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梅州中考 > 梅州中考试题 > 梅州生物试题 > 正文

2018梅州市八年级月考生物模拟试题【解析版含答案】

2017-12-30 11:56:51文/王蕊

2018梅州市八年级月考生物模拟试题【解析版含答案】

由于版式的问题,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现象,为了方便您的阅读请点击全屏查看  

一、生物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100分.

1.鸵鸟是草原上的一种大型鸟,请说出它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是()

A.翅膀、奔跑              B.下肢、飞行              C.翅膀、飞行              D.下肢、奔跑

2.家兔的前肢短、后肢长,这与它的哪种运动方式相适应()

A.行走              B.爬行              C.奔跑              D.跳跃

3.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

A.增大浮力              B.减少阻力              C.减少浮力              D.增大阻力

4.动物的运动都是通过一定结构来完成的.人体的运动系统不包括()

A.骨              B.骨连结              C.神经              D.骨骼肌

5.进食时不小心被鱼骨头卡住咽喉时,喝一点醋能使鱼骨较易咽下,其原因是醋能()

A.刺激咽喉扩张              B.消化鱼骨              C.使鱼骨变脆              D.使鱼骨变软

6.一块骨中不含有的组织是()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7.决定骨的硬度和弹性,在于()

A.骨密质的厚度

B.骨内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之比

C.骨髓腔的大小

D.骨松质的排列是否有规律

8.小明每天坚持体育锻炼一小时,他在运动锻炼时起调节作用的系统主要是()

A.运动系统              B.消化系统              C.神经系统              D.呼吸系统

9.骨骼肌在运动中起着()

A.固定作用              B.支点作用              C.杠杆作用              D.动力作用

10.“引体向上”是一项体育运动.下列关于人完成该项动作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只有上肢骨骼肌参与              B.有多组骨骼肌群参与

C.需要多系统的配合              D.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11.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由下列哪项决定的行为?()

A.个体差异              B.生括经验              C.环境因素              D.遗传物质

12.在下列成语反映的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老马识途              B.望梅止渴              C.飞蛾扑火              D.鹦鹉学舌

13.下列动物行为中,与蜘蛛织网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黑熊表演              B.蚯蚓走迷宫              C.候鸟迁徙              D.鹦鹉学舌

14.动物具有“后天学习行为”,这有利于()

A.找到食物              B.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C.找到配偶              D.逃避敌害

15.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是()

A.行为过程是否激烈              B.行为结果有无伤亡

C.行为双方是否同种              D.行为双方是否主动

16.螳螂是一种肉食性昆虫,在食物严重缺乏时,有雌虫吃雄虫的现象,这种现象的生物学意义是()

A.雌虫凶猛              B.雌虫有食雄虫的习惯

C.雄虫过剩              D.有利于种族延续

17.动物的攻击性行为有利于()

A.个别动物生存              B.种族延续              C.个体发展              D.控制种群数量

18.下列不属于“求偶信号”的现象是()

A.星夜萤火              B.蜻蜓点水              C.孔雀展翅              D.夏日蝉鸣

19.常用的两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之间的关系是()

A.观察法是实验法的基础              B.实验法是观察法的基础

C.观察法和实验法之间无联系              D.观察法就是实验法的第一步

20.用实验法研究动物行为特点的一项是()

A.在野外自然状态下进行

B.在动物生活的实地进行

C.在不施加任何人为影响条件下进行

D.在人为改变外界条件下进行

21.在生态系统中,下列生物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有机物的是()

A.杜鹃(鸟)              B.杜鹃花              C.蘑菇              D.细菌

22.在一个由草、兔子和狼组成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狼杀绝.兔子数量将()

A.先上升后下降              B.保持相对稳定              C.迅速上升              D.迅速下降

23.野生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不包括()

A.森林的盲目砍伐              B.开垦草原

C.围湖造田              D.有计划地放牧

24.科学家研究发现,幽门螺旋菌是一种引起胃肠道疾病的病原体.它最突出的细胞结构特点是()

A.具有拟核              B.没有细胞壁              C.没有细胞膜              D.没有细胞质

25.在朽木上往往会长出一些木耳,木耳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26.下列关于真菌共同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有菌丝              B.都是多细胞的

