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承德中考 > 承德中考试题 > 承德历史试题 > 正文

2018承德市中考历史压轴试题【解析版含答案】

2017-12-20 13:52:19文/赵妍妍

由于格式问题此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情况

为了方便您阅读请点击右上角的全屏查看

2018承德市中考历史压轴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闭卷,30分钟)

1.“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这状况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隋统一后,隋文帝励精图治              B.隋炀帝营建动都洛阳

C.隋帝修凿大运河              D.隋朝屡次发动对外战争

2.隋朝一位苏州书生,要到洛阳去求学,如果走运河水路,按顺序应经过的河段是(  )

①永济渠②通济渠③邗沟④江南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③②              D.①③④

3.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少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

A.重新统一了南北              B.建立了三省六部制

C.创立了科举制              D.开通了大运河

4.隋唐时,选官的标准是(  )

A.才能              B.品德              C.门第              D.推荐

5.下列哪一项不是大运河开通后所起的作用(  )

A.加强了南北联系

B.加强了我国的统一

C.促进了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D.便利了外国人到中国来旅游经商

6.“不要怕过宽大的草原,那里有一百匹好马欢迎您!不要怕过高大的雪山,那里有一百头驯良的牦牛欢迎您!”这首民歌中的“您”所指的历史人物是(  )

A.王昭君              B.文天祥              C.文成公主              D.渥巴锡

7.(承德中考历史)唐朝时候,各国庞大的外交使团出入长安,出现了“万国衣冠拜冕旒”(旒,liú,指古代帝王礼帽前后下垂的玉串)的盛大景象。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统一              B.经济文化领先世界

C.经济繁荣              D.文化发达

8.史学界对武则天的评价争议颇多,但总体上还是持肯定态度,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她首创殿试和进士科

B.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她重用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9.2005年4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访问历史名城西安,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热烈欢迎。访问团观赏大唐芙蓉园的仿唐乐舞时,被西安浓郁的唐风唐韵深深地打动了。下列关于唐朝乐舞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十分兴盛 ②它在吸取了欧洲传统乐舞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

③唐太宗和唐玄宗也精通乐舞    ④盛大欢腾的乐舞体现了唐朝社会的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光耀千古的唐朝文学,最为光彩夺目的是(  )

A.散文              B.传奇              C.戏剧              D.诗歌

11.苏澈《栾城集》中提到:“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居安,不乐战斗。”如果其中的汉是指北宋,那么这里的“蕃”指是(  )

A.西夏              B.辽              C.金              D.吐蕃

12.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之句,其中的“宋祖”指的是 (  )

A.秦始皇              B.李世民              C.赵匡胤              D.赵光义

13.2008年春节晚会上舞蹈《飞天》中的演员们轻盈的舞姿和精美绝伦的造型所渲染的非凡美感,令人过目难忘.七年级一班的唐杰一家在观看此节目时,发出了以下议论,其中存在错误的是(  )

A.妈妈:她们把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演活了,真是美轮美奂

B.爸爸: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内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雕塑

C.唐杰:莫高窟的大部分洞窟是隋唐时期开凿的

D.叔叔:我到陕西西部旅游时参观过敦煌莫高窟

14.岳飞诗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这里,匈奴是指(  )

A.匈奴贵族              B.契丹贵族              C.党项贵族              D.女真贵族

15.宋朝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说明(  )

A.珠江流域成为重要粮仓

B.黄河流域成为粮食生产基地

C.太湖流域已成为重要粮仓

D.淮河流域成为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16.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  )

A.丝绸之乡              B.鱼米之乡              C.瓷都              D.产茶中心

17.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临安城,你最不可能看到的情况是(  )

A.国内外的客商往来不绝              B.店铺一律在夜间关门

C.流动商贩走街串巷叫卖              D.纸币与铜钱在市场上并用

18.下列关于宋朝服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

B.女子多穿“薄罗衫子薄罗裙”

C.从穿戴的服饰上可以辨认出行业

D.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19(承德中考历史).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  )

①交子      ②瓦子        ③互市      ④岁币。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0.宋金和议与澶渊之盟的相似之处是(  )

A.割让土地              B.屈辱称臣              C.贡纳岁币              D.战败议和

21.历史绘画作品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历史的信息,邓小平就曾指着一幅名画(见图)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请问这幅名画是指(  )

