式多样,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浓浓的育人味。

在试题情境创设过程中明确指向真实的现象与问题。例,第5题以“学会学习”主题交流会为背景,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第6题以小吉生病重返课堂为背景,让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第7题依托学校对未成年人开展安全教育这一情境,引导学生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

04立足学科本质,凸显核心素养的评价导向

试题正确处理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任务、情境之间的关系,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引领于知识考查之中。

(一)素养目标。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从命题立意到情境创设,再到任务指向,本试卷均有所突破。例,第19题(2)问中学生为了让家乡环境更美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旨在引导学生为美丽家乡建设贡献力量,提升社会责任感,增强主人翁意识。

(二)能力目标。试题任务体现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需要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考查学生道德认知、价值判断等方面的表现,体现考试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例,17题(2)问、20题(3)问为原因类试题,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文明有礼、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我国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的原因;19题(1)问考查中学生参加“关注家乡环境”主题系列实践活动的意义,学生要从增强环保意识、服务奉献社会,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等角度作答。

(三)知识目标。试题综合考查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多角度内容,关注课程标准与统编教材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在考查中深化基础性,引导学生夯实知识能力基础,减少“机械刷题”,注重对学生基本学科素养的考查。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方法

1、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的内驱力,是探索与创新的源头。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整体把握,理清课本内容层次:

把繁杂、冗长的知识一层一层地进行梳理,犹如剥洋葱一样,将所学的知识梳理出层次,然后从整体上把握这些知识层次。将其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这就是所谓的“先放后收”。

3、简要概括,把课本由厚变薄:

这要求学生建立在整体把握课本的基础上,领会其精神实质。可先对一节或一段内容进行归纳,用一两句话,一两个字概括。随着学习归纳能力的提高,逐步发展为对一课,一章的概括。

查看更多【吉林中考资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