C.细胞内不含有叶绿体              D.都是营腐生生活

27.下列生物的营养方式属于寄生的是()

A.流感病毒和大肠杆菌              B.蘑菇和木耳

C.酵母菌和大豆              D.大肠杆菌和青霉

28.利用酵母菌制酒时,一开始通入空气,其结果是()

A.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

B.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

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增产

D.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增产

29.人体发育的起点是()

A.婴儿              B.胎儿              C.卵细胞              D.受精卵

30.下列有关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受精作用发生在女性输卵管里

B.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和雌性激素

C.子宫是女性最主要的性器官

D.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

31.由母体通过胎盘流向胎儿的血液,其成分特点是()

A.含二氧化碳较多,含氧和养料较少

B.含二氧化碳、氧气和养料都比较多

C.含二氧化碳较少,含氧和养料较多

D.含二氧化碳、养料较少,含氧较多

32.胎儿在母体内就已开始工作的系统是()

A.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              C.消化系统              D.生殖系统

33.下列动物的发育是完全变态的是()

A.蚊子              B.蟋蟀              C.蝗虫              D.蜻蜓

34.与家蚕相比,蝗虫不具有的时期是()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35.青蛙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的原因是()

A.体温不恒定              B.生殖离不开水              C.皮肤辅助呼吸              D.变态发育

36.鸟卵中,既能为胚胎提供养料,又能提供水分的是()

A.卵白              B.卵黄              C.胚盘              D.系带

37.鸡受精卵的发育开始于()

A.母鸡体内              B.鸡卵产出之后

C.孵化时              D.孵化一段时期之后

38.“无心插柳柳成荫”所描述的植物生殖方式是()

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组织培养

39.繁殖优良品种的果树,为了保持这些品种的优良性状,在下列繁殖方法中,最好不用()

A.种子              B.扦插              C.压条              D.嫁接

40.现有甲、乙、丙三种品质的桃树,将甲的带芽枝嫁接到乙树上,枝条成活并在开花后授以丙品种的花粉,所得果实可食用部分的性状接近于()

A.甲品种              B.乙品种              C.丙品种              D.三个品种兼有

4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性状的是()

A.玉米的粒色              B.衣服的颜色              C.西瓜的颜色              D.山羊的毛色

42.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番茄的红果和黄果              B.鸡的玫瑰冠和单冠

C.兔的黑毛和直毛              D.人的血型

43.亲代的遗传物质传给子代是通过()

A.体细胞              B.受精卵              C.配子              D.胚胎

44.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从亲代的体细胞到生殖细胞再到发育成子代的受精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是()

A.2N→2N→2N              B.2N→N→N              C.N→2N→N              D.2N→N→2N

45.生物的性状由什么控制()

A.显性基因控制              B.隐性基因控制              C.成对基因控制              D.单个基因控制

46.白化病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下列关于白化病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父母都患病,子女可能是正常人

B.子女患病,父母可能都是正常人

C.父母都无病,子女必定是正常人

D.子女无病,父母必定都是正常人

47.白化病基因是隐性基因(h),兰兰的父母都表现正常,而兰兰是白化病人.请问兰兰父母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A.HH和Hh              B.hh和Hh              C.Hh和Hh              D.HH和hh

48.女性将X染色体上的基因传给儿子的比例是()

A.0              B.100%              C.50%              D.75%

49.下列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A.血友病              B.艾滋病              C.色盲              D.白化病

50.我国禁止近亲结婚的出发点是()

A.少生              B.优生              C.计划生育              D.随意的决定

 


2018梅州市八年级月考生物模拟试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生物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100分.

1.鸵鸟是草原上的一种大型鸟,请说出它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是()

A.翅膀、奔跑              B.下肢、飞行              C.翅膀、飞行              D.下肢、奔跑

【考点】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分析】运动是动物的重要特征,不同的动物借助不同的结构进行运动,据此解答.