A.《天王送子图》              B.《清明上河图》              C.《洛神赋图》              D.《步辇图》

22.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是(  )

A.西夏的建立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元朝建立

23.唐朝对外交往频繁,是由于具备了哪些条件(  )

①国家安定统一  ②经济文化发达 

③实行开放的政策  ④交通发达。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4.假如你生活在唐朝,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A.农民用曲辕犁耕地

B.家中摆着唐三彩

C.长安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D.长安城内有许多“瓦子”,十分热闹

25.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长期不息

26.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

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              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27.下能正确映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  )

A.A              B.B              C.C              D.D

28(承德中考历史).下列各政权,曾经与南宋并立的是(  )

①北宋  ②辽  ③金  ④西夏  ⑤蒙古  ⑥元朝。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②③⑤

29.从五代起至南宋,南方的农业超过北方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南方战祸少,许多中原人流落到江南,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B.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生产技术不断提高

C.南方重视兴修水利

D.麦田面积扩大

30.以学习主题统揽各段历史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好方法。学习主题“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主题统揽的是(  )

A.南北朝时期的历史              B.隋唐时期的历史

C.宋元时期的历史              D.明清时期的历史

31.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

A.河北曲阳              B.河南汝州              C.江西景德镇              D.河南开封

32.某同学选用如下材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33.某班历史课堂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支持宋代已完成南移的史实是(  )

①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的62.9%      

②东京是当时最大城市,商业繁荣

③水稻种植扩大,产量跃居粮食首位    

④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⑤扬州、临安、广州、成都等城市商业发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34.(承德中考历史)北宋统治者衣饰由开国初期的简约朴素,转变为后来的精美华丽。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              B.奢侈之风的盛行

C.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D.大众审美观的变化

35.今天的山东省辖地在元朝时归哪一机构管辖(  )

A.中书省              B.辽阳行省              C.陕西行省              D.河南江北行省

36.小明发现了一张破损的古地图,依稀能看出“辽阳行、岭北行省”等字.绘制这张地图的朝代不早于(  )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37.“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38.西藏自古以来就是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始于(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39.《百子戏春图》中的“春”所指的节日与下列那一句诗所指的相同是(  )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

40.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C.“瓦子”“瓦舍”的出现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二、(承德中考历史)非选择题(共60分,开卷)

41.材料: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等“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世舶机构管理贸易。高宗末年,世舶收入岁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的两倍多。《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中哪句话反映了开封城的发达?

(2)“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说的是什么现象?

(3)宋朝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说明了什么?这一现象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何时完成。

42.上海世博会把《清明上河图》制作成多媒体长卷,用北宋繁华的都市风貌,辉映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描绘了哪一城市的繁荣景象?

(2)当时该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什么?有很多供来往客人住宿的地方,叫做什么?达官贵人出行乘坐哪一种交通工具?

(3)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政府在广州等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4)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北宋城市经济生活的认识。

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派兵灭亡东突厥,后唐朝有灭西突厥,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回纥、南诏的首领接受唐朝的册封,吐蕃与唐通婚,密切了唐朝与吐蕃的交流。

材料二:“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1)根据材料比较唐朝和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何不同?

(2)唐、宋处理民族关系的不同方式产生的相同影响是什么?

(3)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谈一谈你对唐宋民族关系的认识。

44.探究问题

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

材料二:(承德中考历史)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以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明朝人方孝孺曾说:“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材料四:美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1)材料一中北宋的建立者是谁?元是那个民族建立的政权?从表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原因(2答出4条以上。)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这时期出现一个新民族,它的名称是什么?

(4)读材料四后依据所学知识,列举宋元时期我国取得领先于世界的五项科技成就,并分析宋元时期能够取得这么多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的原因。

4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宋真宗死后,辽朝大臣集会致哀,辽道宗说:“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互休养生息,人人居安,不乐战争。”

(1)辽朝与朝廷“和好年身”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及当时在职的宰相是谁?

(3)这一历史事件给人们带来了和平安定的生活,但也有消极影响,消极影响是什么?

