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沧州中考 > 沧州中考试题 > 沧州化学试题 > 正文

2018沧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含答案】

2017-12-18 13:22:12文/赵妍妍

由于格式问题此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情况

为了方便您阅读请点击右上角的全屏查看

2018沧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空2分,共40分)

1.(2分)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的燃烧

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

2.(2分)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3.(2分)小红同学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6 mL              B.大于6 mL              C.等于6 mL              D.无法确定

4.(2分)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

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              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

5.(沧州中考化学)(2分)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8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肯定大于6毫升              B.肯定小于6毫升

C.肯定等于6毫升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毫升

6.(2分)今年冰岛火山喷发对欧洲多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硫              C.火山灰              D.一氧化碳

7.(2分)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8.(2分)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氢气+氧气

B.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C.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

D.氢气+氯气氯化氢

9.(2分)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放出热量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10.(2分)根据反应事实可以推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下列推理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因素

A

蜡烛在纯氧中燃烧的火焰比在空气中 燃烧的火焰更明亮

反应物浓度

B

煤粉比煤块燃烧得更加剧烈、更加充分

反应物种类

C

木炭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D

过氧化氢通常情况下难分解,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A.A              B.B              C.C              D.D

11.(2分)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氧气能供给呼吸﹣﹣用于急救病人

B.氧气能支持燃烧﹣﹣用作燃料

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D.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12.(2分)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已知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13.(沧州中考化学)(2分)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e熄灭酒精灯;

f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bacdfe              B.abcdef              C.bacdef              D.abcdfe

14.(2分)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见如图).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

15.(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它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金属切割

B.食物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

C.液氮何以制造低温环境使超导材料显示超导性能

D.稀有气体可以用于充灯泡以延长寿命

16.(2分)在图所示的装置中放有金鱼藻,用该装置可以收集到某种气体.下列对该气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不易溶于水

C.铁能在该气体中燃烧生成三化二铁

D.能与血红蛋白结合

17.(沧州中考化学)(2分)医务人员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成的气体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

B.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C.只有二氧化锰能够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产生氧气

D.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18.(2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诗人的名句.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关于这一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蜡烛的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B.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C.蜡烛的燃烧是物理变化

D.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

19.(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过氧化氢催化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就不会产生氧气

20.(2分)燃放烟花爆竹能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有关烟花爆竹成分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A.鞭炮爆炸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硫粉

B.燃放烟花时,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镁粉

C.鞭炮的火药呈黑色,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碳粉

D.燃放烟花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铁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

21.(3分)鸡蛋腐败变质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H2S).硫化氢气体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请回答:

(1)上述信息中,属于硫化氢气体物理性质的是     .

(2)已知硫化氢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则可用     法收集硫化氢.

(3)写出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22.(5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实验室药品的取用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      mL,固体只需     .

(2)给液体加热时,①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②加热前,先把试管外壁的水擦干,以免     .

(3)在试管中进行某固体与液体的反应,一般应先加入     体药品,再加入另一种药品.

23.(4分)请回答下列关于实验操做的基本问题:

(1)从细口瓶倾倒液体时,标签没向着手心可能会     .

(2)加热实验时,发现酒精灯内酒精量很少,为了保证实验的连续进行,直接向燃着的酒精灯内加一些酒精可能会     .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     后     ,然后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24.(2分)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     保持水平.若仰视量筒,则读数     .

25.(9分)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     、     和     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处最先碳化.(变黑).

结论:蜡烛火焰的     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     .结论:石蜡烧燃后的生成物有     和     .

26.(沧州中考化学)(6分)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中分袋包装的豆奶粉发生了兴趣,因为豆奶粉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象一个小“枕头”,他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长时间地保鲜、保质,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

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2)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

①     ;

②     ;

③     .

27.(4分)在氧气的性质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的一瓶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现象

(1)请分析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①     ,②     ;

(2)在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底事先铺一层水或沙子的目的是:     ;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

28.(5分)下列现象与空气中的什么成份有关:

(1)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久了会变软     ;

(2)澄清的石灰水敞口放置会变浑浊     ;

(3)燃烧和呼吸     ;

(4)“霓虹灯”通电后发出五颜六色的光     ;

(5)食品包装袋内会充入     防腐.

 

三、简答题(每空1分,共10分)

29.(沧州中考化学)(3分)下列物质都是常见的物质,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写出鉴别它们的方法.

(1)水和汽油     .

