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成都中考 > 成都中考试题 > 成都语文试题 > 正文

2018成都中考语文模拟真题【绝密档案Word版】

2018-04-05 16:12:05文/张雪娇

2018成都中考语文模拟真题【绝密档案Word版】

由于格式问题,部分试题会存在乱码的现象,请考生点击全屏查看!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 共 24 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教诲( huǐ)    禁锢(gù)    嫉妒(jí)     锐不可当 (dāng )

B.翘首(qiáo)    摇曳(yè)    雕镂(lòu)    恹恹欲睡(yǎn)

C.要塞(sài)     不逊(xùn)   琐屑( suǒ)   潜滋暗长(qián)

D.瞥见(piě)     狼藉(jí)    诘责(jié)    摩肩接踵 (zhǒng )

2.下列句子中,书写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千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

的结果,发表出来。

B.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C.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D.《清明上河图》内容庞大,却烦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这部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逛了一天的公园,回到家我已经筋疲力尽了。

C.很多场所的中央空调长期不清洁,管道成为藏污纳垢之地,细菌、灰尘等随着空调风吹入室内,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D.洛阳是著名的牡丹花城,每年一到花季,来参观牡丹的游客络绎不绝。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B.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小姑娘和两个买蟹人的故事,塑造了三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

C.我国的重点大学,必须把素质教育与通才教育放在学生培养的首位。

D.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在班级也名列前茅。

二、文言阅读(每小题3 分,共12 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里奚举于市(市:集市)          B.劳其筋骨(劳:劳动)

C.征于色,发于声(征:征验,表现)    D.人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必先苦其心志     B.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其妻献疑日            往之女家

C.管夷吾举于士     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告之于帝            而山不加增

7.下列对文言语句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翻译:舜从田地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举用。

B.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翻译:(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

以不断增长( 他的) 才扦。

C.人恒过,然后能改。翻译:一个人难免犯错误,只要能改正( 就行)。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翻译: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忧愁祸患而得以生存,因安逸享乐而衰亡。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主要观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但作者在论述的思路上,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

B.作者认为人要成才必须经历一些磨难,这些磨难可以概括为:思想(苦其心志)、生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和行为(行拂乱其所为)三个方面。

C.文章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一般,阐述了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而成的,为下文的议论莫定了基础。

D.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环境的决定性作用。

第II 卷( 非选择题共76 分)

三、默写(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 分)

(1)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默写)(2 分)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③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饫酒》)

(2)请完整默写杜牧的《赤壁》一诗。(4 分)

四、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0-12 题( 10 分)

手机屏幕有多脏?

庞健

可你知道吗?手机屏幕脏得远超ATM机(自动取款机)和马桶按钮。

日前,央视“生活实验室”栏目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出租车司机的小屏幕手机、小朋友玩游戏的苹果手机等不同的几部手机提取样本,分别与培养皿进行涂抹接触。并将所有样本放置于恒温恒湿的孵箱之内静待观察。72小时后,发现送检的每一个培养皿中都长出了不同颜色以及大小清晰的菌落,最大的有硬币大小。不仅如此,经过对比后发现,所有手机细菌样本的污染情况都比ATM机严重。

检测专家介绍说,电子显微镜下圆形病菌多数为葡萄球菌,条状病菌多为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老人、小孩、体弱者稍不注意,很有可能会由此感染消化道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有皮肤病史的患者长期接触手机上的病原体,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溃烂,皮肤上的疮口也会有再次被感染的危险。尤其是现在家长喜欢把手机给孩子玩耍,更容易引起类似问题。不仅是触屏手机,市民常用的笔、键盘、鼠标、办公桌等,都有不少这样的细菌。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手机进行日常清理呢?在央视的实验中,工作人员用一张普通的一次性清洁湿巾对手机进行了擦拭。再次检测后,数值由原来的70降到10。专家提醒,正常的消毒清理对手机表面的清洁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手机的清洁要与手一起进行,才能避免细菌的交叉传递。

而近日德国专家针对手机消毒提出建议,不要使用玻璃清洁剂、酒精、洗涤剂或者肥皂水来清洁手机屏幕,这些刺激性强、腐蚀性强的清洁产品虽然随手可得,但长期使用会侵蚀手机屏幕,降低其灵敏性。电子产品不能用液体来清洁,因为液体会破坏手机电路,影响手机的使用。最好使用专门的手机卫生喷雾来消毒,避免病毒和细菌通过手机传染人体。