4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唐朝时期,书生张三出生于人杰地灵的A地(隋炀帝多次乘龙舟来这里游玩,最后在这里被杀),张三苦读“四书五经”十载,一日他从家乡出发,经运河路径到京城应试。在离船登岸之地B(隋朝第二代皇帝曾在这里大兴土木,修建了豪华的宫殿)遇到大雨,全身棉布新衣湿透,避进一老翁家中。老翁沏茶热情款待,为他烘干了衣服,还为他做了一顿香喷喷的占城稻米饭。之后,张三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京城C.他看到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 ,身着各式服装的边疆各族旅客和各国侨民,云集到这里,往来的商旅熙熙攘攘。张三凭一手漂亮的“颜体”楷书和一篇优美的八股文及第(考中)之后张三被分配到B地工作。为答谢老翁,送给他“交子”20贯、哥窑青花瓷具一套、唐三彩骆驼载了俑一个,还介绍老翁的儿子到“机房”做工,并带老翁的儿子到京城C的“瓦子”中游玩,在这里,张三满怀深情的咏读了唐诗《忆昔》“忆昔贞观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赢得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上述材料中有8处与唐朝历史不相符的知识性错误,找出来并说明错误的理由。

(找出4个即可)

 

承德中考历史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闭卷,30分钟)

1.“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这状况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隋统一后,隋文帝励精图治              B.隋炀帝营建动都洛阳

C.隋帝修凿大运河              D.隋朝屡次发动对外战争

【考点】52:开皇之治.

【分析】本题以材料“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为切入点,考查隋朝出现繁荣昌盛的原因.

【解答】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定都长安.杨坚即是隋文帝.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隋文帝时期励精图治,注意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社会经济繁荣,隋朝出现繁荣昌盛的局面.

故选A.

 

2.隋朝一位苏州书生,要到洛阳去求学,如果走运河水路,按顺序应经过的河段是(  )

①永济渠②通济渠③邗沟④江南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③②              D.①③④

【考点】53:隋朝大运河.

【分析】本题以隋朝一位苏州书生,要到洛阳去求学为切入点,考查隋朝大运河.

【解答】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涿郡到洛阳段为永济渠,洛阳到淮水段为通济渠,淮水到江都段为邗沟,江都到余杭段为江南河.因此隋朝一位苏州书生,要到洛阳去求学,如果走运河水路,按顺序应经过的河段是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故④③②符合题意.

故选C.

 

3.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少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

A.重新统一了南北              B.建立了三省六部制

C.创立了科举制              D.开通了大运河

【考点】53:隋朝大运河;59:三省六部制;5D: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分析】本题以隋朝在中国历史上最重要贡献为切入点,考查隋朝大运河.

【解答】本题为程度性选择题,ABCD都是隋朝在历史上的贡献.隋朝大运河开通后,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开通了大运河是隋朝在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

故选D.

 

4.隋唐时,选官的标准是(  )

A.才能              B.品德              C.门第              D.推荐

【考点】5D: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内容;识记隋唐时,选官的标准是才能.

【解答】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其选官的标准是才能,而不是品德、血缘和军功,应试者不管出身地位如何,只要考试合格,就能做官;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是按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

故选A.

 

5.下列哪一项不是大运河开通后所起的作用(  )

A.加强了南北联系

B.加强了我国的统一

C.促进了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D.便利了外国人到中国来旅游经商

【考点】53:隋朝大运河.

【分析】本题以不是大运河开通后所起的作用为切入点,考查隋朝大运河.

【解答】隋炀帝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用六年时间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成为贯通南北的大动脉,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因此ABC表述正确.D表述不正确.

故选D.

 

6.(承德中考历史)“不要怕过宽大的草原,那里有一百匹好马欢迎您!不要怕过高大的雪山,那里有一百头驯良的牦牛欢迎您!”这首民歌中的“您”所指的历史人物是(  )

A.王昭君              B.文天祥              C.文成公主              D.渥巴锡

【考点】5F: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

【分析】本题以民歌为切入点,考查文成公主入藏.

【解答】由民歌中“牦牛”结合所学,牦牛是西藏的特产,四个选项中与西藏有关人物是文成公主.

故选C.

 

7.唐朝时候,各国庞大的外交使团出入长安,出现了“万国衣冠拜冕旒”(旒,liú,指古代帝王礼帽前后下垂的玉串)的盛大景象。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统一              B.经济文化领先世界

C.经济繁荣              D.文化发达

【考点】5G: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由于唐朝经济文化领先世界,对周边各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促使各国庞大的外交使团来到长安,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出现了“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大景象.

故选B.

 

8.史学界对武则天的评价争议颇多,但总体上还是持肯定态度,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她首创殿试和进士科

B.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她重用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考点】5A:女皇武则天.

