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南充中考 > 南充中考试题 > 南充化学试题 > 正文

2018南充市中考化学压轴试题【解析版含答案】

2018-01-10 17:15:50文/赵妍妍

 

由于格式问题此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情况

为了方便您阅读请点击右上角的全屏查看

2018南充市中考化学压轴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下列南充特产制作步骤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切制西充狮子糕              B.酿制阆中保宁醋

C.烫制凉粉锅盔              D.蒸制阆中白糖蒸馍

2.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下列食物中富含碘元素的是(  )

A.

米饭             

B.

紫菜             

C.

瘦肉             

D.

苹果

3.(南充市中考化学)亚锰酸锂(LiMnO2)是某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下列有关亚锰酸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若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M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锂、锰、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是1:1:2

D.由两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组成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蒸发食盐水             

B.称量氢氧化钠

C.

稀释浓硫酸             

D.

检验装置气密性

5.如图所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一致的是(  )

A.2KClO32KCl+3O2              B.2HI+Cl2═2HCl+I2

C.CO2+C2CO              D.2HCl+CuO═CuCl2+H2O

6.(南充市中考化学)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气体被压缩

分子间的间隔大

B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不停运动

C

物体热涨冷缩

分子可变大可变小

D

1个水分子质量约为3×10﹣26kg

分子很小

A.A              B.B              C.C              D.D

7.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aCl2溶液

HCl

过量CaCO3、过滤

B

NaOH溶液

Ca(OH)2

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C

FeCl3溶液 

CuCl2 

过量铁粉、过滤

D

CH4

  H2O  

  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

A.A              B.B              C.C              D.D

8.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

A.常见的酸溶液:H2O、HCl、H2SO4

B.常见的黑色固体:Mg、MnO2、Fe3O4

C.常见的有还原性的物质:C、CO、O2

D.常见的碱性溶液:KOH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

9.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a大

B.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C.20℃时,a、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D.20℃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5

10.下列图象与所对应操作相符的是(  )

A.①是对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B.②是将镁片和铁片(均足量)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C.③是向HCl与Na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

D.④是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

1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表示:

(1)亚铁离子  ;(2)2个氢原子  ;

(3)3个氧分子  ;(4)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  .

12.智能手机耗电量大,移动充电宝应运而生,如图是一款移动充电宝的示意图:

(1)图中所示的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

(2)移动充电宝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  能;

(3)写出只用一步反应表示铁比铜活泼的化学方程式  .

13. X、Y、Z、W、R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元素,X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Y的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的原子序数为11,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X阳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W离子的离子符号为  ;

②实验室用一种白色固体制备Z单质,该化学方程式为  ;

③元素X、Y、Z、W和元素X、Z、R可分别组成两种化合物甲和乙.甲和乙都是治疗胃酸(盐酸)过多的药剂,甲、乙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

14.(南充市中考化学)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等.为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在汽油中添加乙醇,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石油是人类宝贵的资源,石油经过炼制加工后可以制成有机合成材料.下列用品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羊毛衫     B.陶瓷餐具       C.纯棉帽子        D.塑料玩具

(3)“化学使天更蓝,水更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把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在“催化转化装置”的作用下转化成两种无毒的物质,其中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另一种为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之一.请写出上述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9分)

15.通过近一年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应将该装置的  端与发生装置连接.

16.某兴趣小组同学对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H2O+CO2↑;

②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验证】

验证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可选装置如图所示.

(1)如图装置A中盛放的试剂名称是  .

(2)甲同学将装置按  (填字母,且每套装置限用一次)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和水.

(3)(南充市中考化学)B装置中粉末完全变黑后,乙同学为确认该黑色粉末是氧化铜而不是碳粉,设计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获得结论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

 

  

黑色粉末均为氧化铜

 

  

【拓展探究】

丙同学利用上述实验后的B装置(包括其中药品),探究CO还原CuO所得固体产物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

(1)实验过程

打开K,缓缓通入CO气体,一段时间后加热.当黑色固体全部变红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

(2)实验反思:上述实验装置中存在一处缺陷为:  

(3)表达交流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B.先通入一会CO再加热是为了排净装置中的空气

C.排入到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中性.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5分)

17.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被腐蚀的盐酸,小明为了测定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5g 8%的氢氧化钠溶液,先滴加2滴酚酞溶液,再加该盐酸,边滴边振荡,至溶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共消耗了5g该盐酸.请计算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南充市中考化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下列南充特产制作步骤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切制西充狮子糕              B.酿制阆中保宁醋

C.烫制凉粉锅盔              D.蒸制阆中白糖蒸馍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切制西充狮子糕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酿制阆中保宁醋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烫制凉粉锅盔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蒸制阆中白糖蒸馍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下列食物中富含碘元素的是(  )

A.

