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宜宾中考 > 宜宾中考试题 > 宜宾化学试题 > 正文

2018宜宾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含答案】

2018-01-11 10:27:43文/赵妍妍

由于格式问题此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情况

为了方便您阅读请点击右上角的全屏查看

2018宜宾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燃放烟花              C.汽油挥发              D.食物腐烂

2.如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读取液体体积             

C.闻药品的气味              D.称量氯化钠

3.下列有关氧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极易溶解于水,所以鱼类才能生活在水中

C.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能够变成淡蓝色的液体

D.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一定条件下能够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4.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铷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铷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7

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D.在化学反应中,铷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5.(宜宾市中考化学)有关下列几种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空气    ②H2③CuO    ④Fe3O4⑤CO    ⑥冰水混合物.

A.属于纯净物的有②③④⑤⑥

B.属于单质的有②,属于化合物的有③④⑤⑥

C.属于混合物的有①⑥

D.即是氧化物又是可燃物的有⑤

6.碘元素对青少年智力发展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下列关于KIO3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碘酸钾由钾、碘、氧三种元素组成

B.碘酸钾由1个钾原子、1个碘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

C.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

D.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4,其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9.3%

7.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8.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霓虹灯中充入稀有气体,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B.食品包装袋袋充氮气防腐,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D.石墨用作电极,是利用石墨优良的导电性能

9.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

A.P+O22P2O5

B.Fe+CuSO4═Cu+FeSO4

C.2H2O 2H2↑+O2↑

D.C2H5OH+3O2 3H2O+2CO2

10.(宜宾市中考化学)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结论都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红热的铁丝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铁能够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铁

B

将验纯后氢气直接在空气中点燃

产生蓝色火焰

氢气可以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

C

将红磷在酒精灯上点燃后伸入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产生大量的白雾

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P2O5)

D

将某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该气体为二氧化碳(CO2)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25分)

11.(6分)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

(1)60个碳原子  

(2)CO32﹣  

(3)2个氢氧根离子  

(4)N2O  

(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12.(7分)2016年11月3日,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5号发射成功.长征5号采用液氧和液氢作推进剂,被称为“冰箭”.

(1)长征5号被称为“冰箭”与推进剂的  性质有关(选填“物理”或“化学”).

(2)“冰箭”升空时推进剂里作为助燃剂的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使用这种推进剂对环境  .

(3)为使“冰箭”中180吨的推进剂反应完全,则加注液氢的质量为  吨.

13.(4分)宜宾市地下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1)我们把这种水叫做  ,生活中可以用  来区分水中是否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2)取自江、河中的水经过下列步骤可制得饮用水(其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

①A、B两步骤的作用是  .

②步骤D中加入X物质的作用是  .

14.(8分)碳元素是对自然和人类有重要影响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木炭放在汽车、房间内可以除去异味,这是因为木炭疏松多孔、表面积大,具有

  性.木炭与金刚石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  .

(2)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但在高温下,碳能跟很多物质发生反应,写出高温下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碳和碳的一种氧化物均可以在高温下与三氧化二铁发生反应,说明它们都具有  性(选填“氧化”或“还原”),写出碳的这种氧化物与三氧化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17分)

15.(9分)请你结合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  b  

(2)实验室用B装置制氧气可选用药品  (写一种即可),如用A装置制氧气,则使用的药品是  (填化学式).

(3)实验室可选择  装置组合来制备和收集二氧化碳(填字母编号).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  .

(4)乙炔(C2H2)是无色、无味、易燃的气体,乙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乙炔由块状固体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氢氧化钙.实验室欲制取乙炔,你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8分)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可见石蕊溶液变红,下列是化学兴趣小组对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原因的实验探究.

【知识准备】CO2+H2O=H2CO3

【提出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色的?

【提出假设】(1)  

(2)  

(3)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设计实验】

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提示:浓硫酸有吸水性)

(1)装置A的作用是  .

(2)实验过程中,B内试纸的颜色没有变化,这说明  .如果去掉A装置,可观察到B中的现象  ,原因是  .

(3)C装置中未通入二氧化碳之前,在紫色石蕊试纸上滴入蒸馏水,未见试纸颜色变化,说明假设  不成立(填序号,下同),之后通入二氧化碳,看到试纸变红,由此说明假设  成立.