【分析】本题考查武则天的相关知识,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解答】武则天统治时期,重用狄仁杰等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生产持续发展,有“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美誉.武则天的统治在历史应予肯定,主要是因为她统治期间,唐朝的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故选D.

 

9.2005年4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访问历史名城西安,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热烈欢迎。访问团观赏大唐芙蓉园的仿唐乐舞时,被西安浓郁的唐风唐韵深深地打动了。下列关于唐朝乐舞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十分兴盛 ②它在吸取了欧洲传统乐舞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

③唐太宗和唐玄宗也精通乐舞    ④盛大欢腾的乐舞体现了唐朝社会的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5M:隋唐时期的乐舞.

【分析】本题以访问团观赏大唐芙蓉园的仿唐乐舞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唐朝乐舞的相关史实.

【解答】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十分兴盛,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再加以创新,呈现出气势恢宏、风格多样、优美和谐、铿锵热烈的盛世特色.唐太宗和唐玄宗也精通乐舞,著名的乐舞有歌颂唐太宗李世民武功的《秦王破阵乐》和唐玄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舞》等.

故选B.

 

10.(承德中考历史)光耀千古的唐朝文学,最为光彩夺目的是(  )

A.散文              B.传奇              C.戏剧              D.诗歌

【考点】5J:光耀千古的唐诗.

【分析】本题考查了唐朝文学代表﹣﹣诗歌.

【解答】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唐代影响最大、成就高的诗人当推李白和杜甫.

故选D.

 

11.苏澈《栾城集》中提到:“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居安,不乐战斗。”如果其中的汉是指北宋,那么这里的“蕃”指是(  )

A.西夏              B.辽              C.金              D.吐蕃

【考点】64: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以苏澈《栾城集》中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

【解答】题干给出的“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反映的是澶渊之盟后的情景.宋真宗时,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所以“蕃”指的是辽.

故选B.

 

12.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之句,其中的“宋祖”指的是 (  )

A.秦始皇              B.李世民              C.赵匡胤              D.赵光义

【考点】63: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宋太祖,知道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

【解答】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宋祖即宋太祖赵匡胤.

故选C.

 

13.2008年春节晚会上舞蹈《飞天》中的演员们轻盈的舞姿和精美绝伦的造型所渲染的非凡美感,令人过目难忘.七年级一班的唐杰一家在观看此节目时,发出了以下议论,其中存在错误的是(  )

A.妈妈:她们把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演活了,真是美轮美奂

B.爸爸: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内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雕塑

C.唐杰:莫高窟的大部分洞窟是隋唐时期开凿的

D.叔叔:我到陕西西部旅游时参观过敦煌莫高窟

【考点】5L:隋唐时期的石窟艺术.

【分析】本题考查了甘肃敦煌莫高窟的相关史实.

【解答】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也大为发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窟内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塑像,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敦煌莫高窟在甘肃省不在陕西省.

故选D.

 

14.(承德中考历史)岳飞诗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这里,匈奴是指(  )

A.匈奴贵族              B.契丹贵族              C.党项贵族              D.女真贵族

【考点】66: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岳飞.

【解答】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手中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中的“匈奴”是指女真统治者.匈奴是秦汉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契丹建立的辽,后被金所灭,不可能与南宋共存;党项建立的政权是西夏.故“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匈奴是指女真贵族.

故选D.

 

15.宋朝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说明(  )

A.珠江流域成为重要粮仓

B.黄河流域成为粮食生产基地

C.太湖流域已成为重要粮仓

D.淮河流域成为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考点】68: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说明当时南方经济发展,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

故选C.

 

16.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  )

A.丝绸之乡              B.鱼米之乡              C.瓷都              D.产茶中心

【考点】68: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景德镇的史实.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故选C.

 

17.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临安城,你最不可能看到的情况是(  )

A.国内外的客商往来不绝              B.店铺一律在夜间关门

C.流动商贩走街串巷叫卖              D.纸币与铜钱在市场上并用

【考点】6A:宋代的社会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的社会生活.

【解答】南宋临安城商业发达,认可超过百万,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货郎走街串巷叫卖,国内外的客商往来不绝,热闹非凡.纸币在北宋已经出现,南宋时期,在市场上既可用铜钱,也可以使用纸币.

故选B.