(2)白糖和食盐     .

(3)铁丝和铜丝     .

30.(4分)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B、防止试管破裂C、防止实验误差D、防止液体溅出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

(3)过滤时,混合液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中.     ;

(4)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     .

31.(3分)现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设计实验一次鉴别这三种气体.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步骤:     ;

现象:     ;

结论:     .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2分)

32.(4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P2O5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如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     mL.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 (写出其中一种)     .

33.(沧州中考化学)(8分)实验室制取气体常常用到下列装置,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若该实验选择装置A来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O2,则应选择发生装置     ;该套装置有一处不足的地方,请你指出并加以改进:     .

用图F装置可以收集和干燥氧气:若广口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5)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用气体的收集装置的     ,收集满的氧气应     放在实验台上.

 

沧州中考化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空2分,共40分)

1.(2分)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的燃烧

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蜡烛的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钙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沧州中考化学)(2分)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A、从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的方法去分析解答;

B、从酒精具有挥发性,为防止失火,要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去分析解答;

C、从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去分析解答;

D、从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去分析解答;

【解答】解:A、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①瓶塞倒放,②标签对准手心,③瓶口紧挨试管口,故正确;

B、由于酒精具有挥发性,为防止失火,要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故正确;

C、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故错误;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②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③试管与桌面呈45°角;故正确;

由于题目要求选出错误的,故答案为:C.

【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

 

3.(2分)小红同学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6 mL              B.大于6 mL              C.等于6 mL              D.无法确定

【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

【解答】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小红同学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则实际体积等于15mL;该学生倾倒液体后俯视液面,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大,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9mL;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大于6mL.

故选B.

【点评】量筒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量筒操作错误时会出现“俯大仰小”,即俯视读数,数值比实际体积大,反之,则小.

 

4.(2分)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

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              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

【分析】给试管内固体加热时要注意以下事项: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否则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破裂;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否则药品中的湿气加热后变成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成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加热时要先进行预热,否则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炸裂;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容易使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解答】解:A、试管外壁干燥,不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而使试管炸裂;

B、试管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容易炸裂试管;

C、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药品中的湿气加热后变成水蒸气,会聚集在试管口,不会使试管炸裂;

D、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是正确操作,不会造成试管炸裂.

故选:B.

【点评】熟记给试管内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锻炼自己的实际实验操作能力,防止实验时造成试管炸裂而使实验失败.

 

5.(沧州中考化学)(2分)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8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肯定大于6毫升              B.肯定小于6毫升

C.肯定等于6毫升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毫升

【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

【解答】解: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8mL是正确的量液方法,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mL,仰读数偏小,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大,即剩余体积大于12mL,所以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肯定小于6mL.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量筒的使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大,实际则偏小,仰视读数小,实际则偏大.

 

6.(2分)今年冰岛火山喷发对欧洲多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硫              C.火山灰              D.一氧化碳

【分析】根据空气污染途径来考虑空气污染物,并且熟记这些污染物.

【解答】解:空气的污染途径是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汽车尾气的排放,可总结为: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火山灰属于烟尘也属于污染物.

故选:A.

【点评】熟记空气污染的途径,知道如何才能防止空气污染,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净化我们的空气而出力.

 

7.(2分)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和它们的性质来回答本题,严格按照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含量较多且性质活泼”.

【解答】解:空气是一种天然资源,混合均匀,相对稳定,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按体积比):

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氮气在空气中含量最多而不是较多,氧气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如在点燃条件下可跟氢气、硫、磷、碳、铁及甲烷等单质和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氧气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

各种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比较如下表:

物质

空气中

氧气中

产生大量白烟

火光明亮,产生大量白烟

反应方程式

4P+5O22P2O5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反应方程式

S+O2SO2

木炭

持续红热、无烟无焰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反应方程式

C+O2CO2

铝箔

很难燃烧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反应方程式

4Al+3O22Al2O3

铁丝

不燃烧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反应方程式

3Fe+2O2Fe3O4

故选:A.

【点评】(沧州中考化学)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知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哪种气体最多,哪种气体最少.还要记住它们的化学性质.