【解答】解:多数鸟类是靠翼在空中飞行,而有的鸟类则不营飞行生活.如鸵鸟是草原上的一种大型鸟,是现存体型最大的鸟类,体重有100多千克,身高达2米多.要把这么沉的身体升到空中,确实是一件难事,因此鸵鸟的庞大身躯是阻碍它飞翔的一个原因.鸵鸟的飞翔器官与其他鸟类不同,是使它不能飞翔的另一个原因.

鸟类的飞翔器官主要有由前肢变成的翅膀、羽毛等,羽毛中真正有飞翔功能的是飞羽和尾羽,飞羽是长在翅膀上的,尾羽长在尾部,这种羽毛由许多细长的羽枝构成,各羽枝又密生着成排的羽小枝,羽小枝上有钩,把各羽枝钩结起来,形成羽片,羽片扇动空气而使鸟类腾空飞起.生在尾部的尾羽也可由羽钩连成羽片,在飞翔中起舵的作用.为了使鸟类的飞翔器官能保持正常功能,它们还有一个尾脂腺,用它分泌油质以保护羽毛不变形.能飞的鸟类羽毛着生在体表的方式也很有讲究,一般分羽区和裸区,即体表的有些区域分布羽毛,有些区域不生羽毛,这种羽毛的着生方式,有利于剧烈的飞翔运动.鸵鸟的羽毛既无飞羽也无尾羽,更无羽毛保养器﹣﹣尾脂腺,羽毛着生方式为全部平均分布体表,无羽区与裸区之分,它的飞翔器官高度退化,想要飞起来就无从谈起了. 但是鸵鸟有长长的下肢,发达有力,利于奔跑.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2.家兔的前肢短、后肢长,这与它的哪种运动方式相适应()

A.行走              B.爬行              C.奔跑              D.跳跃

【考点】家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分析】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多种,与其运动器官和生活环境有关,据此答题.

【解答】解:家兔属于哺乳动物,为陆生动物,有四肢,其中前肢短、后肢长,适于跳跃,运动能力强,能及时的逃避敌害.

故选:D

 

3.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

A.增大浮力              B.减少阻力              C.减少浮力              D.增大阻力

【考点】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分析】此题考查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鱼的身体呈梭形,可减少阻力,据此答题.

【解答】解: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鳍能控制方向和保持身体的平衡,鱼的头部和尾部较尖,躯干部宽大,身体侧扁,为梭形,可以减少在水中的阻力,适于在水中生活.

故选:B

 

4.动物的运动都是通过一定结构来完成的.人体的运动系统不包括()

A.骨              B.骨连结              C.神经              D.骨骼肌

【考点】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

【分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起支持作用,骨连接起保护作用,骨、关节和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共同完成的

【解答】解: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和骨连结;骨连结包括关节、半活动连接和不活动连接,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肌肉包括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因此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所以人体的运动系统不包括神经.

故选:C

 

5.进食时不小心被鱼骨头卡住咽喉时,喝一点醋能使鱼骨较易咽下,其原因是醋能()

A.刺激咽喉扩张              B.消化鱼骨              C.使鱼骨变脆              D.使鱼骨变软

【考点】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

【分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其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据此答题.

【解答】解: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含有有机物使骨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含有无机物使骨具有一定的硬度,骨中的无机物可以溶于某些酸性溶液,所以吃鱼时不小心被鱼刺卡住咽喉,喝一点醋,醋是一种酸性溶液,使骨中的无机物溶于醋,骨变的柔软,能使鱼刺咽下.

故选:D

 

6.一块骨中不含有的组织是()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考点】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分析】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包括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上皮组织.

【解答】解:构成骨的组织主要是结缔组织.骨最外面的膜是结缔组织膜,属于结缔组织,其上布满了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毛细血管属于上皮组织,血管里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可见骨中不含肌肉组织.

故选:C

 

7.决定骨的硬度和弹性,在于()

A.骨密质的厚度

B.骨内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之比

C.骨髓腔的大小

D.骨松质的排列是否有规律

【考点】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骨的组成成分与其特性的关系.无机物有使骨硬脆的特点;而有机物能使骨变得柔韧.

【解答】解:少年儿童的骨成分有机物超过1/3,无机物不到2/3,这样的骨柔韧,弹性大,不易发生骨折,但易变形.

