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初中物理 > 物理知识点 > 正文

初中物理知识大全汇总

2020-03-16 08:32:19文/颜雨

物理是初中的重点科目,这篇文章小编给大家分享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复习有帮助。

初中物理知识大全汇总

磁场相关知识点

1.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

2.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3.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

4.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

5.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6.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7.磁场中某点磁场的方向: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8.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声与光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3.乐音三要素:音调(声音的高低);响度(声音的大小);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7.真空中光速:c=3×108m/s=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

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

12.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13.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

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

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内能

1.内能是构成系统的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动能、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分子内部以及原子核内部各种形式能量的总和。

2.内能变化的途径

(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当外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内能增大,反之亦反。

(2)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热传递的三种形式:热传导,热对流(一般见于气体和液体)以及热辐射。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必须有温度差。

物态变化

1.物态变化: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它们两两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物态变化有6种: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2.物态变化过程:

熔化:固态→液态(吸热)

凝固:液态→固态(放热)

汽化:(分沸腾和蒸发):

液态→气态(吸热)

液化:(两种方法: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气态→液态(放热)

升华:固态→气态(吸热)

凝华:气态→固态(放热)

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至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

(5)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①揭示运动和力的关系。②证实了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③认识到惯性也是物体的一种特性。

2.惯性

(1)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熔化

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1.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2.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3.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4.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①萘的熔点为80.5℃。当温度为790℃时,萘为固态。当温度为81℃时,萘为液态。当温度为80.50℃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水银凝固点是-39℃,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5.熔化吸热的事例: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

③鲜鱼保鲜,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

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6.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标准是:晶体有固定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常见的晶体有:冰、食盐、萘、各种金属、海波、石英等。

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蜡、沥青等。

查看更多【物理知识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