 

8.(2分)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氢气+氧气

B.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C.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

D.氢气+氯气氯化氢

【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氢气+氧气水,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且该反应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

B、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C、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D、氢气+氯气氯化氢,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2分)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放出热量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沧州中考化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没有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结论,不是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10.(2分)根据反应事实可以推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下列推理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因素

A

蜡烛在纯氧中燃烧的火焰比在空气中 燃烧的火焰更明亮

反应物浓度

B

煤粉比煤块燃烧得更加剧烈、更加充分

反应物种类

C

木炭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D

过氧化氢通常情况下难分解,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A.A              B.B              C.C              D.D

【分析】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有:温度,温度越高,反应越快;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物质间的接触面积越充分,反应速度越快;反应物颗粒的大小,颗粒越小,反应速度越快;通常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快;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其反应速率等;据此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蜡烛在纯氧中燃烧的火焰比在空气中 燃烧的火焰更明亮,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说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影响化学反应的发生,故选项推理合理.

B、煤粉比煤块燃烧得更加剧烈、更加充分,说明物质间的接触面积大小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煤粉和煤块是同一种物质,故选项推理不合理.

C、木炭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说明反应的温度影响化学反应的发生,故选项推理合理.

D、过氧化氢通常情况下难分解,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说明了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故选项推理合理.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了解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即可正确解答本题,可从温度、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物颗粒的大小、反应物的浓度及催化剂等方面进行分析考虑.

 

11.(2分)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氧气能供给呼吸﹣﹣用于急救病人

B.氧气能支持燃烧﹣﹣用作燃料

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D.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分析】物质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其性质,将物质的性质、用途联系起来分析,找出没有直接关系的.

【解答】解:A、氧气能供给呼吸﹣﹣用于急救病人,正确;

B、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能用作燃料,错误;

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作保护气,正确;

D、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正确;

故选B

【点评】(沧州中考化学)本题主要考查了几种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掌握物质的性质以及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2.(2分)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已知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分析】a中氯酸钾的质量大于b中氯酸钾的质量,因而a产生的氧气比b多,b中有催化剂二氧化锰,可以使氯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的放出氧气,而a却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缓慢的放出氧气,因而b反应用的时间比a短.

【解答】解:A、分析图象可知a产生的氧气多,b反应用的时间短.故A正确;

B、分析图象可知ab反应产生的氧气一样多,a反应用的时间短.故B错误;

C、分析图象可知ab产生的氧气一样多,b反应用的时间短.故C错误;

D、分析图象可知b反应产生的氧气多,a反应用的时间短.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用氯酸钾制氧气时,若没有二氧化锰,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也可以使氯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的放出氧气,但高锰酸钾不是氯酸钾制氧气的催化剂,是高锰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对氯酸钾起了催化作用.

 

13.(2分)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e熄灭酒精灯;

f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bacdfe              B.abcdef              C.bacdef              D.abcdfe

【分析】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所以: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f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e熄灭酒精灯.

【解答】解:A、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符合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故A正确;

B、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否则会浪费药品;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故B错误;

C、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水会倒流,可能引起试管炸裂,故C错误;

D、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如果气密性不好,再更换仪器;气密性良好,才能装药品,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掌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了解各个步骤中的注意事项.

 

14.(沧州中考化学)(2分)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见如图).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

【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铁粉生锈消耗了瓶内的氧气,生成的是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进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内原来氧气的体积.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装置气密性好;②铁粉要足量;③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等,结合红磷测定氧气的原理分析即可.

【解答】解:A、铁生锈消耗氧气,使装置内的气压减小,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故A正确;

B、如果装置漏气,会使进入的水偏少,测定的结果偏小,故B正确;

C、发热剂的量必须足量,因为只有足量的发热剂才能把氧气消耗完,使结果准确,故C错误;

D、集气瓶内空气的体积是300mL,进入水的体积是55mL,即氧气的体积是55mL,因此氧气的体积分数=×100%=18.3%,故D正确.

故选项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结合红磷测定的原理进行分析,要注意测定原理、实验关键、现象和结论、装置的评价和改进等,能够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15.(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它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金属切割

B.食物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

C.液氮何以制造低温环境使超导材料显示超导性能

D.稀有气体可以用于充灯泡以延长寿命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都属于物理性质

A、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金属切割分别利用了氧气的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A错;

B、食品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故B错;

C、液氮何以制造低温环境使超导材料显示超导性能,只是提供了低温环境,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C正确;

D、稀有气体可以用于充灯泡以延长寿命,是利用了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故D错.

