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北京中考 > 北京中考资讯 > 正文

2023年北京中考难度点评

2023-06-26 20:06:44文/董玉莹

2023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以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出来,把学生的自信考出来,把课堂表现考出来,把实践能力和阅读能力考出来”为目标。

初三配图43.jpg

2023北京中考物理试卷难度点评

01价值引领、五育并举、促进发展

试题注重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第4题“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第24题科普阅读题“云中探秘问苍穹”,将我国在载人航天、气象探测等方面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融入到试题中,引导教学关注物理课程与传统文化、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引导学生树立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试题体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如第12题利用自制器械锻炼身体,第14题洗水果等,这些与体育锻炼、生活劳动、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情境相联系的试题设计,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健康生活、热爱劳动、崇尚科学的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02立足基础、回归教材、助力“双减”

试题兼顾北京市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实际情况,以学生熟悉的方式和情境,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层次和思维品质。

1.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体现考查内容的基础性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旨在引导教学要夯实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基础知识包括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如第7题运动和力,第17题扩散现象的描述等题目,分别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等基础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宽厚。

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包括测量、读数、作图、实验操作等方面。如第19题密度的测量等多方面考查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2.注重对主干内容的考查,体现观念形成的发展性

物理学科的核心主干内容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核心主干内容包括密度、压强、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等《课标》要求的理解层次的内容,以及力和运动的关系、杠杆、浮力等重点概念和规律。如第12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压强、杠杆等知识分析在不同情景中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5题考查欧姆定律、电功率等知识,以及基于图像获取信息、筛选整合的能力。

3.注重对教材素材的使用,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试卷中源于教材的图文近20处,通过直接引用、拓展改编、再现课堂等方式,引导教学要回归教材、注重知识形成过程,探索有利于激发学生深度参与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中主动学习、助力“双减”落地。

如第6题、第8题等直接引用教材图片或文本,创设试题情境。第17(1)、19题、23题等通过拓展改编教材正文或习题,创新试题的设问方式。第22题等依据教材编排思路,创设情境,再现课堂教学过程,引导教学要注重概念和规律的获得过程,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03发展思维、实践创新、引导教学

试题加强对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旨在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基于情境创设、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教育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抽象的概念、规律,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实践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1.注重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重视科学的探究过程

试题凸显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着重体现探究的系统性,倡导学生主动获取物理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本试卷有40分的题目对实验探究能力进行了系统的考查。全卷考查科学探究的试题共12道,涉及提出问题、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交流评估等要素,将科学探究的要素考查灵活渗透在试题中。如第18、20、21、22等题。

2.注重科学思维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重视知识的自主构建

试卷注重从核心概念的理解、重要规律的应用、重点实验的探究、实际问题的解决等方面设计试题,考查学生思维过程。试题情境新颖、体现学科思想的力量,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和批判性。

如第23题,再现了课堂实验,通过创新设问,引导学生重新审视实验现象,该题需将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和欧姆定律等知识进行综合应用,还需要借助分析比较、推理论证等思维方法解决问题,体现对知识的综合性和思维的逻辑性的全面考查。试题引导教学关注实验过程中的“真问题”“真发现”,让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在真实的研究过程中不断发展。

3.注重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重视知识的应用价值

试题重视运用物理概念与规律解释物理现象、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综合考查,引导学生体验学科的应用价值。试题通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综合考查学生对概念规律理解的深浅度和对知识应用的灵活度。

如第26题,创新了设问角度,设置了给自制浮力秤标刻度值这一问题,此问题源于浮力秤自制过程中的真实需求。该题使学生们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不断感受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获得成就感。试题引导教学从“解题”转向“解决实际问题”,将学习任务与适切的问题情境有机融合,体现知识的应用价值。

4.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重视科技服务社会发展的教育

试卷多处涉及科技与生活、科技与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境,旨在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实践创新,引导教学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将科学技术教育融入课堂,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增强科技强国的责任感。

如第17(1)题,创设自制温度计的情境,引导教学加强学生动手实践的体验。第15题,创设油量表电路设计的情境,让学生在分析过程中不断思考创新和开阔视野。

第24题,以“云中探秘问苍穹”为背景,向学生展示了我国在轨气象卫星家族中的新成员——风云三号G星为实现精准预报降水所做的突破,在考查学生通过阅读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将科技服务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教学联系科技前沿,关注科技发展。

2023北京中考数学试卷点评

坚持五育并举,面向全体,以学定考,回归课堂,回归教材,体现数学学科的育人导向。以素养立意为统领,考查数学思维,凸显数学学科本质,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作用。落实“三个注重”和“四个考出来”的要求,突出对“四基”“四能”的考查,关注素养达成情况,注重内容的结构性,突出整体性,创设适切的真实情境,体现应用性、探究性和综合性,助力写好“双减”后半篇文章。

01将“五育”有机融入试卷素材,体现数学学科育人导向

试卷的命制选取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素材,将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到试题中,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现数学学科的育人导向。

第1题,以2023年全国冬小麦收获情况为背景,考查科学记数法,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国家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