此外,用于擦拭电脑屏幕和其他电子产品的清洁布也是清洁手机屏幕的首选,这种清洁布手机专卖店有售,如果暂时没有,也可用超细纤维眼镜布代替。还有,给手机屏幕贴膜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贴专业的保护膜不仅不影响手机外观,而且可以防止屏幕出现划痕,并且会降低病毒在手机屏幕表面聚集繁殖的可能性。

(摘自 2015年2月6日《成都商报》,有删改)

10.本文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请分别概况两部分的主要内容。(4 分)

第一部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介绍的对手机进行消毒保洁的方法有哪些? (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最好”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 分)

最好使用专门的手机卫生喷雾来消毒,避免病毒和细菌通过手机传染人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60 分)

13.花朵从未因风雨而停止开放,土地也未因丰收而变得懒惰。人生旅途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

但决不能在失败的悲痛中把时光消磨,只要生命还有脉搏,我们就要拥抱生活。

请 以“ 拥抱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 字。④文中

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4 分)

野望

(宋)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①, 无数峰峦远近间 。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注释]①湾:水流湾曲的地方。

1.诗歌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2 分)

唐太宗问草创与守成孰难

贞观十年,唐太宗谓侍臣曰:“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尚书左仆射①房玄龄对曰:“天地草昧②,群雄竞起,攻破乃降,战胜乃克。由此言之,草创为难。”魏征对曰:“帝王之起,必承衰乱,覆彼昏狡③,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授人与,乃不为难。然既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蔽,恒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则难。”

太宗曰:“玄龄昔从我定天下,备尝艰苦,出万死而遇一生,所以见草创之难也。魏征与我安天下,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所以见守成之难也。今草创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者,当思与公等慎之。”

                                                       (选自《贞观政要•君道》)

【注释】①左仆射(pú yè):官名,相当于宰相。②草昧:蒙昧未开化的状况,这里譬喻乱世混沌。③昏狡:昏庸害民。昏,昏愦;狡,伤害。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草创与守成孰难( 孰:哪个)        B.恒由此起(恒:常常)

C.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休:休息)     D.以斯而言(斯;这)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 分)

(1)天地草昧,群雄竞起,攻破乃降,战胜乃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所以见守成之难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唐太宗在点评了房、魏二人的观点后,更赞同谁的观点?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个什么样的君王? (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 分)

(一)名著阅读(4 分)

6.阅读下列名著片段,回答问题。(4 分)

在他们面前的那条路程最危险紧张,因为他们所选择的那条路线经 过藏族人部落和川康一带好战的游牧的藏族人所居住的荒野地带。 红军一进入藏族地带,就第一次遇到了团结起来敌视他们的人民, 他们在这一段行军途中所吃到的苦头远远超过以前的一切。他们有 钱,但是买不到吃的。他们有枪,但是敌人无影无踪。他们走进浓 密的森林和跨过十几条大河的源流时,部族的人就从进军途上后退, 坚壁清野,把所有吃的、牲口、家禽都带到高原去,整个地区没有了人烟。

(1)文段中的“那条路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在经过藏族人部落和川康一带时,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 {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列散文,回答7-11题。

故乡遍地冬阳

薛涛

①一个人离故乡越远,他的心离故乡越近。

②其实我走得并不远,乘上车,几个小时就能回到那里。初冬,我赶到那里讲课,夜里我在一个幽静恬淡的 镇子里穿过,浮躁的内心一下子便沉淀下来。离开的时候,车子缓缓穿越一片丘陵,不时有几簇杂树闪现出来。后来,闪出了一轮夕阳。它淡白、清朗,静静地挂在 田埂的上头,看上去更像一轮明月。在其中,有一两头牛安静地嚼着干草。小时候,这样的情景常常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带着两个弟弟,走在冬阳下的乡间,一路上 饿着肚子,一边背诵课堂上学来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冬阳的暖意是很容易被风抄走的,实在冷了,我会带着弟弟面对阳光,在草垛下面安稳一会 儿,等脸上和胸脯被晒热了再赶路。有一次我试探着把手抚在牛身上,发现那上面是很热的。牛的嘴巴嚼着干草,身子一动不动,它焐热了我那双冰凉的手。

