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青岛中考 > 青岛中考试题 > 青岛历史试题 > 正文

2018年青岛中考历史压轴试卷【精选word版 可下载】

2018-05-07 17:28:25文/许君

2018年青岛中考历史压轴试卷【精选word版 可下载】

由于格式问题,部分试题会存在乱码的现象,请考生点击全屏查看!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三大题,44小题。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计4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千万不要多选哦!)

1.马修斯在《西方人文读本》中写道:“建筑师以精确的算术设计,建造了这座世界上最大的、重达625万吨的石块建筑物。这座陵墓总共用了200万块石头,其中的一些在原地采集,但大多数则从更远的尼罗河上游地区获取,趁洪水季节搬运到吉萨来。”材料不能说明金字塔建造技术水平相关信息的是

国王陵墓B.计算精确C.巨石采集D.运输科学

2.伯利克里时代,一个雅典的家庭去参加公民大会进行选举。这个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成年男孩和未成年女孩各一名、还有一名男奴隶和一名女奴隶。那么投票时,这个家庭最多可投

A.1票B.2票C.3票D.6票

3.《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和帝永元九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材料中“大秦”是

中国秦朝B.战国秦国C.罗马帝国D.法兰克王国

4.国家宗教事务局于2017年12月22日通过官网向天主教、基督教界致贺信称:“值此圣诞节来临之际,谨向你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与材料中所说节日有关的人物是

穆罕默德B.耶稣C.查理·马特D.乔达摩·悉达多

5.“拜占廷帝国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存在,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新力。”材料表明①拜占庭帝国灭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②拜占庭帝国诞生于罗马帝国③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④封闭保守导致落伍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文艺复兴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 rebirth),一是新生(new- birth),这两个意义都是不错的。”对“复生”和“新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531137336144587611

A.好像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复兴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

B.意图重建古希腊古罗马社会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C.努力振兴古希腊罗马经济新生的工业文明时代

D.企图复兴古罗马辽阔版图新生的欧洲近代文化

7.“三角贸易”是16-19世纪西方殖民活动的一个重要方式。右图中航程B贩运的主要是欧洲

 A.棉纺织品B.香料和布匹C.黄金和白银D.黑人奴隶美洲洲

8.新浪网消息:“2017年1月23日,美国正式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27日宣布暂停容许难民进入美国,并对来自7个伊斯兰国家的民众新增严格管制措施。命令签署后,引发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材料中“命令”的签署主体是

A.外交部B.国会C.最高法院D.总统

9.恩格斯在《德国状况》中指出:“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对此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是

A.拿破仑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基础,捍卫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果实

B.拿破仑的统治相对封建王朝更民主

C.拿破仑虽然反对反法同盟,但对德国一直采取扶植的方针

D.拿破仑彻底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

10.《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中写道:“它是在资产阶级革命以后,以罗马法为基础,把古代罗马法巧妙地运用于现代的资本主义条件,把刚刚诞生的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在法典中译成了司法法规的语言,使之成为一部‘典型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材料中的“它”是

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法典》D.《独立宣言》

11.资产阶级政治家克伦威尔、华盛顿和拿破仑三人的共同之处是①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做出贡献②都曾执掌共和国③都曾推翻封建政权④都曾解散议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2.《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2018年)是“马克思主义”诞生

  A.160周年B.166周年C.169周年D.170周年

一位当代印度史学家说道:“即使在100年后的今天,印度人民仍在赞颂她。英国侵略者管她叫‘魔鬼的化身’,然而在印度人民的心目中,她是一个永不消逝的巨人。”材料中的“她”是

释迦牟尼 B.尼赫鲁 C.章西女王 D.玻利瓦尔

右图为漫画《劈栅栏条的总统候选人》,其背景为:美国总统林肯早年干过帮人劈栅栏条的苦活儿。反对奴隶制度计划是共和党的1860政纲有争议的特征。画面上,他很不舒服地跨坐在一个栅栏条上,被一位美国黑人和作为废奴主义者的《纽约论坛报》编者霍勒斯·格瑞来拾着。林肯说:“的确,我曾经劈过做栅栏的木条,但现在我觉得这个‘木条’快要断裂了,它是我跨坐过的最硬的木条。”此漫画体现的历史信息是①林肯出身贫寒②共和党反对黑人奴隶制③国内矛盾尖锐,国家面临分裂④林肯的主张得到了黑人的支持

①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15.马克思在1862年10月发表的《北美事件》中说:“他向敌人迎面投掷过去的,永远也不会失去其历史意义的最严厉的法令……这份在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件。”关于该“文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  B.有利于维护国家统

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D.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

16.在19世纪末的西欧,某资本家要新建制衣厂,为提高产量,他应该优先选址在

盛产煤炭的地区B.邻近河流的地区C.交通便利的地区D.电力充足的地区

17.20世纪初,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说明当时世界局势的突出特点是

英、法、俄和德、奥、意的利益不同B.英德矛盾尖锐,各自寻找支持者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D.帝国主义为了各自利益相互勾结