中年人的骨的成分有机物约为1/3,无机物约为2/2,这样的骨即坚韧,又有弹性

老年人的骨的成分有机物不到1/3,无机物超过2/3,这样的骨硬、脆,易发生骨折

综上所述,可知决定骨的硬度和弹性,在于骨内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之比

故选:B

 

8.小明每天坚持体育锻炼一小时,他在运动锻炼时起调节作用的系统主要是()

A.运动系统              B.消化系统              C.神经系统              D.呼吸系统

【考点】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分析】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都需要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才能完成,据此解答.

【解答】解:人体具有八大系统,这八大系统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形成一个统一的人体,并完成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进而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据此可知,人在运动锻炼时起调节作用的系统主要是神经系统.

故选:C

 

9.骨骼肌在运动中起着()

A.固定作用              B.支点作用              C.杠杆作用              D.动力作用

【考点】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

【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解答】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所以骨骼肌在运动中起着动力作用.

故选:D.

 

10.“引体向上”是一项体育运动.下列关于人完成该项动作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只有上肢骨骼肌参与              B.有多组骨骼肌群参与

C.需要多系统的配合              D.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考点】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骨骼肌与人体主要的骨骼肌群.

【分析】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解答】解:A、做“引体向上”时,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多组肌肉的协作完成,A错误.

B、有多组骨骼肌群参与,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B正确.

C、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C正确.

D、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D正确.

故选:A

 

11.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由下列哪项决定的行为?()

A.个体差异              B.生括经验              C.环境因素              D.遗传物质

【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载体﹣DNA.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先天性行为.解答时可以从先天性行为产生途径、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故选:D.

 

12.在下列成语反映的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老马识途              B.望梅止渴              C.飞蛾扑火              D.鹦鹉学舌

【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ABD、老马识途、望梅止渴、鹦鹉学舌,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

C、飞蛾扑火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因此,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飞蛾扑火.

故选:C

 

13.下列动物行为中,与蜘蛛织网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黑熊表演              B.蚯蚓走迷宫              C.候鸟迁徙              D.鹦鹉学舌

【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分析】(1)动物的行为从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2)从行为的功能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等,据此答题.

【解答】解:蜘蛛结网是蜘蛛先天就具有的,是先天性行为.

ABD、黑熊表演、蚯蚓走迷宫、鹦鹉学舌都是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C、候鸟迁徙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故选:C

 

14.动物具有“后天学习行为”,这有利于()

A.找到食物              B.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C.找到配偶              D.逃避敌害

【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分析】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

【解答】解:动物建立后天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

学习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过程.动物学习能力的大小与其进化的程度呈正相关,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故选:B.

 

15.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是()

A.行为过程是否激烈              B.行为结果有无伤亡

C.行为双方是否同种              D.行为双方是否主动

【考点】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可结合其概念来分析.

【解答】解: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其它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可见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是行为的双方是否同种.

故选:C

 

16.螳螂是一种肉食性昆虫,在食物严重缺乏时,有雌虫吃雄虫的现象,这种现象的生物学意义是()

A.雌虫凶猛              B.雌虫有食雄虫的习惯

C.雄虫过剩              D.有利于种族延续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行为的意义.解答时可以从动物行为的概念、意义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

螳螂在食物严重缺乏时,有雌虫吃雄虫的行为.雄螳螂为交尾而牺牲的意义可以使雌螳螂获得充足的营养,为繁殖后代储备营养物质,有利于种族的延续.

故选D.

 

17.动物的攻击性行为有利于()

A.个别动物生存              B.种族延续              C.个体发展              D.控制种群数量

【考点】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分析】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进行的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攻击行为是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

【解答】解:动物的攻击行为对争斗失败的个体虽然不利,但保证了健全的个体得到食物、配偶、生存空间等生活资源,使身体强壮的个体得到更多的生存机会和繁殖后代的权利,对于本种动物的延续是有利的.也就是说,通过竞争,使强者生存、繁殖,对整体的动物发展是有利的,B正确.