③这是哪年冬天的事情,已经记不得了。我只记得,那时候弟弟们很小,奶奶还活着,妈妈做老师,爸爸经营着一个不大的小旅社。我呢,读着《水浒》,惆怅地看着冬日灰白的天空,预想着自己的将来。

④爸爸的小旅社时好时坏,妈妈也把精力牵扯进来。一年冬天,妈妈陪爸爸去四平,购买什么东西记不得了,大概是与生 意 或翻修围墙有关吧。早上出去的,说下午回来。我们三兄弟度过了快乐的上午。冬阳一偏西,他们还没回来,我们便不安起来。我想到几天前的车祸,心里焦虑起 来。熬了很长时间,我几乎确定他们出了意外,不过还是安慰两个弟弟,说他们在路上了,一定翻过东边公路的陡坡了,再有十分钟就到家了。最小的弟弟几次出去 张望,都垂头丧气地回来。两个十分钟过去以后,我们兄弟三个同时跑出屋子,站在院子里,准备一直等下去了。我返身回去,给两个弟弟取来帽子和手套。冬阳惨 淡,再也无法温暖我们冰冷的预感。我 开始设想着如何带大两个弟弟,把最小的弟弟送给姥姥家寄养更好些……我的计划刚刚成形,爸爸妈妈蹬着自行车在公路上露头了。刷地,我撕烂了那张完美却悲惨的“图纸”,冬阳也灿烂起来,烘烤着全家人冰凉的脸。

⑤还有一个冬天,奶奶大概跟妈妈不愉快了,执意要去伯父家过年。我扑开门追出去,在一片林子外面追上 了奶奶。我站在奶奶面前哭了,不让她走。奶奶也哭了,让我过几天去伯父家吃猪肉。记不住为什么了,那年我好像没有去伯父家吃肉。春天的时候爸爸妈妈去伯父 家接奶奶,奶奶回来了,脸红扑扑的,胖了。我的两个弟弟高兴得脸上也红扑扑的。我呢,一个劲问她为什么才回来。奶 奶说想这三个孙子啦。全家都高兴起来。

⑥后 来,小旅社经营惨淡,爸爸关闭了它。营口的两个伯父帮我们搬到了辽南,奶奶一直跟我们生活在一起。前天晚上我梦见奶奶的耳朵聋了,醒了的时候我才知道是做 梦,心里还是阴郁着:在梦里,奶奶耳朵聋了,可毕竟是活着的。奶奶离开我们已经六年了,她被埋在故乡的一片林子外面,在那里,她天天能看见淡白清朗的冬 阳。

⑦“天气预报”说明天将有一场大风雪遍布辽宁。期盼这场大风雪把我和故乡连成一片,期盼大雪能在奶奶身上盖一床厚厚的大被。她暖和了,我就不冷了。

⑧更期盼,第二天冬阳继续照耀故乡。    

(选自《少年文艺》,有改动)

7.试分析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第②段,概括“冬阳”的特点。(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赏析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6分)

(1)冬阳的暖意是很容易被风抄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撕烂了那张完美却悲惨的“图纸”。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文意,理解“冬阳”在文中的内涵。(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12 分)

1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从中提取两条信息。(4 分)

【材料一】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石壕村中的

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渊源流长。

【材料二】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历史的星空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穿越时空,国

学将千年积淀的智慧生存法则呈现给世人。国学要真正发挥作用,只有活学活用,把理论与客

观实际紧密联系,才能智慧的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列新闻材料,回答问题。(8 分)

全国25 个省区市共500册省级版中小学传统文化实验教材已研发完毕,年内问世。该系列教材为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科研项目之一,即将面世的25 套省级版实验教材基本覆盖华北、华中、华南、华东等地区。小学低年级段以蒙学经典《三字经》 《千字文》等为主;中年级段学习《声律启蒙》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等;高年级段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如《论语》 《孟子》 《中庸》等;初中阶段则学习《孙子兵法》 《古文观止》等经典。课题组专家委员还为每个省单独研发了地区历史、文化、民俗与艺术并重的地域文化内容,并系统地镶嵌于原有国学课程之中。

(1)请给上有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 请简述理由。(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更多【成都语文试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