米饭             

B.

紫菜             

C.

瘦肉             

D.

苹果

【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食物中以海产品的含碘量最高,含碘最多的食物是海带、紫菜、发菜、海蜇、海参、苔菜、加碘食盐等;分析判断以上那些食物是海产品此题可解.

【解答】解:A.米饭中富含糖类;

B.紫菜中富含碘元素;

C.瘦肉富含蛋白质;

D.苹果中富含维生素.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营养素的摄入来源,难度不大,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3.亚锰酸锂(LiMnO2)是某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下列有关亚锰酸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若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M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锂、锰、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是1:1:2

D.由两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组成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特征来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解答】解:A.由亚锰酸锂的化学式可知,它含有三种元素,不符合氧化物的特征,故错误;

B.在LiMnO2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显﹣2价,设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2=0,则x=+3,故正确;

C.由亚锰酸锂的化学式LiMnO2可知,锂、锰、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7:55:(16×2)≠1:1:2,故错误;

D.由亚锰酸锂的化学式LiMnO2可知,它是由锂元素、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由金属单质组成的,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化合价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以及物质的组成,难度不大.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蒸发食盐水             

B.称量氢氧化钠

C.

稀释浓硫酸             

D.

检验装置气密性

【考点】蒸发与蒸馏操作;称量器-托盘天平;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D、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解答】解: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且不能在量筒内配制溶液,应在烧杯中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变小,若气密性良好则可以看到长颈漏斗的下端会产生气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如图所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一致的是(  )

A.2KClO32KCl+3O2              B.2HI+Cl2═2HCl+I2

C.CO2+C2CO              D.2HCl+CuO═CuCl2+H2O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反应前5个分子可分成两种,其中由一个A原子与一个C原子构成的化合物AC的分子共2个,两个B原子构成的单质B2分子3个;反应后5个分子可分成三种,其中有2个由两个B原子构成的单质B2的分子,有2个由一个A原子与一个B原子构成的化合物AB的分子,还有一个由两个C原子构成的单质C2分子;对比反应前后的分子,可判断其中有2个B2分子过量未参加反应,因此,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写为2AC+B2═C2+2AB;据此判断选项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否与图示反应相符;

本题通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子模型图,考查物质组成及反应特征的相关知识.

【解答】解:A、一种化合物KClO3分解生成化合物KCl与单质O2,与图示变化不符;故A不正确;

B、每2个化合物HI分子与1个单质Cl2分子发生反应,生成2个化合物HCl分子和一个单质I2分子,与图示反应特征相符,故B正确;

C、每1个化合物CO2分子与1个单质C原子反应生成2个CO化合物分子,与图示变化不符;故C不正确;

D、每2个化合物HCl分子与1个化合物CuO分子发生反应生成1个化合物CuCl2分子和1个H2O分子,与图示变化不符;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根据分子模型图判断分子构成,由分子构成判断物质的类别及化学式的书写;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的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的分子.

 

6.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气体被压缩

分子间的间隔大

B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不停运动

C

物体热涨冷缩

分子可变大可变小

D

1个水分子质量约为3×10﹣26kg

分子很小

A.A              B.B              C.C              D.D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气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C、物体热涨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D、1个水分子质量约为3×10﹣26kg,说明分子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aCl2溶液

HCl

过量CaCO3、过滤

B

NaOH溶液

Ca(OH)2

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C

FeCl3溶液 

CuCl2 

过量铁粉、过滤

D

CH4

  H2O  

  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

A.A              B.B              C.C              D.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HCl能与过量CaCO3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Ca(OH)2 能与过量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uCl2和FeCl3均能与铁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甲烷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BC.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8(南充市中考化学).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

A.常见的酸溶液:H2O、HCl、H2SO4

B.常见的黑色固体:Mg、MnO2、Fe3O4

C.常见的有还原性的物质:C、CO、O2

D.常见的碱性溶液:KOH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氧气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A、根据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进行分析;

B、根据物质的颜色进行分析;

C、根据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D、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

【解答】解:A、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镁是银白色固体,故错误;

C、氧气具有氧化性,不具有还原性,故错误;

D、氢氧化钾、氢氧化钠都是可溶性的碱,其溶液显碱性,Na2CO3溶液虽是盐溶液,但显碱性,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物质的颜色以及性质等,难度不大.