 

18.下列关于宋朝服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

B.女子多穿“薄罗衫子薄罗裙”

C.从穿戴的服饰上可以辨认出行业

D.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考点】6A:宋代的社会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宋代经济的发展,知道元朝时期棉布逐渐取代丝麻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主要衣料.

【解答】元朝时期棉布逐渐取代丝麻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主要衣料.故关于宋代服饰的说法,错误的是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ABC都是宋朝服饰的正确说法,排除.

故选D.

 

19.(承德中考历史)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  )

①交子      ②瓦子        ③互市      ④岁币。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考点】6A:宋代的社会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宋代社会生活状况,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

【解答】①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②瓦子是专门的娱乐场所,③互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①②③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④岁币是签订条约每年缴纳的钱物,不能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

故选D.

 

20.宋金和议与澶渊之盟的相似之处是(  )

A.割让土地              B.屈辱称臣              C.贡纳岁币              D.战败议和

【考点】64: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67:南宋和金的对峙.

【分析】本题以宋金和议与澶渊之盟的相似之处为切入点,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

【解答】宋真宗时,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1141年岳飞被害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所以宋金和议与澶渊之盟的相似之处是贡纳岁币.

故选C.

 

21.历史绘画作品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历史的信息,邓小平就曾指着一幅名画(见图)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请问这幅名画是指(  )

A.《天王送子图》              B.《清明上河图》              C.《洛神赋图》              D.《步辇图》

【考点】6O:宋元的绘画艺术成就.

【分析】本题考查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的内容.

【解答】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反映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增多.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反映了北宋东京商品经济的发达.题干中的图片即是《清明上河图》的一部分.

故选B.

 

22.(承德中考历史)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是(  )

A.西夏的建立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元朝建立

【考点】65:靖康之变和北宋的灭亡.

【分析】本题考查北宋灭亡.

【解答】1127年,金灭北宋,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军掳走,因宋钦宗的年号是靖康,史称靖康之变.“靖”、“康”与金灭北宋有直接联系.

故选C.

 

23.唐朝对外交往频繁,是由于具备了哪些条件(  )

①国家安定统一  ②经济文化发达 

③实行开放的政策  ④交通发达。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考点】5G: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条件,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是:国家安定统一,唐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唐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唐朝对外海陆交通发达.所以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

故选D.

 

24.假如你生活在唐朝,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A.农民用曲辕犁耕地

B.家中摆着唐三彩

C.长安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D.长安城内有许多“瓦子”,十分热闹

【考点】5E:盛唐的社会气象.

【分析】本题考查盛唐的社会气象.

【解答】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北宋都城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瓦子开始出现是在宋朝,故生活在唐朝,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长安城内有许多“瓦子”,十分热闹.

故选D.

 

25.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长期不息

【考点】64: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67:南宋和金的对峙.

【分析】本题考查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辽建立于916年,1125年被金所灭;北宋建立于960年,1127年,被金所灭;西夏建立于1038年,1227年亡于蒙古政权;南宋建立于1127年,1276年,元军攻破临安,南宋灭亡.这一时期,各个民族政权之间有战有和,但是和平往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所以这个时期被称为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故选C.

 

26.(承德中考历史)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

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              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考点】5F: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解答】唐朝与吐蕃实行和亲政策,先后把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故选D.

 

27.下能正确映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  )

A.A              B.B              C.C              D.D

【考点】64: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解答】960年,赵匡胤在黄河流域建立北宋政权,与北方契丹族建立的辽有战有和,再加上西北地区党项族建立的西夏,三政权并立,如D项所示.

故选D.

 

28.下列各政权,曾经与南宋并立的是(  )

①北宋  ②辽  ③金  ④西夏  ⑤蒙古  ⑥元朝。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②③⑤

【考点】67:南宋和金的对峙;64: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与南宋并立的政权,注意相关政权的建立时间.

【解答】金先灭辽,又于1127年灭北宋,而南宋是在北宋灭亡后由北宋皇族赵构建立的,故南宋与辽不可能同时并立存在,据此可排除含①北宋和②辽的ABD三个选项.

故选C.

 

29.从五代起至南宋,南方的农业超过北方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南方战祸少,许多中原人流落到江南,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B.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生产技术不断提高

C.南方重视兴修水利

D.麦田面积扩大

【考点】46: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69: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主要原因,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从魏晋以来南方经济开发,到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包括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北人南迁为南方补充大量的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经验,所以ABC是南方的农业超过北方的主要原因;D选项南方麦田面积扩大,是表现,不是原因,符合题意.