故选C.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16.(沧州中考化学)(2分)在图所示的装置中放有金鱼藻,用该装置可以收集到某种气体.下列对该气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不易溶于水

C.铁能在该气体中燃烧生成三化二铁

D.能与血红蛋白结合

【分析】此题是一道关于生物知识和化学知识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植物体在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为氧气,然后根据氧气的性质作出判断即可.

【解答】解:该鱼藻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A、可以支持燃烧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氧气不易溶于水;

C、铁能够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

故选CD

【点评】解答此类题型时,应充分结合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17.(2分)医务人员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成的气体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

B.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C.只有二氧化锰能够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产生氧气

D.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氧气,因为过氧化氢中含有氧元素,一种反应的催化剂不只是一种,可以有多种.

【解答】解:A、由于过氧化氢中含有氧元素,所以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氧气,故A正确;

B、因为一种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有多种,所以说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故B正确;

C、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反应,可以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也可以用氧化铁、氧化铜等作催化剂,故C错误;

D、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可知一个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止一种,在判断生成物属于什么物质时,判断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18.(2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诗人的名句.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关于这一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蜡烛的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B.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C.蜡烛的燃烧是物理变化

D.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

【分析】根据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结合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蜡烛的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C、蜡烛的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D、蜡烛受热熔化,只是蜡烛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蜡烛燃烧的实验、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沧州中考化学)(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过氧化氢催化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就不会产生氧气

【分析】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工业上制氧气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在化学反应里能够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A.在过氧化氢催化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正确;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说法错误;

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说法错误;

D.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就不会产生氧气,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工业上制氧气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20.(2分)燃放烟花爆竹能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有关烟花爆竹成分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A.鞭炮爆炸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硫粉

B.燃放烟花时,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镁粉

C.鞭炮的火药呈黑色,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碳粉

D.燃放烟花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铁粉

【分析】根据硫粉、镁粉、铁粉以及木炭粉燃烧好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硫粉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故鞭炮爆炸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硫粉,正确;

B、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燃放烟花时,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镁粉,正确;

C、鞭炮的火药呈黑色,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木炭粉,正确;

D、铁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星,不是蓝紫色火焰,错误;

故选:D.

【点评】掌握常见的物质燃烧的现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

21.(3分)鸡蛋腐败变质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H2S).硫化氢气体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请回答:

(1)上述信息中,属于硫化氢气体物理性质的是 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

(2)已知硫化氢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则可用 向上排气 法收集硫化氢.

(3)写出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硫化氢+氧气二氧化硫+水 .

【分析】(沧州中考化学)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1)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属于物理性质.故填: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2)硫化氢气体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故填:向上排气.

(3)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和水,文字表达式:硫化氢+氧气二氧化硫+水.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的书写、物质的物理性质及其收集气体的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22.(5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实验室药品的取用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  1﹣﹣2mL mL,固体只需 盖满试管底部 .

(2)给液体加热时,①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②加热前,先把试管外壁的水擦干,以免 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炸裂 .

(3)在试管中进行某固体与液体的反应,一般应先加入 固 体药品,再加入另一种药品.

【分析】(1)根据实验室药品的用量原则进行分析;

(2)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1)实验室药品的取用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2)给液体加热时,①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②加热前,先把试管外壁的水擦干,以免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炸裂.

(3)在试管中进行某固体与液体的反应,一般应先加入固体药品,再加入另一种药品.

故答案为:(1)1﹣﹣2;盖满试管底部;(2);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炸裂;(3)固.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23.(4分)请回答下列关于实验操做的基本问题:

(1)从细口瓶倾倒液体时,标签没向着手心可能会 腐蚀标签 .

(2)加热实验时,发现酒精灯内酒精量很少,为了保证实验的连续进行,直接向燃着的酒精灯内加一些酒精可能会 引起火灾 .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 后 两手紧贴容器外壁 ,然后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分析】(1)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1)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标签没向着手心可能会腐蚀标签;

(2)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直接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可能会引起火灾;

(3)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

故答案为:(1)腐蚀标签;(2)引起火灾;(3)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两手紧贴容器外壁.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24.(2分)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 最低处 保持水平.若仰视量筒,则读数 偏小 .

【分析】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和仰视读数的结果考虑.

【解答】解:在用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仰视读数,看到的读数偏小,量取到的实际液体正好偏大.

故答案为:最低处;偏小.

【点评】要熟记量筒的读数方法,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误差.

 

25.(沧州中考化学)(9分)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小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 外焰 、 内焰 和 焰心 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a 处最先碳化.(变黑).

