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自贡中考 > 自贡中考试题 > 自贡化学试题 > 正文

2018自贡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含答案】

2018-01-09 16:28:06文/赵妍妍

 

由于格式问题此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情况

为了方便您阅读请点击右上角的全屏查看

2018自贡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合金的是(  )

A.铁粉和铜粉混合              B.黄铜

C.铁              D.氧化铁

2.用实验比较铜、锌、铁的金属活动性,最好的方法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A.硫酸锌溶液              B.硫酸亚铁              C.硫酸铜溶液              D.硝酸银溶液

3.将相同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加入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金属完全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消耗稀盐酸的质量顺序为Z>Y>X

B.产生氢气的速率顺序为X>Y>Z

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Y>X>Z

D.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Y>Z

4(自贡市中考化学).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一”,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X

Y

Z

W

盐酸

Z的硝酸盐

 

 

 

W的硝酸盐

 

 

A.X>W>Y>Z              B.X>Y>W>Z              C.W>X>Y>Z              D.Y>W>Z>X

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

B.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混合而成的

C.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D.向10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加入10硝酸钾固体,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6.下列生活生产中的做法,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

A.修车工人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B.用稀盐酸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C.用洗涤剂洗去抽油烟机上的油污

D.用水冲洗掉试管内的固体粉末

7.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Mn+H2SO4═MnSO4+H2↑              B.Mg+MnSO4═MgSO4+Mn

C.Fe+MnSO4═FeSO4+Mn              D.Mn+CuSO4═MnSO4+Cu

8.影响固体物质在溶剂中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  )

①固体物质的性质,②温度,③压强,④溶质的质量,⑤溶剂的质量,⑥溶剂的性质.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9.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浓硫酸              D.硝酸铵

10.要配制100g 5%的NaCl溶液,除了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A.烧杯、试管、玻璃棒              B.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

C.烧杯、胶头滴管、漏斗              D.烧杯、酒精灯、玻璃棒

11.现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100g,将上述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多少(  )

A.290g              B.400g              C.390g              D.500g

12.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D.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13.(自贡市中考化学)如图是MgS04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MgS04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t2℃时的MgS04饱和溶液,不管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均有晶体析出

C.t2℃时,MgS04饱和溶液升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D.t2℃时的NaCl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14.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盛水的烧杯中放着t2℃下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根据图象和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

B.向烧杯的水中加NaOH固体后,只有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C.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t2℃降至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向烧杯的水中加NH4NO3固体后,只有盛放甲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15.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Mg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然后,向滤渣N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和 Mg2+

B.滤液M的颜色为浅绿色

C.滤渣N中一定没有Mg

D.滤渣N的质量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

 

二、我会填空(18分,每空1分,方程式2分)

16.用化学用语填空

酒精溶液中的溶质  .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氯化钠中的阳离子     两个氢分子  .

17.(自贡市中考化学)如图,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铜可以拉成铜丝,这是利用金属的  .

(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小明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下探究实验(金属片已打磨):

①将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的现象是  ;

②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此探究实验的目的是  .

18.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  ℃时,A、B两种物质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相等;

(2)若B中混有少量的A,最好采用  的方法提纯B;

(3)现有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①加入C物质;②恒温蒸发溶剂;③  ;

(4)t3℃时将2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5)将t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19.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的结晶实验过程,请回答:

(1)蒸发前原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的数值是  .

(2)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  (填字母)的.

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无法判断.

 

三、实验探究题(18分,每空1分,方程式2分)

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

将一个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小球悬浮于液面,位置如图.将从废电池外壳收集来的锌片放入杯中,该学生看到的现象是  ,当杯中的盐酸完全反应后,此时小球所处位置与原来相比  (“不变”、“上浮”或“下沉”).其依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自贡市中考化学)在室温下,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图1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

(1)室温时,  (选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b”或“c”,下同),

(3)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小强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克,该同学按图3所示步骤依次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  (填字母);若图3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  克.