故选:B

 

18.下列不属于“求偶信号”的现象是()

A.星夜萤火              B.蜻蜓点水              C.孔雀展翅              D.夏日蝉鸣

【考点】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分析】动物通讯,就是指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

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

【解答】解:A、星夜萤火是雌性萤火虫利用闪光吸引雄性萤火虫,属于求偶信号,A正确;

B、蜻蜓点水,不属于“求偶信号”,是蜻蜓产卵,卵直接产入水中,或产于水草上的繁殖行为,B错误;

C、孔雀开屏是雄孔雀展示漂亮羽毛,吸引雌孔雀,属于求偶信号,C正确;

D、夏日鸣蝉是为了吸引异性,属于求偶信号,D正确.

故选:B.

 

19.常用的两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之间的关系是()

A.观察法是实验法的基础              B.实验法是观察法的基础

C.观察法和实验法之间无联系              D.观察法就是实验法的第一步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分析】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和实验法.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的.

【解答】解:研究动物的方法主要有实验法和观察法.观察法就是实验法的第一步,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实验法和观察法同等重要.

故选:A

 

20.用实验法研究动物行为特点的一项是()

A.在野外自然状态下进行

B.在动物生活的实地进行

C.在不施加任何人为影响条件下进行

D.在人为改变外界条件下进行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分析】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

【解答】解: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是采用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并且详细、真实、客观地做好观察记录;

实验法是对发生行为的动物或接受行为的动物,模拟或干扰它们之间使用的信号,然后进一步分析刺激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环境,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

故选:D

 

21.在生态系统中,下列生物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有机物的是()

A.杜鹃(鸟)              B.杜鹃花              C.蘑菇              D.细菌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解答】解:A、杜鹃(鸟)是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B、杜鹃花是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有机物;

CD、蘑菇是真菌、细菌,细胞内都没有叶绿体,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因此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有机物的是杜鹃花.

故选:B

 

22.在一个由草、兔子和狼组成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狼杀绝.兔子数量将()

A.先上升后下降              B.保持相对稳定              C.迅速上升              D.迅速下降

【考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分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

【解答】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一种生物数量的变化会导致其他生物数量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总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若大量捕杀狼,则兔的数量先因狼的减少而增加,此时,草的数量因兔的增加而减少,兔又因草的减少而减少.因此大量捕杀狼群,导致狼在草原中灭绝,草原中的兔子将会先上升后下降.

故选:A

 

23.野生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不包括()

A.森林的盲目砍伐              B.开垦草原

C.围湖造田              D.有计划地放牧

【考点】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分析】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环境的改变和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

【解答】解:A、人类对森林的盲目砍伐会引起野生生物生物栖息地的丧失,从而引起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减少,故不符合题意.

B、开垦草原会引起植食性动物栖息地的丧失,从而引起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减少,故不符合题意.

C、围湖造田会引起昆虫和一些土壤动物的栖息地的丧失,从而引起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减少,故不符合题意.

D、有计划地放牧不会造成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不会使生物栖息地缩小和丧失.故符合题意.

故选:D

 

24.科学家研究发现,幽门螺旋菌是一种引起胃肠道疾病的病原体.它最突出的细胞结构特点是()

A.具有拟核              B.没有细胞壁              C.没有细胞膜              D.没有细胞质

【考点】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

【分析】幽门杆菌是细菌,细菌的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无成形的细胞核.

【解答】解:幽门螺杆菌属于细菌,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具有拟核.

故选:A.

 

25.在朽木上往往会长出一些木耳,木耳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解答】解:木耳是真菌,主要靠分解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木耳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故选:C.

 

26.下列关于真菌共同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有菌丝              B.都是多细胞的

C.细胞内不含有叶绿体              D.都是营腐生生活

【考点】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菌的共同特征.解答时可以从真菌的结构、营养、生殖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孢子生殖,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营养方式异养.因此真菌共同特征是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A、单细胞的真菌没有菌丝.故不符合题意.

B、有的真菌是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故不符合题意.

C、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故符合题意.