18.1918年,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在目睹了当时的战后悲惨状况后,出版了《西方的没落》这本名著。“西方”是指

美洲B.欧洲C.德国D.俄国

李大钊说“这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我]在这黑暗的中国,也仿佛分的那曙光的一线,好比在沉沉深夜中得一个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道路”。李大钊盛赞和热情讽歌的是

A.美国罗斯福新政B.俄国十月革命C.苏俄新经济政策D.苏联的建立

20.下表是一战期间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变化表(单位:百万吨)

IMG_256

造成上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B.同盟国遭受到战争的重创

俄国退出战争               D.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21.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苏联采取的与工业化相配合的重大举措是

余粮收集制B.征收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D.农产品自由贸易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斯大林强调“赶快发展重工业”的外部环境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中B.苏联处于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

美苏争霸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

23.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国民生活水平之低下,让人难以置信。以食品为例,社会主义搞了30多年,直到1952年,苏联人均消费主要食品(牛奶及乳制品)才接近甚至还低于1913年水平,其直接原因是

长期以来轻视农业和轻工业B.经济发展粗放,大量资源被消耗和浪费

C.注重社会主义工业化D.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

24.“在德国人看来……凡尔赛条约是苛刻的勒令。”之所以“苛刻”是因为①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②由协约国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③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④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里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20年后的战争”指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冷战”D.中东战争

26.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美国俄亥俄州的示威者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这说明

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B.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经济危机严重破坏了生产力D.经济危机将促使政府调整经济政策

下表是“1932-1933年欧美部分国家失业率统计表”

IMG_256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此次经济危机波及范围广B.失业问题是经济危机爆发的信号

C.在危机中只有德国的损失大D.英国和比利时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小

28.罗斯福在实施新政中曾说过,“为了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说明罗斯福“纠正”的立足点是

A.缓慢恢复美国经济B.消除经济危机C.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D.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

29.下表是“1930年和1940年美国部分机器产量数据变化表”

IMG_256

导致这一数据变化是因为罗斯福新政

大力兴建公共工程B.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C.大力整顿银行D.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

30.1927年,日内阁召开“东方会议”,提出了先夺“满蒙”、后取整个中国、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侵略政策。两年后,为摆脱国内经济政治危机,对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由此可见

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B.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

中国最早开始了反法西斯战争D.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慕尼黑协定签订后不久,丘吉尔说道:“这无疑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这种失败不会给英国与法国带来和平或安全。”材料说明①丘吉尔斥责张伯伦的绥靖政策②丘吉尔主张制止法西斯侵略③丘吉尔反对把战争祸水东引④丘吉尔认为绥靖政策是在纵容侵略

①④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④

丘吉尔二战爆发前曾说道:“绥靖主义者在玩喂鳄鱼的危险游戏可预计最后鳄鱼也会把他给吃了。”能够验证材料中“他”的是

英国B.法国C.苏联D.美国

“这次行动……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它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同时作战”。“这次行动”是

莫斯科保卫战B.诺曼底登陆C.凡尔登战役D.斯大林格勒战役

34.某国际机构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制止侵略行为”、“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和“促成国际合作”等。决定成立这一国际机构的会议是      A.华盛顿会议B.巴黎和会C.开罗会议D.雅尔塔会议

35.下面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史实,搭配不正确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B.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C.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D.攻占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36.在一堂历史课上,小明同学向同学们介绍20世纪60年代匈牙利改革的情况,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扬了社会主义民主B.调整农业政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C.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D.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政治经济体制

37.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许多国家早期多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附属国,二战后,各大洲原殖民地国家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的民族运动风起云涌。下列事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万隆会议②“非洲独立年”③纳米比亚独立④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⑤印度独立⑥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A.①⑤②③④⑥ B.⑤①⑥②③④ C.⑤①②④⑥③D.②③①④⑥⑤

38.“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材料中的“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是

A.《北大西洋公约》B.《华沙条约》C.《经济合作互助委员会条约》D.《欧洲联盟条约》

39.《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一书中写道:“德国历史的发展,可谓几度兴衰。她走过的是一条分裂、统一、崛起一冒险、失败一再分裂、再统一、再崛起的曲折发展道路。”材料中“再分裂”的原因是①二战失败后由盟国分区占领②战失败后由协约国分区占领③“冷战”后美英法与苏联矛盾的激化④联邦德国修筑柏林墙

A.①③  B.②③④  C.①   D.①③④

40.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拥有160个成员国,成员国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7%,有“经济联合国”之称。对该贸易组织叙述准确的是

A.2001年11月成立B.中国于2008年8月成为正式成员之

C.宗旨是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促进世界贸易发展D.主管世界和平与安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30分)

日本既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又是一个曾经对外扩张和侵略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11分)

材料一  改新的主要内容……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田庄……政府每隔6年,班给6岁以上的男子口分田2段女子为男子的三分之二,奴婢为公民的三分之一……田1町征收绢1丈、统2丈、布4丈置八省百官,建立中央机构。地方设国、郡、里,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治理。——《日本史》