 

9.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a大

B.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C.20℃时,a、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D.20℃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5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A、据溶解度可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

B、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

C、不知溶液的质量,无法计算所含溶质的质量多少;

D、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比可据a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分析解答.

【解答】解:A、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更大,因为其溶解度变化幅度更大,故错误;

B、不知温度,无法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故错误;

C、不知溶液的质量,无法计算所含溶质的质量多少,故错误;

D、20℃时a的溶解度是20g,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其组成是相同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均为20g:100g=1:5,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比较基础,溶液具有均一性,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其组成是相同的,均可据溶解度进行分析.

 

10.下列图象与所对应操作相符的是(  )

A.①是对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B.②是将镁片和铁片(均足量)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C.③是向HCl与Na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

D.④是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考点】酸碱溶液的稀释;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

【分析】A、根据稀释氢氧化钙溶液,溶液的PH值只能无限的接近于7判断;

B、根据等质量的金属(均过量)与一定量的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一样多判断;

C、根据硫酸钡不溶于酸判断;

D、根据催化剂只是改变反应的速率,与生成的产物多少无关判断;

【解答】解:A、向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水其溶液的PH值只能无限的接近于7,不能等于或小于7,故A不正确;

B、等质量的铁与镁分别与少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一样多,故B正确;

C、Na2SO4和Ba(OH)2反应生成硫酸钡,硫酸钡不与盐酸反应,所以反应生成的沉淀从零开始,直至反应结束,故C不正确;

D、催化剂只是改变反应的速率,与生成的产物多少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反应的实际情况及饱和溶液的概念来分析图象的正误,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

1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表示:

(1)亚铁离子 Fe2+ ;(2)2个氢原子 2H ;

(3)3个氧分子 3O2 ;(4)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 O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亚铁离子可表示为:Fe2+;

(2)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

(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氧分子可表示为3O2;

(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故可表示为: O;

故答案为:(1)Fe2+;(2)2H;(3)3O2;(4)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2.智能手机耗电量大,移动充电宝应运而生,如图是一款移动充电宝的示意图:

(1)图中所示的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铁、铜 ;

(2)移动充电宝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 化学 能;

(3)写出只用一步反应表示铁比铜活泼的化学方程式 Fe+CuSO4═FeSO4+Cu .

【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金属的化学性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化学与能源;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1)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是金属单质,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进行分析解答.

(3)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只用一步反应表示铁比铜活泼,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图中所示的物质中,铁、铜属于金属单质.

(2)移动充电宝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只用一步反应表示铁比铜活泼,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故答案为:(1)铁、铜;(2)化学;(3)Fe+CuSO4═FeSO4+Cu.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时的能量变化、金属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X、Y、Z、W、R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元素,X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Y的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的原子序数为11,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X阳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W离子的离子符号为 Na+ ;

②实验室用一种白色固体制备Z单质,该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

③元素X、Y、Z、W和元素X、Z、R可分别组成两种化合物甲和乙.甲和乙都是治疗胃酸(盐酸)过多的药剂,甲、乙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NaHCO3+HCl=NaCl+H2O+CO2↑ 、 Al(OH)3+3HCl=AlCl3+3H2O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元素推断题.

【分析】根据X、Y、Z、W、R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元素,X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X是氢元素,Y的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所以Y是碳元素,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以Z是氧元素,W的原子序数为11,所以W是钠元素,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所以R是铝元素,然后将推出的元素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X、Y、Z、W、R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元素,X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X是氢元素,Y的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所以Y是碳元素,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以Z是氧元素,W的原子序数为11,所以W是钠元素,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所以R是铝元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

①氢原子的阳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W离子的离子符号为Na+;

②实验室可用一种暗红色固体制备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③元素X、Y、Z、W和元素X、Z、R可分别组成两种化合物甲和乙.甲和乙都是治疗胃酸(盐酸)过多的药剂,甲、乙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NaHCO3+HCl=NaCl+H2O+CO2↑,Al(OH)3+3HCl=AlCl3+3H2O.

故答案为:(1)①,Na+;

②2KMnO4K2MnO4+MnO2+O2↑;

③NaHCO3+HCl=NaCl+H2O+CO2↑,Al(OH)3+3HCl=AlCl3+3H2O.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4.(1)化石燃料包括煤、 石油 和天然气等.为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在汽油中添加乙醇,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3O22CO2+3H2O .