D、真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有寄生,也有腐生.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7.下列生物的营养方式属于寄生的是()

A.流感病毒和大肠杆菌              B.蘑菇和木耳

C.酵母菌和大豆              D.大肠杆菌和青霉

【考点】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

【分析】(1)寄生从活的生物体内或体表获取营养维持生活的方式,对寄主造成伤害.

(2)腐生是指动植物尸体或腐烂组织获取有机物维持自身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

(3)利用自己制造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叫做自养.

【解答】解:A、流感病毒和大肠杆菌都是寄生;

B、蘑菇和木耳都是腐生;

C、酵母菌是腐生,大豆是自养;

D、大肠杆菌是寄生,青霉是腐生.

  因此生物的营养方式属于寄生的是流感病毒和大肠杆菌.

故选:A

 

28.利用酵母菌制酒时,一开始通入空气,其结果是()

A.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

B.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

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增产

D.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增产

【考点】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分析】此题是利用酵母菌制酒的知识,结合制酒的原理分析作答.

【解答】解: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能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制作酒时,先加入的酵母菌数量太少,因此需要酵母菌先大量的生长和繁殖,所以开始先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然后隔绝空气,目的是让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快速增加酵母菌的数量,此时不产生酒精,因为在有氧呼吸的情况下酵母菌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只有氧气耗完后,进行无氧呼吸,才将有机物分解为酒精和水.故利用酵母菌制酒时,一开始通入空气,其结果是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29.人体发育的起点是()

A.婴儿              B.胎儿              C.卵细胞              D.受精卵

【考点】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分析】此题考查人体发育.从受精卵形成胚胎并且长成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解答】解: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形成胚胎并且长成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人体的发育包括两个过程,一是从受精卵发育到成熟的胎儿的胚胎发育阶段;二是从婴儿出生发育到个体成熟的胚后发育阶段.卵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是人体发育的起点.也不能说人体发育的起点是胎儿或婴儿.

故选:D

 

30.下列有关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受精作用发生在女性输卵管里

B.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和雌性激素

C.子宫是女性最主要的性器官

D.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

【考点】精子和卵细胞,受精;胚胎发育过程.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人体生殖发育及胚胎发育过程的知识,本知识可借助于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图示及受精过程进行记忆,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也是受精作用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和婴儿出生的通道.思考解答.

【解答】解:A、卵细胞由卵巢排出以后,进入输卵管,这时如果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可见,受精作用发生于输卵管内;

B、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卵巢,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以及雌性激素,所以卵巢既属于生殖器官又属于内分泌器官;

C、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能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D、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故D正确.

故选:C.

 

31.由母体通过胎盘流向胎儿的血液,其成分特点是()

A.含二氧化碳较多,含氧和养料较少

B.含二氧化碳、氧气和养料都比较多

C.含二氧化碳较少,含氧和养料较多

D.含二氧化碳、养料较少,含氧较多

【考点】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通过胎盘流向胎儿的血液成分特点.可以从母体与胎儿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血液成分特点方面来切入.胎盘是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

【解答】解:胎儿生活在母体的子宫内,通过胎盘与母体交换营养物质,胎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经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同时将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等经胎盘进入母体中、由母体排出体外.母体、胎盘、胎儿之间的血液成分特点是:胎儿胎盘母体.

故选C.

 

32.胎儿在母体内就已开始工作的系统是()

A.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              C.消化系统              D.生殖系统

【考点】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分析】胎儿在母体内就已开始工作的系统是循环系统.氧气、养料、二氧化碳都是从母体获得.

【解答】解:胎儿在母体子宫内通过胎盘与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与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胎盘中有子体与母体各自独立的两个循环系统,绒毛可视作半透膜,当母体的血液在绒毛间隙以及子血在绒毛内流动的同时,即能进行物质交换.因此胎儿在母体内就已经开始工作的系统是循环系统.

故选:B.

 

33.下列动物的发育是完全变态的是()

A.蚊子              B.蟋蟀              C.蝗虫              D.蜻蜓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解答】解:A、蚊子的发育都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BCD、蟋蟀、蝗虫、蜻蜓发育都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都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因此动物的发育是完全变态的是蚊子.

故选:A

 

34.与家蚕相比,蝗虫不具有的时期是()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解答】解:家蚕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与家蚕相比,蝗虫不具有的时期是蛹.