故选D.

 

30.(承德中考历史)以学习主题统揽各段历史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好方法。学习主题“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主题统揽的是(  )

A.南北朝时期的历史              B.隋唐时期的历史

C.宋元时期的历史              D.明清时期的历史

【考点】69: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宋元时期的特点.

【解答】南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元朝时期,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所以“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主题统揽的是宋元时期的历史.

故选C.

 

31.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

A.河北曲阳              B.河南汝州              C.江西景德镇              D.河南开封

【考点】68: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朝的经济发展.

【解答】北宋制瓷水平大大超过前代.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等是当时著名的五大瓷窑.江西景德镇以生产青白瓷著称,产品行销海内外.南宋时期,景德镇成为了全国的著名的制瓷中心,被称为“瓷都”.

故选C.

 

32.某同学选用如下材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考点】(承德中考历史)68: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掌握情况.宋朝时期,商业繁荣发展,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商标、纸币.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描绘东经汴河沿岸商业繁华景象.

【解答】注意识读图片,可以看出宋代商业发展,出现商标、交子等,《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描绘东经汴河沿岸商业繁华景象的不朽作品,南宋海船等说明这一时期海外贸易的繁荣.

故选A.

 

33.某班历史课堂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支持宋代已完成南移的史实是(  )

①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的62.9%      

②东京是当时最大城市,商业繁荣

③水稻种植扩大,产量跃居粮食首位    

④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⑤扬州、临安、广州、成都等城市商业发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考点】69: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答】南宋时期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②④反映的是北宋的史实,①③⑤均反映的是南宋的繁荣的史实.

故选C.

 

34.北宋统治者衣饰由开国初期的简约朴素,转变为后来的精美华丽。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              B.奢侈之风的盛行

C.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D.大众审美观的变化

【考点】6A:宋代的社会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宋代生活习俗相关史实的掌握情况.

【解答】大众审美是不会变化的,除非受到古代封建的束缚,从而改变,所以D错;北宋统治者的衣饰与市民无关,所以C错;北方少数民族衣着并不华丽,不会影响北宋统治者衣饰的变化,所以A也错.北宋统治者由简约朴素到精美华丽,正是奢侈之风盛行的体现.

故选B.

 

35.今天的山东省辖地在元朝时归哪一机构管辖(  )

A.中书省              B.辽阳行省              C.陕西行省              D.河南江北行省

【考点】6F: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

【解答】元朝政府在中央设立中书省,把大都及周边大片地区,包括今天的山东省划归中书省管辖.

故选A.

 

36.小明发现了一张破损的古地图,依稀能看出“辽阳行、岭北行省”等字.绘制这张地图的朝代不早于(  )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考点】6F: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行省制度,注意识记相关的知识点.

【解答】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即实行行省制度.

故选C.

 

37.(承德中考历史)“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考点】67:南宋和金的对峙.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辽、宋金关系,注意把握相关的知识点.

【解答】题目材料叙述了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理解和记忆澶渊之盟的内容及影响.宋金达成和议,双方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南北对峙.

故选D.

 

38.西藏自古以来就是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始于(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考点】6F: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元朝巩固统一的认识.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由设在中央的宣政院对其进行管理,西藏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

故选B.

 

39.(承德中考历史)《百子戏春图》中的“春”所指的节日与下列那一句诗所指的相同是(  )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

【考点】6A:宋代的社会生活;6O:宋元的绘画艺术成就.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春节.

【解答】题目给出的《百子戏春图》中的“春”所指的节日是春节.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受重视.过节前要打酒庭院,除夕夜百姓要祭祖、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守岁”、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反映了春节的习俗.

故选B.

 

40.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C.“瓦子”“瓦舍”的出现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考点】6J: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分析】本题考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解答】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到世界各地,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400年.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60分,开卷)

41.材料: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等“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世舶机构管理贸易。高宗末年,世舶收入岁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的两倍多。《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中哪句话反映了开封城的发达?

(2)“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说的是什么现象?

(3)宋朝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说明了什么?这一现象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何时完成。

【考点】6A:宋代的社会生活;68: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69: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分析】本题以北宋都城开封和南宋临安的状况为依托,考查宋朝商业城市、海外贸易以及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答】(1)据材料“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等‘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可知,材料中“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反映了开封城的发达.