材料二  我朝有识之士,……更赖帝室尊严,断然废旧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旧弊,举凡一切均效法西方列强,以图傲视亚洲诸国。其核心者,唯“脱亚”二字而已……当西洋文明如疹疫流行之际,彼二国(中国、朝鲜)逆天而行,杜言防川以自闭,实属不智唯今之计,我当决断,与其坐待彼等昌明,共兴亚洲,莫若早脱其列,携手西洋诸国。—福泽谕吉《脱亚论》

材料三  由于空袭、战灾、疏散、物资奇缺和物价高涨等原因,人民生活遭到了全面的破坏。当时日本经济完全陷入了悲惨的境地,到1945年8月,日本的战争经济已经彻底破产。——《日本史》

材料四  1954——1973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日本经济奇迹的终结》

327827460361945288

材料一中,联系所学,概括“改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分)

 

材料二中,日本“早脱其列”的原因是什么?(3分)

 

材料三中,日本发展中的“失”是什么?(1分)

 

材料四中,概括日本1954—1973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变化情况。(1分)联系所学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内外因素分别有哪些呢?(2分)

 

从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中你获得的感悟与反思有哪些呢?(1分)

 

 

俄国发展的历史可以简单概括为:一次比一次耀眼的崛起腾飞;一次比一次出人意料的失势陨落。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11分)

材料一  促使野蛮的俄罗斯人采用西欧成果……在反对野蛮势力时,决不拒绝使用野蛮手段。

——列宁《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

材料二  改革使2000多万农奴摆脱对地主的依附,获得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农民还分得一些土地,但比原来耕种的土地少,还要付出大量赎金……农民并没有完全摆脱地主的剥削压迫,也没有成为真正独立的自由公民……19世纪60—90年代,农业迅速发展。粮食产量由19亿普特提高到33亿普特,增加了74%;人均粮食产量由20普特升为25普特,增加了25%。工业中,雇佣劳动代替了农奴劳动,机器替代了手工劳动。新的工业中心不断涌现。——《强国之鉴》

材料三  2017年是伟大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100周年,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列宁说过:“这个伟大的日子离开我们愈远,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就愈明显,我们对自己工作的整个实际经验也就思考得愈深刻。”刘奇葆在“十月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材料四内战结束后,农民不再接受军事共产主义政策……苏维埃政权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之中。——《强国之鉴》

材料五  苏联仅用十几年的工夫就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工业产值在欧洲占第一位在世界居第二位的社会主义军事强国…苏联的迅速崛起震惊全球,但也有重大的弱点和问题……苏联的这些严重问题在20世纪30年代中就暴露出来……·但随着法西斯德国战争威胁的不断加大,苏联国内的矛盾冲突被暂时搁置一旁。1941年6月,德国发动对苏战争,攻势非常凶猛…一些外国政府甚至担心它会战败投降。但苏联坚持住了。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显示了自己的力量……最终与同盟国一起打败法西斯。——《强国之鉴》

材料六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困境,苏联和东欧国家也想进行些调整,但在西方等各种势力强大攻势下,这种调整偏离了正确方向,终于导致一九八九年东欧国家先后发生剧变,一九九一年苏联解体、苏共解散,使世界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曲折。——《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联系所学,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

材料二中,分析这一“改革”产生的影响是什么?(3分)

联系所学,材料三中的“这个伟大的日子”指何时?(1分)分析纪念“十月革命”的现实意义是什么?(1分)

 

联系所学,材料四中“苏维埃政权”为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

 

联系所学,材料五中“斯大林模式”的内涵是什么?(1分)最先针对“苏联的这些严重问题”进行改革的领导人是谁?(1分)

 

材料六中,概括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2分)

 

 

国际格局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等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8分)

材料一  1921年11月12日,由上述九国出席的华盛顿会议开幕,美国国务卿休斯被选为大会主席。会议的正式议程有两项: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二是太平洋及远东问题……它规定: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完整……不得利用中国的状况谋取有损于其它国家公民的特权……华盛顿会议……建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亚太地区新的国际关系结构。——《世界史·现代史》

材料二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充满了火药味。——《冷战风云》

材料三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崭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旗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大棋局》材料四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

—《中共十九大报告》

材料一中,联系所学,“它”是指什么呢?(1分)“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完整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呢?(1分)你是如何理解“不得利用中国的状况谋取有损于其它国家公民的特权”这一条款的呢?(1分)“列强在亚太地区新的国际关系结构”是什么呢?(1分)

 

 

 

材料二中,联系所学说明“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举一史例说明“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1分)

 

 

材料三中,联系所学说明“崭新的力量”在亚洲主要指哪一股?(1分)

 

 

材料四中,概括世界发展的时代主题是什么?(1分)

 

 

学以致用(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计10分。)

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三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10分)

材料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是工业化的起点,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同时,随着殖民扩张急剧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世界逐步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全球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全球化的角度看三次科技革命》

联系所学分析“工业化的起点”始于哪一部门?(1分)

 

联系所学分析三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世界面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请以“推进生态文明从我做起”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联系现实,条理清晰,自圆其说200字以上。(6分)

查看更多【青岛历史试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