 

四、(宜宾市中考化学)计算题(8分)

17.(8分)红星石灰厂新到一批石灰石,其中含有杂质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高温不分解).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同种稀盐酸和石灰石样品进行实验探究,得到的三次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稀盐酸质量(克)

40

60

40

样品质量(克)

17

17

30

剩余物质质量(克)

50.4

70.4

63.4

产生气体的质量(克)

6.6

a

6.6

(1)表中a为  .

(2)该实验中,第  次实验中,稀盐酸一定反应完全.

(3)试计算第一次实验的石灰石样品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宜宾市中考化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燃放烟花              C.汽油挥发              D.食物腐烂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否生成新物质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解答】解:A、菜刀生锈过程中,铁和水、氧气反应生成铁锈,属于化学变化;

B、燃放烟花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汽油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食物腐烂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而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

 

2.如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读取液体体积              C.

闻药品的气味              D.

称量氯化钠

【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

【分析】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

B、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C、闻气体的气味时,不能直接用鼻子闻,一些气体有毒或刺激性.

D、根据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考虑.

【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图中操作正确;

B、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

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图中操作错误;

D、称量时应该将氢氧化钠放在左盘上,砝码放在右盘上,图中操作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下列有关氧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极易溶解于水,所以鱼类才能生活在水中

C.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能够变成淡蓝色的液体

D.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一定条件下能够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

【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进行解答判断即可.

【解答】解: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正确;

B、氧气不易溶解于水,错误;

C、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能够变成淡蓝色的液体,正确;

D、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一定条件下能够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正确;

故选B

【点评】氧化性和助燃性是氧气的主要化学性质,熟练掌握氧气与各物质的反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4.(宜宾市中考化学)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铷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铷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7

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D.在化学反应中,铷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由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7,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会识别和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掌握元素的简单分类是解题的关键.

 

5.有关下列几种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空气    ②H2③CuO    ④Fe3O4⑤CO    ⑥冰水混合物.

A.属于纯净物的有②③④⑤⑥

B.属于单质的有②,属于化合物的有③④⑤⑥

C.属于混合物的有①⑥

D.即是氧化物又是可燃物的有⑤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解答】解:A、氢气、氧化铜、四氧化三铁、一氧化碳和冰水混合物(水)等物质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都属于纯净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氧化铜、四氧化三铁、一氧化碳和冰水混合物(水)等物质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C、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一氧化碳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同时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

 

6.碘元素对青少年智力发展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下列关于KIO3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碘酸钾由钾、碘、氧三种元素组成

B.碘酸钾由1个钾原子、1个碘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

C.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

D.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4,其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9.3%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C.根据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

【解答】解:A.由化学式可知,碘酸钾是由钾、碘、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B.碘酸钾是由碘酸钾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C.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价,故正确;

D.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39+127+16×3=214;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宜宾市中考化学)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分析】利用微观反应的图示,结合化学反应的实质对该反应过程进行分析,即可得到反应前后分子、原子及元素种类的变化情况,并依据分子的结构情况书写出相关的方程式.

【解答】解:A、由微观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种类未变,从而可知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故错误;

B、由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在发生时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均未发生变化,所以元素的种类一定未变.故正确;

C、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种类未变,从而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故正确;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故正确.

故选A.

【点评】该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观察理解微观模型示意图的能力,从多方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8.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霓虹灯中充入稀有气体,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B.食品包装袋袋充氮气防腐,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D.石墨用作电极,是利用石墨优良的导电性能

【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分析】主要运用石墨、氮气、稀有气体(氦气、氙气、氖气等)、二氧化碳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解答】解:A、霓虹灯中充入稀有气体,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正确;

B、食品包装袋袋充氮气防腐,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正确;

C、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它升华时吸热大量的热量,错误;

D、石墨用作电极,是利用石墨优良的导电性能,正确;

故选C

【点评】对于每种物质与元素,既要掌握它的物理性质,又要掌握其化学性质.

 

9.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

A.P+O22P2O5

B.Fe+CuSO4═Cu+FeSO4

C.2H2O 2H2↑+O2↑

D.C2H5OH+3O2 3H2O+2CO2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4P+5O22P2O5.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结论都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红热的铁丝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铁能够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铁

B

将验纯后氢气直接在空气中点燃

产生蓝色火焰

氢气可以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

C

将红磷在酒精灯上点燃后伸入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产生大量的白雾

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P2O5)

D

将某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该气体为二氧化碳(CO2)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氧气的化学性质;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分析】A、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氢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将红热的铁丝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铁能够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是三氧化二铁),故选项说法错误.