第8题,以勾股定理证明过程的图形为背景,探索图形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了解核心概念与重要方法产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在探究中感悟数学的价值。

第16题,以木艺艺术品加工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对加工时间进行合理优化,考查学生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过程,体现劳动中的数学。

第21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联”为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学原理有机结合,考查利用数学原理“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总量等于各分量之和”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之美,厚植家国情怀。

第23题,以舞蹈队选拔参赛为背景,结合实际问题中的数据,根据要求解决实际问题,考查对数据的数字特征意义的理解,体现体育活动中的数学。

第25题,以“节水”为背景,考查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分析、思考、表达、解决、阐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02面向全体,以学定考,回归课堂,回归教材

试卷的命制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考查主干知识、核心能力、基本思想方法;重视挖掘教材,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学科思维与思想方法进行再设计,引导教师用好教材,学生学好教材,进一步引导教学回归教材。素材源于学生生活所见所闻及课堂所学,试题表述和设问与学生学习经验一致,易于学生理解,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作答。

第23题,试题背景源自教材,立足教材所揭示的概念本质,设置与教材关联的任务,体现命题与教材的深度关联。在考查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深化、拓展对方差统计意义的考查,既考查直接利用方差的统计意义进行推断,又考查利用方差的统计意义设计、分析、计算、筛选符合情境的数据组,通过对数据的对比与关联,发掘数据蕴含的信息,从而做出统计推断。

试题设计的重点不在于知识的单纯记忆与简单使用,而是以数据的数字特征为切入点,考查学生逐层分析与挖掘问题的逻辑结构,结合数据通过推理做出正确的决策与推断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在实际生活中,引入统计量的必要性,凸显统计量的统计意义,突出统计量的应用性。

03整体设计,体现知识内容的结构化

试卷的命制从整体上把握学科内容的发展脉络,学科本质特征,以及学科内容之间的密切关联。试卷注重对学科知识的整合、深化与拓展,以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大知识板块中的主干知识为载体,重点考查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整体结构。

试卷中每道试题既有独自的考查目标和功能,又能与其他试题配合,相关试题组合在一起,形成结构化功能,体现学科内容的整体关联。引导教学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

数与代数板块试题的命制从整体的视角进行设计,是从代数式及其运算到方程(组)和解方程(组)、不等式(组)和解不等式(组)再到函数逐步发展的,结构化呈现数与代数的内容,考查数与代数的思想方法,凸显数与代数的本质特征。

如第17题考查数及数的运算;如第9、10、19题考查代数式及其运算;如第5、11、21题考查方程和解方程;如第18题考查不等式组和解不等式组。函数是数与代数板块的主干知识,是研究运动变化的数学模型,它来源于实际又服务于实际,从实际中抽象出函数的有关概念,又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函数的主体,从函数的数量特征和几何特征(图象)来刻画每一类具体函数的性质,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是研究每一类函数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如第12、22、26题考查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第25题通过对现实问题中变量的分析,建立两个变量之间变化的依赖关系,理解用函数表达变化关系的实际意义,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描点,用图象刻画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图形与几何板块试题的命制从演绎证明、运动变化、量化分析三个方面考查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借助几何直观,运用推理,探索并发现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图形的不变量与不变关系,并建立图形与坐标的联系。

如第6、14、15、24题考查多边形、平行线、圆的基本性质;如第20题考查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如第27题考查在图形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发现图形的性质,用演绎推理证明其结论成立的能力;如第28题考查从图形与坐标关系的角度探究运动变化过程中图形的不变量与不变关系的能力。

统计与概率板块试题的命制重点突出统计全过程,在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基础上,考查了平均数、方差在数据分析时的作用,以及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着重考查了对数据的分析和利用数据中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统计推断的意识。如第13、23题,考查运用统计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7题,考查定量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04素养立意,思维引领,导向教学

试卷的命制以素养立意为导向,依据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具体表现,关注数学的本质,关注通性通法,综合考查“四基”和“四能”。

对抽象能力的考查,重点体现在能够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核心变量、变量的规律及变量之间的关系。如第25题,考查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分析数据,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第一次用水量、总用水量等变量,以及变量之间的关系,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一步将第一次用水量与总用水量之间的关系抽象为一种函数关系,并用函数知识进行表达,考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该题从整体上建构函数研究的框架,按照“实例—概念—图象—性质—应用”的顺序从整体到局部展开研究,以综合运用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为考查重点,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引导教学组织有效的综合与实践活动,任务指向数学本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融入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对运算能力的考查,侧重于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策略进行运算。如第19题,既可以通过代入消元求出结果,也可以运用因式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将代数式化简后,通过整体代入更简洁地求得运算结果。引导教学在根据法则和运算律进行正确运算的基础上,学会观察、分析运算条件,选择简洁的运算途径,通过运算促进数学推理能力的发展,形成规范化思考问题的品质。