22.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铜、铁、铝.

(1)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  (填序号)选项关系最大.

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的导电性;③金属的活动性.

(2)为探究锰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的两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反应中Mn显+2价),请回答:

金属

与盐酸反应现象

放出气泡速率缓慢

放出气泡速率较快

结论

活动性铁  (填“<”“>”)锰

除了比较与酸反应产生气体速率的快慢,请你再举出一种可比较这二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写出所需药品即可):  和  .

(3)将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上,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镁和铁,待反应停止后,请判断:

①若天平仍保持平衡,烧杯中一定没有剩余的物质是  ;

②若天平失去平衡,则指针一定偏向放  的一边.

 

四、计算题

23.达州市钢铁厂用于炼铁的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课外小组同学取来该石灰石样品24g,粉碎后,将125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5次加入到该样品中,所测数据如下(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次数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5

25

25

25

25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9

14

9

4

4

(1)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  g;

(2)第  次恰好完全反应;

(3)求最后所得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自贡市中考化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合金的是(  )

A.铁粉和铜粉混合              B.黄铜

C.铁              D.氧化铁

【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分析】根据合金的定义与特点进行解答.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概念有三个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

【解答】解:A、铁粉和铜粉没有融合在一起,不是合金;

B、黄铜是铜锌合金;

C、铁是单质,是纯净物,不属于合金;

D、氧化铁是氧化物,属于纯净物,不是合金;

故选:B.

 

2.用实验比较铜、锌、铁的金属活动性,最好的方法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A.硫酸锌溶液              B.硫酸亚铁              C.硫酸铜溶液              D.硝酸银溶液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金属与酸或盐的反应规律,利用银、锌、铜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的反应,推断铜、锌、银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

【解答】解:A、铜、锌、铁三种金属都不能与硫酸锌溶液反应,利用硫酸锌溶液不能比较铜、锌、铁的金属活动性.故A不正确;

B、锌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生成了硫酸锌和铁,说明了锌的活动性大于铁,铜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了铁的活动性大于铜,能比较铜、锌、铁的金属活动性,故B正确;

C、锌、铁都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了锌、铁的活动性大于铜,但不能比较锌、铁的活动性强弱,不能比较铜、锌、铁的金属活动性.故C不正确;

D、铜、锌、铁都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了铜、锌、铁的活动性都大于银,但不能比较铜、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故D不正确.

故选B.

 

3.将相同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加入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金属完全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消耗稀盐酸的质量顺序为Z>Y>X

B.产生氢气的速率顺序为X>Y>Z

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Y>X>Z

D.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Y>Z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A、根据反应的原理可以知道,盐酸中的氢元素全部转化为氢气,可以据此来答题.

B、反应所需时间最短的那么它的反应速率就越快.

C、反应所需时间越短,反应速率越快,活动性越强.

D、由于不知道它们反应后形成化合物时的化合价,所以难以区分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解:A、根据反应的原理可以知道,盐酸中的氢元素全部转化为氢气,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生成氢气质量从多到少的顺序为:X、Y、Z故消耗盐酸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X>Y>Z,故A错.

B、从图象中可以看出,Y反应所需时间最短,其反应速率最快,Z所需时间最长,反应最慢,故B错.

C、从图象中可以看出:Y反应所需时间最短,其反应速率最快,故其活动性最强,Z所需时间最长,反应最慢,故Z的活动性最弱,故C对.

D、我们知道在化合价相同的条件下,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则生成气体的质量越少,但是本题中没有化合价,故难以确定其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故D错.

故选C

 

4.(自贡市中考化学)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一”,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X

Y

Z

W

盐酸

Z的硝酸盐

 

 

 

W的硝酸盐

 

 

A.X>W>Y>Z              B.X>Y>W>Z              C.W>X>Y>Z              D.Y>W>Z>X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要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可以结合图表,然后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一般位置越后的金属,金属性越弱,原子的还原性越弱)、与酸反应的程度和根据物质间的置换反应来判断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X可以与盐酸和W的硝酸盐反应,w能与盐酸反应,Y、z不与盐酸反应,说明X金属活动性大于Y、Z、W,W的金属活动性大于Y、z;再根据Y能置换出Z的硝酸盐中的Z,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强于Z.由此可知,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W>Y>Z

故选A.