B、将验纯后氢气直接在空气中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C、将红磷在酒精灯上点燃后伸入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将某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碳(CO2),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25分)

11.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

(1)60个碳原子 60C 

(2)CO32﹣ 碳酸根离子 

(3)2个氢氧根离子 2OH﹣ 

(4)N2O 一氧化二氮 

(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N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Al2O3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4)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一般是从右向左读,读作“某化某”.

(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进行分析解答.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

【解答】(宜宾市中考化学)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60个碳原子可表示为:60C.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CO32﹣可表示碳酸根离子.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2OH﹣.

(4)N2O从右向左读,读作一氧化二氮.

(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其元素符号为:N.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

故答案为:(1)60C;(2)碳酸根离子;(3)2OH﹣;(4)一氧化二氮;(5)N;(6)Al2O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原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2016年11月3日,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5号发射成功.长征5号采用液氧和液氢作推进剂,被称为“冰箭”.

(1)长征5号被称为“冰箭”与推进剂的 化学 性质有关(选填“物理”或“化学”).

(2)“冰箭”升空时推进剂里作为助燃剂的是 氧气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 ,使用这种推进剂对环境 无污染 .

(3)为使“冰箭”中180吨的推进剂反应完全,则加注液氢的质量为 20 吨.

【考点】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氧气能支持燃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2)根据氢气作为燃料的三个优点回答.

(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1)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氧气能支持燃烧,液氢和液氧在火箭的推进剂中的作用分别是作燃料、助燃,所以与化学性质有关;

(2))“冰箭”升空时推进剂里作为助燃剂的是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使用这种推进剂对环境无污染;

(3)设至少需要加入液氢的质量为x,

2H2+O22H2O

4      32

x    (180﹣x)吨

解得:x=20吨;

故答案为:化学;氧气;2H2+O22H2O;无污染;20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氢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与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宜宾市地下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1)我们把这种水叫做 硬水 ,生活中可以用 肥皂水 来区分水中是否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2)取自江、河中的水经过下列步骤可制得饮用水(其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

①A、B两步骤的作用是 加快沉降的速度和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

②步骤D中加入X物质的作用是 杀灭水中的细菌 .

【考点】硬水与软水;水的净化.

【分析】(1)根据硬水的概念和区分硬水与软水的方法进行分析;

(2)①根据净化水的原理进行分析;

②根据水净化的过程与步骤分析.

【解答】解:(1)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由于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软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所以,我们可以用肥皂水来检验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

故答案为:硬水;肥皂水;

(2)①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的不溶性固体小颗粒,从而加快沉降的速度;过滤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故答案为:加快沉降的速度和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②在水净化的最后步骤是杀毒,在水中加入氯气、漂白粉等物质,用以杀灭水中的细菌;

故答案为:杀灭水中的细菌.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4.(宜宾市中考化学)碳元素是对自然和人类有重要影响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木炭放在汽车、房间内可以除去异味,这是因为木炭疏松多孔、表面积大,具有

 吸附 性.木炭与金刚石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2)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不活泼 ,但在高温下,碳能跟很多物质发生反应,写出高温下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uO+C2Cu+CO2↑ .

(3)碳和碳的一种氧化物均可以在高温下与三氧化二铁发生反应,说明它们都具有 还原 性(选填“氧化”或“还原”),写出碳的这种氧化物与三氧化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O+Fe2O32Fe+3CO2 .

【考点】碳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木炭具有吸附性、木炭和金刚石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进行解答;

(2)根据碳的化学性质分析回答;

(3)根据碳和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均具有还原性,可与氧化铁发生反应进行解答.

【解答】解:(1)将木炭放在汽车、房间内可以除去异味,这是因为木炭疏松多孔、表面积大,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空气中的异味;

木炭和金刚石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在高温下,可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是:2CuO+C2 Cu+CO2↑;

(3)碳和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均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和三氧化二铁在高温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是:3CO+Fe2O32Fe+3CO2;

故答案为:(1)吸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2)不活泼;2CuO+C2 Cu+CO2↑;(3)还原;3CO+Fe2O32Fe+3CO2.

【点评】掌握常见的含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并能熟练书写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17分)

15.(宜宾市中考化学)请你结合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 试管 b 水槽 

(2)实验室用B装置制氧气可选用药品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写一种即可),如用A装置制氧气,则使用的药品是 H2O2、MnO2 (填化学式).