(2)石油是人类宝贵的资源,石油经过炼制加工后可以制成有机合成材料.下列用品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D (填字母序号).

A.羊毛衫     B.陶瓷餐具       C.纯棉帽子        D.塑料玩具

(3)“化学使天更蓝,水更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把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在“催化转化装置”的作用下转化成两种无毒的物质,其中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另一种为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之一.请写出上述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2NO+2CO2CO2+N2 .

【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书写化学方程式;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

【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分析回答;根据乙醇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2)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3)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解:(1)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乙醇完全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2)A、羊毛衫是用羊毛制成的,羊毛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B、陶瓷餐具是用陶瓷制成的,陶瓷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C、纯棉帽子是用棉线制成的,棉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D、塑料玩具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3)在汽车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可使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反应,生成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两种无毒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2CO2+N2.

故答案为:(1)石油;C2H5OH+3O22CO2+3H2O;(2)D;(3)2NO+2CO2CO2+N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治理污染初见成效,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有利于减缓环境污染;掌握氢气的化学性质、氢能源的优缺点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9分)

15.通过近一年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填序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

(2)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应将该装置的 a 端与发生装置连接.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解答】解:(1)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不需要加热,应该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故填:B;2H2O22H2O+O2↑.

(2)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将该装置的a端与发生装置连接.

故填:a.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6.某兴趣小组同学对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H2O+CO2↑;

②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验证】

验证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可选装置如图所示.

(1)如图装置A中盛放的试剂名称是 澄清石灰水 .

(2)甲同学将装置按 BCA (填字母,且每套装置限用一次)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和水.

(3)B装置中粉末完全变黑后,乙同学为确认该黑色粉末是氧化铜而不是碳粉,设计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获得结论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

 

 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变蓝 

黑色粉末均为氧化铜

 

 CuO+H2SO4=CuSO4+H2O 

【拓展探究】

丙同学利用上述实验后的B装置(包括其中药品),探究CO还原CuO所得固体产物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

(1)实验过程

打开K,缓缓通入CO气体,一段时间后加热.当黑色固体全部变红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

(2)实验反思:上述实验装置中存在一处缺陷为: 没有尾气处理 

(3)表达交流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该实验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B.先通入一会CO再加热是为了排净装置中的空气

C.排入到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中性.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实验验证】(1)根据在实验室中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分析回答.

(2)根据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生成物性质及验证的方法分析排列的顺序;

(3)根据木炭不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拓展探究】(2)根据该反应有一氧化碳生成能污染空气分析该套实验装置的明显缺陷.

(3)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过程及生成物的性质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实验验证】(1)在实验室中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装置A中盛放的试剂名称是澄清石灰水.

(2)由于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了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应首先加热碱式碳酸铜,为了防止检验二氧化碳时溶液中的水对生成水的干扰,应先要验证生成的水,所以,甲同学将装置按BCA顺序组合进行实验;

(3)由于木炭不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所以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由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变蓝,说明了黑色粉末均为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是:CuO+H2SO4=CuSO4+H2O;

【拓展探究】

(2)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中生成了一氧化碳有毒能污染空气,所以,该套实验装置的明显缺陷是:没有尾气处理.

(3)A.由于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有毒,该实验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故A正确;

B.为了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时发生爆炸,所以先通入一会CO再加热是为了排净装置中的空气,故B正确;

C.由装置图中虚线框内的装置的特点可知,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又能收集一氧化碳,故C正确.

D.排入到烧杯中的溶液不论是碳酸钠的溶液还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溶液,都显碱性.故D错误.

故答案为:

【实验验证】(1)澄清石灰水;(2)BCA;(3)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变蓝;CuO+H2SO4=CuSO4+H2O;

【拓展探究】(2)没有尾气处理;(3)ABC.

【点评】本题以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解答,可较好的训练学生思维,提高知识的迁移使用的能力.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5分)

17.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被腐蚀的盐酸,小明为了测定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5g 8%的氢氧化钠溶液,先滴加2滴酚酞溶液,再加该盐酸,边滴边振荡,至溶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共消耗了5g该盐酸.请计算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根据溶液刚好变成无色时,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由盐酸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进而求出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解:设盐酸溶液的溶质氯化氢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40   36.5  

8%×5g  x

,解得x=0.365g

答:盐酸溶液的溶质氯化氢的质量分数==7.3%

故答案为:7.3%.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以及中和反应的实质和反应时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以及图示进行.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课本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第24页(共25页)

 

查看更多【南充化学试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