 

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

B.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混合而成的

C.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D.向10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加入10硝酸钾固体,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A、溶液不一定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B、一种溶液中溶质可以有一种,也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

C、由于未未指明温度、溶质的种类,故无法比较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

D、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本身这种物质.

【解答】解:

A、很多溶液带有颜色,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等,故A不正确;

B、由溶液的概念分析可知,一种溶液中溶质可以有一种,也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故B不正确;

C、由于未指明温度、溶质的种类,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故C不正确;

D、定温度下,向10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硝酸钾不能再溶解,故溶液的质量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6.下列生活生产中的做法,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

A.修车工人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B.用稀盐酸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C.用洗涤剂洗去抽油烟机上的油污

D.用水冲洗掉试管内的固体粉末

【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分析】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物质可以使油等物质以细小的液滴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的现象叫乳化作用.

【解答】解:A、用汽油洗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易溶于汽油,利用的是溶解原理;

B、用稀盐酸除去铜粉中的铁粉,利用盐酸能与金属(铁)反应的性质,与乳化无关;

C、用洗涤剂洗去抽油烟机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D、用冲洗掉试管内的固体粉末,仅是用水将固体带走.

故选:C.

 

7.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Mn+H2SO4═MnSO4+H2↑              B.Mg+MnSO4═MgSO4+Mn

C.Fe+MnSO4═FeSO4+Mn              D.Mn+CuSO4═MnSO4+Cu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说明锰在氢的前面,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再利用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比它弱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的规律解决即可问题.

【解答】解:A、锰在氢的前面,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故能反应;

B、锰位于铝和锌之间,说明在镁的后面,能被镁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能反应.

C、锰位于铝和锌之间,说明在铁的前面,铁不能与硫酸锰发生置换反应,故不能反应;

D、锰在铜的前面,能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故能反应;,

故选:C.

 

8.影响固体物质在溶剂中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  )

①固体物质的性质,②温度,③压强,④溶质的质量,⑤溶剂的质量,⑥溶剂的性质.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分析】依据溶解度的定义,结合题目中的操作,判断固体物质的溶解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①当温度相同时,固体物质不同则溶解度不同,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而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所以溶质种类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②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即温度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③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般不受压强的影响.

④根据溶解度的定义,某温度时100g溶剂中最多溶解的质量为该温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可知溶解度与溶质质量无关.

⑤根据溶解度的定义,某温度时100g溶剂中最多溶解的质量为该温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例如,20℃时100g水最多可以溶解36g氯化钠,则称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若该温时,

200g水则最多可以溶解72g氯化钠,但溶解度不能说是72g,仍然要换算成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溶质质量,溶解度仍为36g,所以溶剂质量不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⑥同一物质溶剂不同溶解能力不同,例如植物油可溶解在汽油中但不能溶解在水中.

故选A

 

9.(自贡市中考化学)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浓硫酸              D.硝酸铵

【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分析】根据物质溶于水放热还是吸热来考虑本题,知道常见放热物质有哪些,常见吸热物质有哪些,并能灵活运用.

【解答】解: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即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说明装置内气体压强减小,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可知物质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压强减少,常见的溶于水放热的有: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常见的溶于水吸热的有:硝酸铵.

故选D.

 

10.要配制100g 5%的NaCl溶液,除了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A.烧杯、试管、玻璃棒              B.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

C.烧杯、胶头滴管、漏斗              D.烧杯、酒精灯、玻璃棒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分析】实验室配制100g5%的NaCl溶液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溶解,根据各操作所需要使用的仪器,判断所列仪器是否需要.

【解答】解:A、配制溶液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试管,该组仪器不合适,故选项错误.