(2)“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表明了宋代店铺林立,商业繁荣.

(3)宋朝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杭州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当时中国海船最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4)据《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并结合所学可知,说明了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再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故答案为:

(1)“每一交易,动辄千万”.

(2)商业繁荣.

(3)宋朝实行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

(4)经济重心南移;唐朝中后期;南宋.

 

42.(承德中考历史)上海世博会把《清明上河图》制作成多媒体长卷,用北宋繁华的都市风貌,辉映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描绘了哪一城市的繁荣景象?

(2)当时该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什么?有很多供来往客人住宿的地方,叫做什么?达官贵人出行乘坐哪一种交通工具?

(3)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政府在广州等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4)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北宋城市经济生活的认识。

【考点】PG:材料解析题;3V: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历程;68: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6A:宋代的社会生活;6O:宋元的绘画艺术成就;PJ: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考查了《清明上河图》的相关知识.

(2)本题考查了北宋城市生活的相关知识.

(3)本题考查了交子和市舶司的相关知识.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解答】(1)据所学知,《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这幅画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繁荣景象.

(2)据所学知,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瓦子”.城内有很多供来往客人住宿的地方,叫做邸店,宋朝缺马,人们多用牛车,也有驴车.达官贵人出行乘轿已很普遍.

(3)北宋前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朝海外贸易发达,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政府在广州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商品经济繁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等.

故答案为:

(1)张择端;东京(开封).

(2)瓦子;邸店;轿子.

(3)交子;市舶司.  

(4)商品经济繁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任答一点,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43.(承德中考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派兵灭亡东突厥,后唐朝有灭西突厥,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回纥、南诏的首领接受唐朝的册封,吐蕃与唐通婚,密切了唐朝与吐蕃的交流。

材料二:“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1)根据材料比较唐朝和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何不同?

(2)唐、宋处理民族关系的不同方式产生的相同影响是什么?

(3)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谈一谈你对唐宋民族关系的认识。

【考点】5F: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64: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PD: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本题以唐朝、宋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为切入点,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宋朝的民族关系.

【解答】(1)由材料一可以看出,唐朝通过打败少数民族政权的进攻,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机构对其进行有效管辖;对少数民族首领进行册封;和少数民族进行通婚和亲.由材料二可以看出,宋朝与少数民族进行战争,战争中始终处于劣势,以妥协议和而与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2)由“密切了唐朝与吐蕃的交流”“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可以看出唐、宋处理民族关系的不同方式产生的相同影响是促进了中原和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发展,推动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发展.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不论在统一的政权下,还是在汉族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民族间的友好交往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故答案为:

(1)唐朝通过打败少数民族政权进攻,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机构对其进行有效管辖;对少数民族首领进行册封;和少数民族进行通婚和亲.宋朝与少数民族进行战争,战争中始终处于劣势,以妥协议和而与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并立.两宋先后被少数民族灭亡.

(2)促进了中原和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推动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发展.

(3)不论在统一的政权下,还是在汉族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民族间的友好交往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44.探究问题

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

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以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明朝人方孝孺曾说:“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材料四:美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1)材料一中北宋的建立者是谁?元是那个民族建立的政权?从表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原因(2答出4条以上。)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这时期出现一个新民族,它的名称是什么?

(4)读材料四后依据所学知识,列举宋元时期我国取得领先于世界的五项科技成就,并分析宋元时期能够取得这么多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的原因。

【考点】63: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6D:忽必烈建立元朝;6H:民族分化政策与民族融合;6J:活字印刷术的发明;6K: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

【分析】(1)本题考查宋元时期的重要史实,知道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民族政权的并立.

(2)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知道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

(3)本题考查元朝的民族融合,知道元朝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4)本题考查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知道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是经济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国家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解答】(承德中考历史)(1)仔细观察《中国历史纪年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政权,建立宋朝,定都开封为东京,史称北宋;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1271年铁木真的孙子忽必烈定国号为元;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民族政权的并立.

(2)据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以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经济重心南移,据所学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

(3)据材料三“明朝人方孝孺曾说:‘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可知,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民族融合现象,唐朝以来,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元朝时期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4)据材料四“美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年;北宋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北宋沈括创制的“十二气历”是当时先进的历法,八百多年后,英国才采用相似的历法;元朝郭守敬编成《授时历》,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与现在通行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三百年.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是经济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国家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故答案为:

(1)赵匡胤;蒙古;民族政权的并立.