故选:C

 

35.青蛙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的原因是()

A.体温不恒定              B.生殖离不开水              C.皮肤辅助呼吸              D.变态发育

【考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本题考查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解答】解:两栖动物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体外受精,幼体生活在水中,由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这是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根本原因.

故选:B

 

36.鸟卵中,既能为胚胎提供养料,又能提供水分的是()

A.卵白              B.卵黄              C.胚盘              D.系带

【考点】鸟卵的结构.

【分析】鸟卵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为:

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

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

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系带﹣﹣固定卵黄的作用.

【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鸟卵中,既能为胚胎提供养料,又能提供水分的是卵白.

故选:A.

 

37.鸡受精卵的发育开始于()

A.母鸡体内              B.鸡卵产出之后

C.孵化时              D.孵化一段时期之后

【考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鸟类是卵生的动物,在生殖季节,雌雄鸟交配,精卵结合在雌鸟体内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在鸟体内就已经开始发育,当雌鸟产下受精卵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亲鸟的体温(42度),胚胎停止发育,需要由亲鸟孵化才能继续发育.

【解答】解:胚盘是鸡卵的主要结构,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鸡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的,雌鸡产生的卵细胞假如受精,在雌鸡体内就已经开始胚胎发育了,鸡卵在排出体外经过输卵管、泄殖腔的过程中,卵细胞的外面被卵白、卵壳等所包裹,等从体内产出后,由于外界温度较低,胚胎发育停止,等温度适宜(如亲鸟的孵卵)时,又开始发育.因此鸡受精卵进行胚胎发育的开始时期是母鸡体内卵细胞受精时.

故选:A

 

38.“无心插柳柳成荫”所描述的植物生殖方式是()

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组织培养

【考点】植物的扦插或嫁接.

【分析】扦插是指把能产生不定根的植物体的枝条剪下,将下端插进潮湿的土壤中,使枝条长成一个新个体的方法.杨柳、葡萄、月季、蔷薇等植物常用这种方法进行繁殖.

【解答】解: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柳树、杨树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因此俗语中柳树的繁殖方式是扦插.可见A正确.

故选:A.

 

39.繁殖优良品种的果树,为了保持这些品种的优良性状,在下列繁殖方法中,最好不用()

A.种子              B.扦插              C.压条              D.嫁接

【考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植物的扦插或嫁接.

【分析】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繁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据此作答.

【解答】解:常见的植物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和组织培养,无性繁殖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无性生殖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后代性状较为一致,所以利于保持植物的优良性状,短期内可获得大量性状一致的植株.有性生殖过程中种子胚内的遗传物质来自不同的个体,发生变异的几率大,有利于培育出新品种,因此,用种子繁殖不能保持果树原有的优良性状.故繁殖优良品种的果树,为了保持这些品种的优良性状,最好不用种子.

故选:A

 

40.现有甲、乙、丙三种品质的桃树,将甲的带芽枝嫁接到乙树上,枝条成活并在开花后授以丙品种的花粉,所得果实可食用部分的性状接近于()

A.甲品种              B.乙品种              C.丙品种              D.三个品种兼有

【考点】植物的扦插或嫁接.

【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解答】解: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甲是接穗,则得到的桃可食部分的性状就相似于甲.

故选:A

 

4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性状的是()

A.玉米的粒色              B.衣服的颜色              C.西瓜的颜色              D.山羊的毛色

【考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分析】性状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都称为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解答】解:ACD、玉米的粒色、西瓜的颜色、山羊的毛色,都是形态结构特征,都属于生物的性状.

B、衣服不是生物,因此衣服的颜色不属于生物性状.

   因此不属于生物性状的是衣服的颜色.,

故选:B

 

42.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番茄的红果和黄果              B.鸡的玫瑰冠和单冠

C.兔的黑毛和直毛              D.人的血型

【考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解答】解:ABD、番茄的红果和黄果、鸡的玫瑰冠和单冠、人的血型,都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都是相对性状;

C、兔的黑毛和直毛,是两种性状,因此不是相对性状.