B、托盘天平用于称取固体氯化钠、量筒与胶头滴管用于准确量取水、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玻璃棒用于溶解时的搅拌,故选项正确.

C、配制100g5%的NaCl溶液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漏斗,该组仪器不合适,故选项错误.

D、配制100g5%的NaCl溶液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加热,则不需要使用酒精灯,该组仪器不合适,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1.现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100g,将上述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多少(  )

A.290g              B.400g              C.390g              D.500g

【考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分析】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100g×98%=×20%         x=390g.

故选:C.

 

12.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D.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分析】根据溶解度的涵义进行分析.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溶解度定义中的四要素:一定温度、100g溶剂、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及单位克.

【解答】解:由溶解度的概念,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其涵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食盐,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A、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其涵义是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食盐,故A说法正确;

B、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由其涵义可知,在20℃时,136g食盐饱和溶液中含有食盐36克.故B说法错误;

C、由溶解度的涵义可知,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故C说法正确;

D、由溶解度的涵义可知,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13.(自贡市中考化学)如图是MgS04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MgS04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t2℃时的MgS04饱和溶液,不管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均有晶体析出

C.t2℃时,MgS04饱和溶液升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D.t2℃时的NaCl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有关意义进行分析,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溶解度随温度升高的物质,可以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反之则升高温度,据此解答.

【解答】解:A、t1℃时,MgS04和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A错误;

B、硫酸镁溶液在温度低于t2℃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可以采用降温的方法使之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在高于t2℃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可以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使之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B正确;

C、t2℃时,MgS04饱和溶液升温后有晶体析出,仍然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

D、t2℃时的NaCl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溶液组成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14.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盛水的烧杯中放着t2℃下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根据图象和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

B.向烧杯的水中加NaOH固体后,只有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C.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t2℃降至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向烧杯的水中加NH4NO3固体后,只有盛放甲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A、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则此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解度大的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结合二者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分析解答;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并结合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分析解答;

D、NH4NO3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结合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分析解答.

【解答】解:A、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则此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解度大的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则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的溶质质量分数,描述正确;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甲物质逐步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乙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减小,溶剂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正确;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t2℃将至t1℃时,甲析出晶体,乙的溶解度变大则继续溶解试管内的固体,但溶解固体后是否饱和无法确定,若恰好饱和,则二者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若溶解后不饱和,则降温后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降温后二者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描述错误;

D、NH4NO3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析出晶体,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不会析出晶体,正确;

故选:C.

 

15.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Mg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然后,向滤渣N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和 Mg2+

B.滤液M的颜色为浅绿色

C.滤渣N中一定没有Mg

D.滤渣N的质量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考虑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镁、铁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铁>铜.所以向Mg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投入一些铁粉,能发生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不能与MgSO4反应,根据“向滤渣N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铁过量.

A、根据分析,滤液M中一定存在硫酸亚铁和MgSO4,故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和 Mg2+,故正确;

B、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说明固体中一定含有铁,说明硫酸铜与铁已经完全反应,则滤液M的颜色为浅绿色,故正确;

C、根据分析,滤渣N中一定含有Fe和Cu,因为镁>铁>铜,则滤渣N中一定没有Mg,故正确;

D、由好像方程式可知,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铁置换出铜,会使固体的质量增加,所以滤渣N的质量大于加入铁粉的质量,骨错误.

故选:D.

 

二、我会填空(18分,每空1分,方程式2分)

16.用化学用语填空

酒精溶液中的溶质 C2H5OH .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Cl3 .氯化钠中的阳离子 Na+    两个氢分子 2H2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酒精溶液中的溶质是乙醇,其化学式为:C2H5OH;

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 Cl3;

氯化钠中的阳离子是钠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钠离子可表示为:Na+;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

故答案为:C2H5OH; Cl3;Na+;2H2;

 

17.如图,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铜可以拉成铜丝,这是利用金属的 延展性 .