(2)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

(3)民族融合现象;回族.

(4)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十二气历”、《授时历》;经济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国家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4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宋真宗死后,辽朝大臣集会致哀,辽道宗说:“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互休养生息,人人居安,不乐战争。”

(1)辽朝与朝廷“和好年身”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及当时在职的宰相是谁?

(3)这一历史事件给人们带来了和平安定的生活,但也有消极影响,消极影响是什么?

【考点】64: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以“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互休养生息,人人居安,不乐战争.”为切入点,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

【解答】(承德中考历史)(1)1004年,契丹军队大举南下,双方在澶州议和,双方维持旧疆,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各守边界;宋方每年向辽提供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称为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宋辽的对峙局面形成.在一个世纪中,双方基本维持了和平的局面.所以材料二中辽朝“与朝廷和好年深”得益于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

(2)据所学知,澶渊之盟缔结时的宰相是寇准,宋真宗时,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3)“澶渊之盟”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

故答案为:

(1)澶渊之盟.

(2)1004年;寇准.

(3)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

 

46.(承德中考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唐朝时期,书生张三出生于人杰地灵的A地(隋炀帝多次乘龙舟来这里游玩,最后在这里被杀),张三苦读“四书五经”十载,一日他从家乡出发,经运河路径到京城应试。在离船登岸之地B(隋朝第二代皇帝曾在这里大兴土木,修建了豪华的宫殿)遇到大雨,全身棉布新衣湿透,避进一老翁家中。老翁沏茶热情款待,为他烘干了衣服,还为他做了一顿香喷喷的占城稻米饭。之后,张三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京城C.他看到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 ,身着各式服装的边疆各族旅客和各国侨民,云集到这里,往来的商旅熙熙攘攘。张三凭一手漂亮的“颜体”楷书和一篇优美的八股文及第(考中)之后张三被分配到B地工作。为答谢老翁,送给他“交子”20贯、哥窑青花瓷具一套、唐三彩骆驼载了俑一个,还介绍老翁的儿子到“机房”做工,并带老翁的儿子到京城C的“瓦子”中游玩,在这里,张三满怀深情的咏读了唐诗《忆昔》“忆昔贞观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赢得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上述材料中有8处与唐朝历史不相符的知识性错误,找出来并说明错误的理由。

(找出4个即可)

【考点】5E:盛唐的社会气象.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盛唐社会气象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本题考查了盛唐的社会气象.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可知,“张三苦读“四书五经”十载”不符合实际,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国家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张三遇到大雨,全身棉布新衣湿透”,不符合实际,宋朝棉布开始使用.“还为他做了一顿香喷喷的占城稻米饭”,不符合实际,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宋代引进了优良水稻品种﹣﹣占城稻,并很快得到推广.“张三凭一手漂亮的′颜体′楷书和一篇优美的八股文及第(考中)之后张三被分配到B地工作”,不符合实际,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国家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答题必须按照八个连续的部分进行,不得违背,这种形式的文章叫做“八股文”.八股取士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统治者钳制人民思想的工具.“送给他′交子′20贯”,不符合实际.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哥窑青花瓷”不符合实际,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还介绍老翁的儿子到′机房′做工”,不符合实际,明朝中后期手工业逐渐发达,体现在手工工场即家庭作坊的数量.规模扩大,生产工具与技术更新,产量增加.最重要的是当时在江浙一带(如苏州、松江)的丝织业出现了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机工”和以生产丝绸获取利润的“机户”,即早期雇佣工人与资本家.“并带老翁的儿子到京城C的′瓦子′中游玩”,不符合实际,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北宋都城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据此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张三苦读“四书五经”十载;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朝,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

全身棉布新衣湿透;唐朝还没有棉布.

还为他做了一顿香喷喷的占城稻米饭;宋代才出现占城稻.

张三凭一手漂亮的“颜体”楷书和一篇优美的八股文及第(考中)之后张三被分配到B地工作;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朝,实行八股取士.

送给他“交子”20贯;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

哥窑青花瓷具一套;越窑青瓷.

并带老翁的儿子到京城C的“瓦子”中游玩;北宋都城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

还介绍老翁的儿子到“机房”做工;明朝中后期出现“机房”.

第1页(共32页)

 

查看更多【承德历史试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