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中考助考 > 学习经验 > 正文

不法古不修今是谁提出的

2020-09-12 17:28:12文/陶凯月

“不法古,不修今”是商鞅提出的,是商鞅的变法理论,代表了法家思想,要求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

不法古不修今是谁提出的

法家人士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

于是,商鞅明确地提出“不法古,不修今”的主张,认为“治世不一道,变国不必法古”,意思是,治国之道,只要对国家有利,不一定拘守古法。并举例说,“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说得秦孝公颔首称善,决心变法。韩非子则更进一步发展了商鞅的主张,提出“时移而治不易者乱”,并把守旧的儒家嘲讽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

不法古不修今指的是不效仿古代也不遵循现行制度。法是效法的意思,循是遵循的意思,这是战国法家的思想,体现了其锐意改革的精神。

不法古不修今出自于《商君书?开塞》:圣人不法古,不修今。法古则后于时,脩今则塞于势。周不法商,夏不法虞,三代异势,而皆可以王。故兴王有道,而持之异理。武王逆取而贵顺,争天下而上让。其取之以力,持之以义。今世强国事兼并,弱国务力守,上不及虞、夏之时,而下不脩汤、武。汤、武塞,故万乘莫不战,千乘莫不守。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影响:通过变革土地制度,从法律上确立土地私有,促进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土地的兼并,有利于地主阶级霸占土地.商鞅变法本身就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也为统治者提供治国方案,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秦国的对外兼并战争,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查看更多【学习经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