(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 4Al+3O2=2Al2O3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小明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下探究实验(金属片已打磨):

①将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的现象是 有紫红色的物质生成 ;

②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2AgNO3=Cu(NO3)2+2Ag .此探究实验的目的是 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1)根据铜可以拉成铜丝,这是利用金属的延展性进行解答;

(2)根据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和氧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进行解答;

(3)根据铁片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以及铜片和硝酸银溶液生成银和硝酸铜进行解答.

【解答】解:(1)铜可以拉成铜丝,这是利用金属的延展性;

(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和氧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3)①铁片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所以将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的现象是有紫红色的物质生成;

②铜片和硝酸银溶液生成银和硝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AgNO3=Cu(NO3)2+2Ag.此探究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故答案为:(1)延展性;

(2)4Al+3O2=2Al2O3;

(3)①有紫红色的物质生成;②Cu+2AgNO3=Cu(NO3)2+2Ag;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8.(自贡市中考化学)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 t2 ℃时,A、B两种物质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相等;

(2)若B中混有少量的A,最好采用 蒸发溶剂(或蒸发结晶) 的方法提纯B;

(3)现有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①加入C物质;②恒温蒸发溶剂;③ 升高温度 ;

(4)t3℃时将2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0% ;

(5)将t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B>A .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来分析;

(2)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据此分析提纯的方法;

(3)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来分析;

(4)根据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来分析;

(5)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分析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情况.

【解答】解:(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是t2℃,说明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也就是t2℃,A、B两种物质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相等;

(2)从题目提供的信息可得: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若B中混有少量的A,最好采用蒸发溶剂或蒸发结晶;

(3)由图象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要把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升温的方法;

(4)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5g,也就是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A物质25g,50g水中最多溶解12.5g,那么t3℃时将2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并不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0%;

(5)将t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A、B析出晶体,A析出的多;C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不变,所以降温后溶液质量大小关系是:C>B>A;

故答案为:(1)t2;(2)蒸发溶剂(或蒸发结晶);(3)升高温度;(4)20%;(5)C>B>A.

 

19.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的结晶实验过程,请回答:

(1)蒸发前原溶液是 不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的数值是 11 .

(2)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 C (填字母)的.

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无法判断.

【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分析】(1)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和判断方法进行分析;根据题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2)根据题中析出晶体是通过蒸发溶剂得到的进行分析.

【解答】解:(1)蒸发前的烧杯底部没有固体,第一次蒸发10g水,析出1g晶体,第二次蒸发10g水析出5g晶体,所以蒸发前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第三次蒸发10g水析5g晶体,所以共析出11g;

(2)题中析出晶体是通过蒸发溶剂得到的,不能判断出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故选:C.

故答案为:(1)不饱和,11;(2)C.

 

三、实验探究题(18分,每空1分,方程式2分)

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

将一个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小球悬浮于液面,位置如图.将从废电池外壳收集来的锌片放入杯中,该学生看到的现象是 产生气泡,锌片逐渐溶解,小球移动 ,当杯中的盐酸完全反应后,此时小球所处位置与原来相比 上浮 (“不变”、“上浮”或“下沉”).其依据是 因为锌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锌,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使得溶液的密度增大,对小球的浮力不变,漂浮满足的条件为重力等于浮力,由于重力不变,则浮力不变,则应该是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少,因此应该上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2HCl═ZnCl2+H2↑ .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锌片与盐酸反应后溶液的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改变,推出溶液密度的变化,即溶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溶液密度越大,溶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溶液密度越小; 漂浮满足的条件为重力等于浮力,由于重力不变,则浮力不变,则应该是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少,因此应该上浮

【解答】解:锌的金属活动性在H前,因此可与酸反应生成H2;当锌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发生了改变,由HCl变成了ZnCl2,其相对分子质量增大了,根据ρ=m/v,在体积没有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溶液密度ρ也相应增大;而根据浮力F=ρvg和 漂浮满足的条件为重力等于浮力,由于重力不变,则浮力不变.则应该是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少,因此应该上浮.