对推理能力的考查,侧重于依据推理的基本形式和规则,探索论证过程并有逻辑的表达。如第4题,考查通过代数运算进行推理。

如第20、24、27题,考查把握图形特征,分析图形性质,借助图形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运用相关的几何知识进行证明,并能正确进行表述的能力,考查学生“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引导教学在数与代数块板、图形与几何板块关注推理或证明的内容,培养学生形成重论据、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

对应用意识与模型观念的考查,侧重于有意识地利用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具体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方程(组)进行表示,求出结果。

如第16题,考查发现现实情境中蕴含着的逻辑关系,利用所给数据设计符合实际要求的最优解决方案的能力;如第21题,考查理解问题情境,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方程(组)模型,通过对方程(组)的求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引导教学挖掘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模型观念与应用意识。

总之,数学学科巩固以往考试内容改革成果,积极发挥试题育人功能,保持了试卷的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色。以素养为导向,坚持创设符合学生特点的情境,考查主干知识,考查核心能力,考查基本思想,考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数学学科紧密联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适切的素材,引导教学回归课堂,引导教师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2023北京中考语文试卷难度点评

01坚持价值引领,实现考试的育人功能

试卷以优质文本为载体,以实现考试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试卷精选能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的阅读材料。基础运用部分设置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的学习情境,旨在帮助学生体认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议论文文本倡导学生树立使命感,努力突破自我,为社会、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二)引领学生增强文化自信

试卷充分体现语文学科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特点,使学生在优质文化资源的浸润中增强文化认同,牢固树立文化自信。基础运用部分的选材展现了北京的历史文化和中国“航天精神”;古诗文阅读和默写取材于文学经典,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议论文文本中诸多当代青年人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革命传统给予他们的力量。

(三)助力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康人格

试卷内容向学生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有助于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非连续性文本引导学生关注公共文明行为,散文文本带领学生回忆富有朝气的校园生活,议论文文本指引学生端正人生态度,作文为学生发现自我、挖掘生活、关注社会搭设了广阔平台。

02稳中求进,助力“双减”政策落实

2023年是“双减”政策落地的第二年,试卷坚持“稳中求进”的原则,在保持稳定的同时,真正做到了“减量”“提质”“增效”。

(一)增加题目考查功能,规避碎片化试题

试卷努力做好整体布局,增加题目考查功能,规避对碎片化知识的考查。基础运用部分词义理解考查词语的语境义,修辞考查在文段中把握语句的语言节奏,散文阅读需要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品味词、句、段。作文试题的导语打开了写作空间,为学生选用自己擅长的行文方式搭建了平台。

(二)回归教材与课堂,明确备考方向

试卷强调教材的基础性作用,强调“教-学-评”的一致性,力求考出教材的落实情况和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这样有利于引导教学关注教材、用好教材,以期明确备考思路。

其一,选用教材内容作为试题素材。古诗文阅读使用教材课文,题目立足古诗文教学的关键问题,考查古诗文阅读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其二,将教材课后练习转化为测试题目。试题以教材为依托,重视对课后练习的整合与化用。其三,用教材内容激活学生的思维经验和情感体验。两道作文题的导语都使用了课文的内容,启发学生借助课内阅读经验构思考场作文。

(三)倡导现场学习,减少机械记忆压力

试卷秉承“评价即学习”的理念,倡导现场学习,最大程度地减少学生机械记忆的压力。基础运用部分提供了“调查报告”写作的样例,名著阅读为学生提供了答题“支架”。非连续性文本试题的顺序安排体现了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基本过程。

03立足素养导向,进一步提高命题质量

试题聚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注重考查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优化文本、精简题干,命题质量进一步提升。

(一)设置情境,激活知识储备与情感体验

全卷多处设置了学生熟悉的情境,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下的思维能力与情感认知。如,基础运用部分的日常生活情境,意在测查学生“用语文”的过程中“学语文”的水平;作文导语设置文学文化情境,意在测查学生联系原有生活完成语言表达的水平。

(二)细化提示语,明确思维指向与表达思路

试题细化了题干提示语的表述,明确告知考生作答的要点和方向,引导考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测试材料上,更为充分地表现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

名著阅读的作答要求,提示了基本的思维过程和表达思路。散文阅读考查学生对文中词语的理解,题干设问上明确指出了解释、分析的具体要求,对教与学能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彰显本质,突出通用语言文字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趋势

试题关注汉语语言文字的特点和审美追求。书写、字形、成语等题目考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性表达。多道试题能够体现出汉语独有的表达特点,如对语言节奏整饬美的追求;善用骈偶性的表达方式,多用四字的构词特点等。此外,词语理解选用了由科技术语转化而来的社会生活用语,体现了汉语积极使用自然科学词汇丰富日常表达的发展趋势,意在引导学生关注汉语词汇扩大的路径。

04突显北京特色,体现城市发展新动向

试卷充分体现了北京元素和首都气象,基础运用的材料涉及北京博物馆之城的建设,引导学生关注北京城市发展的新动向;非连续性文本中北京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展现了北京市民的新面貌;作文提示学生不仅要读北京的“有字书”,还要读北京的“无字书”,拓展了观察北京的视角。

查看更多【北京中考资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