   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兔的黑毛和直毛.

故选:C.

 

43.亲代的遗传物质传给子代是通过()

A.体细胞              B.受精卵              C.配子              D.胚胎

【考点】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分析】遗传物质即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在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染色体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

【解答】解:遗传物质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就实现了遗传物质的传递,亲代的染色体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的,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遗传物质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如图:

故选:B

 

44.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从亲代的体细胞到生殖细胞再到发育成子代的受精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是()

A.2N→2N→2N              B.2N→N→N              C.N→2N→N              D.2N→N→2N

【考点】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并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解答】解:亲代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于精子和卵细胞,数目又恢复到亲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如图所示.

因此从亲代的体细胞到生殖细胞再到发育成子代的受精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是2N→N→2N.

故选:D.

 

45.生物的性状由什么控制()

A.显性基因控制              B.隐性基因控制              C.成对基因控制              D.单个基因控制

【考点】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解答】解: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就是相对性状.控制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并且常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因此,生物的性状由成对基因控制的.如图所示:

故选:C.

 

46.白化病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下列关于白化病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父母都患病,子女可能是正常人

B.子女患病,父母可能都是正常人

C.父母都无病,子女必定是正常人

D.子女无病,父母必定都是正常人

【考点】人类主要的遗传疾病;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分析】白化病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及其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所引起的疾病,是由于先天性黑色素合成发生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白斑病,这类病人通常是全身皮肤、毛发、眼睛缺乏黑色素,因此表现为眼睛视网膜无色素,虹膜和瞳孔呈现淡粉色,怕光,看东西时总是眯着眼睛.皮肤、眉毛、头发及其他体毛都呈白色或白里带黄.

【解答】解: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发生于近亲结婚的人群中.

A、父母都患病,子女一定都是白化病患者,故不符合题意.

B、如果夫妇均是白化病隐性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夫妇虽然表现正常,但子女可能患病.如图所示:故符合题意.

C、如图所示,父母都是正常人,但如果是致病基因携带者,其子女就会出现白化病患者.故不符合题意.

D、若夫妇一方患病,另一方不是白化病基因的携带者,则子女都是正常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7.白化病基因是隐性基因(h),兰兰的父母都表现正常,而兰兰是白化病人.请问兰兰父母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A.HH和Hh              B.hh和Hh              C.Hh和Hh              D.HH和hh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分析】(1)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白化病基因是隐性基因(h),则正常肤色的基因是显性基因H,所以,正常肤色的基因组成是HH或Hh,白化病的基因组成是hh.

【解答】解:兰兰父母遗传给白化病(hh)兰兰的基因一定是h,因此兰兰父母正常的基因组成是Hh,遗传图解如图:

故选:C

 

48.女性将X染色体上的基因传给儿子的比例是()

A.0              B.100%              C.50%              D.75%

【考点】人的性别遗传.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解: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母亲的X染色体即可传个儿子也可传个女儿,因此女性将X染色体上的基因传给儿子的比例是50%.

故选:C

 

49.下列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A.血友病              B.艾滋病              C.色盲              D.白化病

【考点】人类主要的遗传疾病.

【分析】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据此解答.

【解答】解:A、C、D都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疾病,统称为遗传病.A、C、D错误;

B、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不属于遗传病.B正确.

故选:B

 

50.我国禁止近亲结婚的出发点是()

A.少生              B.优生              C.计划生育              D.随意的决定

【考点】优生优育(禁止近亲结婚).

【分析】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隐性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我国禁止近亲结婚.

【解答】解:A、少生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禁止近亲结婚能降低遗传病的发生几率,利于优生,与少生无很大关系.A错误.

B、优生就是让每个家庭都有健康的孩子,避免生出有遗传病的孩子.禁止近亲结婚能降低遗传病的发生几率,利于优生.B正确.

C、计划生育的主要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晚婚、晚育、少生,禁止近亲结婚能降低遗传病的发生几率,只利于优生.C错误.

D、禁止近亲结婚能降低遗传病的发生几率,利于优生,能提高人口素质,不是随意的决定.D错误.

故选:B

 

 

查看更多【梅州生物试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