故答案为:产生气泡,锌片逐渐溶解,小球移动、上浮、因为锌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锌,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使得溶液的密度增大,而漂浮满足的条件为重力等于浮力,由于重力不变,则浮力不变,则应该是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少,因此应该上浮、Zn+2HCl═ZnCl2+H2↑

 

21.(自贡市中考化学)在室温下,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图1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

(1)室温时, 乙 (选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c (填“a”、“b”或“c”,下同),

(3)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b>a 

(4)小强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7.5 克,该同学按图3所示步骤依次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 AB (填字母);若图3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 2.5 克.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分析】(1)根据甲、丙溶液中有未溶解的固体而乙溶液中没有未溶解的固体进行解答;

(2)根据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解答;

(3)根据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进行解答;

(4)根据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以及配制溶液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

【解答】解:(1)甲、丙溶液中有未溶解的固体而乙溶液中没有未溶解的固体,所以室温时,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填:乙;

(2)根据升温到80℃时,发现乙固体析出,所以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c;故填:c;

(3)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a>b>c,所以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故填:c>b>a;

(4)小强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需要氯化钠的质量=15%×50g=7.5g,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该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量取水的时候应该平视,所以操作错误的步骤是AB;若上图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5g﹣2.5g=2.5g.故填:7.5;AB;2.5.

 

22.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铜、铁、铝.

(1)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 ③ (填序号)选项关系最大.

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的导电性;③金属的活动性.

(2)为探究锰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的两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反应中Mn显+2价),请回答:

金属

与盐酸反应现象

放出气泡速率缓慢

放出气泡速率较快

结论

活动性铁 < (填“<”“>”)锰

除了比较与酸反应产生气体速率的快慢,请你再举出一种可比较这二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写出所需药品即可): 金属锰的薄片 和 氯化亚铁 .

(3)将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上,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镁和铁,待反应停止后,请判断:

①若天平仍保持平衡,烧杯中一定没有剩余的物质是 盐酸 ;

②若天平失去平衡,则指针一定偏向放 铁 的一边.

【考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本题是通过几个实验来探究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的问题,可以利用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或者产生气泡的多少来判断强弱;也可以通过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情况来推断金属的强弱;第三小题是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多少的计算应用.

【解答】解:(1)金属的发现、使用主要是看活动性强弱,弱的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开发简单,另外还要兼顾在自然界中的含量.而主要原因是金属活动顺序.

故答案:③

(2)(自贡市中考化学)由实验现象可知锰在与稀盐酸反应时,放出气泡的速率要快,说明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判断金属强弱还可以利用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来推断.

故答案:

金属

与盐酸反应现象

放出气泡速率缓慢

放出气泡速率较快

结论

活动性铁<(填“<”“>”)锰

金属锰的薄片;  氯化亚铁

(3)①天平平衡需要产生的氢气一样多意味着盐酸全部参加了反应,金属均有剩余;②天平不平衡说明产生的氢气不一样多,同等情况下镁反应产生的氢气多.

故答案为:①盐酸; ②铁

 

四、计算题

23.达州市钢铁厂用于炼铁的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课外小组同学取来该石灰石样品24g,粉碎后,将125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5次加入到该样品中,所测数据如下(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次数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5

25

25

25

25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9

14

9

4

4

(1)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 20 g;

(2)第 四 次恰好完全反应;

(3)求最后所得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1)样品质量和剩余固体的质量差即为碳酸钙的质量;

(2)由表中数据可知,第四次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减小;

(3)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提供的数据可以计算最后所得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24g﹣4g=20g,

故填:20.

(2)由表中数据可知,第四次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减小,说明第四次恰好完全反应.

故填:四.

(3)解:设生成CaCl2和CO2的质量分别为x、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111    44

20g     x     y

=

x=22.2g,

=

y=8.8g,

CaCl2的质量分数为:×100%=16.3%,

答:CaCl2的质量分数为16.3%

查看更多【自贡化学试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