结论:蜡烛火焰的 外焰 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 变浑浊 .结论:石蜡烧燃后的生成物有 水 和 二氧化碳 .

【分析】(1)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据此判断石蜡与水的密度大小.

(2)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温度越高,木条碳化的越快,进行分析解答.

(3)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据此结合常见气体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小.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取出可以看到细木条的a处最先碳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外焰层与氧气接触最充分,燃烧更充分,故该层温度最高.

(3)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有水生成;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小;(2)外焰、内焰、焰心;a;(3)变浑浊;水;二氧化碳.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蜡烛燃烧的现象,掌握蜡烛燃烧的现象、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6.(6分)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中分袋包装的豆奶粉发生了兴趣,因为豆奶粉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象一个小“枕头”,他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长时间地保鲜、保质,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

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

操作 用注射器抽取袋内气体,将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

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

结论: 小明的猜想正确(或小明的猜想不正确) .

(2)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

① 无毒 ;

② 不与食品反应 ;

③ 廉价、易获得 .

【分析】(1)通常检验CO2用澄清石灰水,但本题是要证明猜想的正确与否,只要证明CO2具有的性质而N2没有即可,所以也可用紫色石蕊试液.

(2)根据题意充的气体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地保鲜、保质,所以性质最稳定的是首选.所选气体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气体所起作用,二是来源与经济.

【解答】解:

(1)要证明食品袋的气体是CO2,就必须把气体收集起来,最方便的操作是用注射器抽取袋内的气体;检验就可以根据CO2不同于N2的性质来考虑,所以可以将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也可以把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故答案为:操作:用注射器抽取袋内气体,将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结论:小明的猜想正确(或小明的猜想不正确).

(2)因为是防止食品变质,所以所充气体首先应具备无毒、不和食品反应,从经济角度尽量选廉价气体.

故答案为:①无毒;②不与食品反应;③廉价、易获得.

【点评】本题是一道开放性实验探究题,解答开放性试题要依据题目要求,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方法地思索各种可能的条件,依据,方法和结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题给信息灵活分析解答开放性试题.

 

27.(4分)在氧气的性质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的一瓶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现象

(1)请分析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① 铁丝已经生锈 ,② 氧气不足 ;

(2)在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底事先铺一层水或沙子的目的是: 防止反应生成的物质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 ;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

【分析】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说明没有发生铁丝的燃烧,造成铁丝燃烧失败的原因有氧气浓度太低、铁丝太粗、表面的锈或油漆未除去等.,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解答】解:(1)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没有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①铁丝已经生锈,②氧气不足,③铁丝太粗等;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在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底事先铺一层水或沙子的目的是:防止反应生成的物质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故答为:(1)铁丝已经生锈,氧气不足、装置漏气;(2)防止反应生成的物质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3)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失败的原因,了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失败的原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8.(5分)下列现象与空气中的什么成份有关:

(1)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久了会变软 水蒸气 ;

(2)澄清的石灰水敞口放置会变浑浊 二氧化碳 ;

(3)燃烧和呼吸 氧气 ;

(4)“霓虹灯”通电后发出五颜六色的光 稀有气体 ;

(5)食品包装袋内会充入 氮气 防腐.

【分析】(1)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即变潮,说明饼干吸收了水;

(2)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来考虑;

(3)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和支持呼吸的性质分析;

(4)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内通电后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这是稀有气体的特点;

(5)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即变潮,说明饼干吸收了水,说明了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敞口存放在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膜就是碳酸钙,所以说明了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3)呼吸和燃烧需要氧气,所以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4)霓虹灯是一种低气压冷阴极气体辉光放电光源,工作气体一般均采用稀有气体;

(5)食品包装袋中充入的防腐气体,是一种不活泼气体一般是氮气;

故答案为:

(1)水蒸气;

(2)二氧化碳;

(3)氧气;

(4)稀有气体;

(5)氮气.

【点评】通过做本题要知道氧气能供给呼吸,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稀有气体可知做霓虹灯.

 

三、简答题(每空1分,共10分)

29.(3分)下列物质都是常见的物质,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写出鉴别它们的方法.

(1)水和汽油  .

(2)白糖和食盐  .

(3)铁丝和铜丝  .

【分析】水和汽油的气味不同,白糖和食盐味道不同,铁丝和铜丝的颜色不同.