(3)实验室可选择 A和C 装置组合来制备和收集二氧化碳(填字母编号).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①处,木条熄灭,说明已集满 .

(4)乙炔(C2H2)是无色、无味、易燃的气体,乙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乙炔由块状固体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氢氧化钙.实验室欲制取乙炔,你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D (填字母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2+2H2O=Ca(OH)2+C2H2↑ .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用A装置制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反应的发生装置,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及水溶性来选择收集装置.

(4)乙炔由块状固体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氢氧化钙,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仪器a是试管;仪器b是水槽.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采用的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

用A装置制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则使用的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3)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同时生成氯化钙、水,所以应该选择A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应该选择C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①处,木条熄灭,说明已集满.

(4)乙炔由块状固体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CaC2+2H2O=Ca(OH)2+C2H2↑;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可选用排水法收集.

故答案为:(1)试管;水槽;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H2O2、MnO2;

(3)A和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①处,木条熄灭,说明已集满;

(4)D;CaC2+2H2O=Ca(OH)2+C2H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可见石蕊溶液变红,下列是化学兴趣小组对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原因的实验探究.

【知识准备】CO2+H2O=H2CO3

【提出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色的?

【提出假设】(1) 水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2) 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3)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设计实验】

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提示:浓硫酸有吸水性)

(1)装置A的作用是 除去水蒸气 .

(2)实验过程中,B内试纸的颜色没有变化,这说明 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如果去掉A装置,可观察到B中的现象 试纸变红 ,原因是 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 .

(3)C装置中未通入二氧化碳之前,在紫色石蕊试纸上滴入蒸馏水,未见试纸颜色变化,说明假设 (1) 不成立(填序号,下同),之后通入二氧化碳,看到试纸变红,由此说明假设 (3) 成立.

【考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分析】【提出假设】根据固定变量法探究物质的性质的方法进行猜想;

【设计实验】(1)根据浓硫酸有吸水性分析装置A的作用;

(2)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分析回答;

(3)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结论.

【解答】解:【提出假设】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变红,变色的原因是:可能是水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或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或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所以猜想(1)是水使紫色石蕊变红色;(2)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设计实验】(1)由于浓硫酸有吸水性,所以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气.

(2)实验过程中,B内试纸的颜色没有变化,这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如果去掉A装置,可观察到B中的现象试纸变红,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

(3)C装置中未通入二氧化碳之前,在紫色石蕊试纸上滴入蒸馏水,未见试纸颜色变化,说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假设(1)不成立;之后通入二氧化碳,看到试纸变红,由此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假设(3)成立.

故答为:【提出假设】(1)是水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2)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设计实验】(1)除去水蒸气.

(2)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

(3),(1),(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固定变量法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等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四、计算题(8分)

17.红星石灰厂新到一批石灰石,其中含有杂质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高温不分解).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同种稀盐酸和石灰石样品进行实验探究,得到的三次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稀盐酸质量(克)

40

60

40

样品质量(克)

17

17

30

剩余物质质量(克)

50.4

70.4

63.4

产生气体的质量(克)

6.6

a

6.6

(1)表中a为 6.6 .

(2)该实验中,第 1、3 次实验中,稀盐酸一定反应完全.

(3)试计算第一次实验的石灰石样品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第2次实验所得到气体的质量;

(2)对三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比稀盐酸质量、样品质量、产生气体的质量三者间的关系,判断反应进度及反应物剩余情况;

(3)利用第1或3组碳酸钙完全反应所得实验数据,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产生二氧化碳质量计算样品中所含碳酸钙质量,求出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

【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第2次实验所得到气体的质量=60g+17g﹣70.4g=6.6g;故填:6.6;

(2)对比实验1、3,当样品质量增加时,放出二氧化碳质量并未增加,说明实验中稀盐酸已完全反应;对比实验1、2,当稀盐酸质量增加时,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变,说明实验中碳酸钙已完全反应;综上所述,17g样品能恰好和40g盐酸反应;故填:1、3;

(3)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6.6g

x=15g

答:第一次实验的石灰石样品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15g.

【点评】把握住记录数据中发生变化的数据,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或变化的规律,这是分析实验数据的一种常用方法,也是这类题的解题关键.

 

 

查看更多【宜宾化学试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