【解答】解:

(1)酒精有气味,水没有气味,所以通过气味鉴别;

(2)糖是甜的,盐是咸的,所以品尝味道就可以区分糖和盐;

(3)铁丝是光亮的银白色,金属铜是紫红色,所以通过颜色的不同可以区分铁丝和铜丝;

故答案为:(1)有气味的为汽油,另一个为水;

(2)甜味的为白糖,咸味的为食盐;

(3)银白色的为铁丝,紫红色的为铜丝.

【点评】解答本题要注意从物质的物理性质方面考虑,从而把不同物理性质的物质区分出来.

 

30.(沧州中考化学)(4分)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B、防止试管破裂C、防止实验误差D、防止液体溅出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B ;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A ;

(3)过滤时,混合液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中. D ;

(4)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 C .

【分析】在加热试管时,要先预热然后再加热,防止试管炸裂.滴管在使用时,用完要及时清洗干净,否则会污染其它试剂.过滤时用玻璃棒将滤液引流进行进滤器.在量取液体时,在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保持水平.

【解答】解:(1)加热试管时,应先预热再固定加热.以防止试管破裂.

(2)滴管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干净,否则会污染其它试剂.

(3)过滤时,将滤液用玻璃棒引流,以防液体飞溅.

(4)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保持水平.

故答案为:

(1)B;(2)A;(3)D;(4)C.

【点评】在量取液体时,若俯视读数,读数偏大.若仰视读数读数偏小.量筒在使用时的正确方法是,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与液体凹液面保持水平.

 

31.(3分)现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设计实验一次鉴别这三种气体.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步骤: 用燃烧的小木条分别深入三个集气瓶中 ;

现象: 小木条燃烧更旺,燃烧现象不变,火焰熄灭 ;

结论: 若小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燃烧现象不变的是空气,火焰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

【分析】区别空气、二氧化碳、氧气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达到一次鉴别出三瓶气体的目的.

【解答】解: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故可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则是空气;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瓶气体.

故答案为:用燃烧的小木条分别深入三个集气瓶中;小木条燃烧更旺,燃烧现象不变,火焰熄灭;若小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燃烧现象不变的是空气,火焰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鉴别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要鉴别气体的性质的差别,根据实验中是否出现明显的不同现象判断能否鉴别.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2分)

32.(4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P2O5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如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 10 mL.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使注射器内的氧气充分与红磷反应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P+5O22P2O5 .

(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 (写出其中一种) 装置漏气等(合理即可) .

【分析】(1)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计算.

(2)根据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能使气体与红磷充分接触回答前一空;根据红磷与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的性质书写方程式.

(3)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注意事项回答.

【解答】解:(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z约为21%,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则氧气的体积为50mL×21%≈10mL.

(2)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能使气体与红磷充分接触,以便耗尽装置内的氧气;红磷与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方程式为4P+5O22P2O5.

(3)(沧州中考化学)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原因:装置漏气,装置冷却后空气可进入装置,或装置本身容积有限,测量体积时误差造成的影响过大等.

故答案为:

(1)10;

(2)使注射器内的氧气充分与红磷反应;4P+5O22P2O5;

(3)装置漏气等(合理即可).

【点评】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要注意测定原理、实验关键、现象和结论、装置的评价和改进等内容的考查.

 

33.(8分)实验室制取气体常常用到下列装置,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锥形瓶 ;② 集气瓶 .

(2)若该实验选择装置A来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氢水+氧气 .

(3)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O2,则应选择发生装置 B ;该套装置有一处不足的地方,请你指出并加以改进: 管口没有棉花团,应该放一团棉花 .

用图F装置可以收集和干燥氧气:若广口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b  (填“a”或“b”)端通入.

(5)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用气体的收集装置的 C ,收集满的氧气应 正 放在实验台上.

【分析】据图即可知道有关仪器的名称,根据已有的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有关、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据图可以看出,①是锥形瓶,②是集气瓶,故填:锥形瓶;集气瓶.

(2)若该实验选择装置A来制取氧气,则是固液常温型反应,使用的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填:过氧化氢 水+氧气;:

(3)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O2,则是固体加热型反应,应选择发生装置B;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故填:B;试管口没有棉花团,应该放一团棉花;

(4)用图F装置可以收集和干燥氧气,若广口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则是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小于水,故应该从b端进入,故填:b;

(5)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可以利用水能吸收二氧化硫,预先在集气瓶内留有少量的水,故可以使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需要正放在桌面上,故填:C;正.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页

 

查看更多【沧州化学试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