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衡水中考 > 衡水中考试题 > 衡水化学试题 > 正文

2018衡水市中考化学冲刺试题【解析版含答案】

2017-12-17 13:50:47文/赵妍妍

由于格式问题此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情况

为了方便您阅读请点击右上角的全屏查看

2018衡水市中考化学冲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1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铜火锅              B.紫砂壶              C.木桶              D.手机塑料外套

2.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B.              C.              D.

3.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霉变的花生榨油              B.用碳酸钠除水垢

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D.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

4.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铜质插头是利用铜的导电性

B.钨制灯丝是利用钨的熔点低

C.铝制成铝箔是利用铝的延展性

D.用铁锅炒菜时利用铁的导热性

5.(衡水中考化学)下列变化与空气中氧气有关的是(  )

A.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              B.浓硫酸在空气中变稀

C.烧碱在空气中潮解              D.铜制品在空气中变成铜绿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

B.温度升高或压强增大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均增大

C.氢氧燃料电池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混有泥沙的天然水通过加明矾吸附、过滤、蒸馏、消毒杀菌,可净化为生活用的自来水

7.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B.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D.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

8.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两个氧分子:2O

B.三个二氧化硫分子:3SO2

C.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H2

D.一个钙离子:Ca+2

9.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一个碳原子,○代表一个氢原子,代表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酸是一种化合物

B.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D.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10.化学在工农业生产、科技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铝合金制飞机外壳是因其硬度大、密度小、耐腐蚀

B.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中常含的K2SO4是一种复合肥

C.发射火箭采用的液氢、液氧都是无污染的纯净物

D.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1.(衡水中考化学)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

C.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2g

D.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Al3+

12.在①合金、黄铁矿、石油、纯碱;②N2、P、Mg、O3;③Al2O3、Fe3O4、CuO、SO3.三组物质中,每组有一种物质在分类上与其他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  )

A.纯碱、Mg、SO3              B.黄铁矿、Mg、Al2O3

C.合金、O2、Fe3O4              D.纯碱、P、SO3

13.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A

CO+O2═CO2

化合反应

B

2KMnO4K2MnO2+MnO2+2O2↑

分解反应

C

2Ag+H2SO4═Ag2SO4+H2↑

置换反应

D

CuSO4+BaCl2═CuCl2+BaSO4↓

复分解反应

A.A              B.B              C.C              D.D

14.小明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7.0g

②用托盘天平称氢氧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③选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④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试剂瓶

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A.①③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④⑤

15.下列各组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可燃性气体中含有H2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液滴

B

除去NaCl中的Na2SO4

加水溶解,再加过量BaCl2溶液后过滤、蒸发、结晶

C

检验NaOH是否变质

取样加水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红

D

鉴别化肥KNO3和NH4Cl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A.A              B.B              C.C              D.D

16.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实验方法

A

蒸馏水与5%过氧化氢溶液

①伸入带火星的木条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B

生铁与钢

①用磁铁吸引②加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C

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

①点燃后用手指挤压灰烬②观察色泽

D

食醋和糖水

①闻气味②测pH

A.A、              B.B、              C.C、              D.D、

17.下列关于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

C.稀盐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都变红色

D.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

18.运用推理、类比等方法得出结论,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碳酸盐遇酸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19.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100ga的饱和溶液

B.用等质量的a、b、c三种固体配制成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C.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D.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a>b

20.X、Y、Z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要求的X、Y、Z依次为(  )

A.Cu、CuO、Cu(OH)2              B.C、CO、H2CO3

C.CaO、Ca(OH)2、CaCO3              D.H2O2、H2、H2O

21.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蓝色溶液B中阳离子只有Cu2+

B.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

C.原固体粉末一定有NaCl

D.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NaNO3、CuCl2和Ca(NO3)2

 

二、(衡水中考化学)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32分)

2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  ,②表示的是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3)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  .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  相同.

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  不同.

2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时会产生污染空气的  ,用煤炉取暖时易发生中毒,主要是由于室内  排放不畅而引起的.

(2)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3)“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会让我们更健康.

①某同学午餐食谱中有:米饭、馒头、红烧牛肉、清蒸鱼,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从合理膳食的角度建议应该增加的食物是  (填字母序号).

②为了预防佝偻病,幼儿及青少年可以补充一些含  元素的食品.

(4)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

A.食用霉变的花生

B.倡导大家不吸烟

C.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

24.(衡水中考化学)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1)A实验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

(2)B实验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3)C实验在设计上存在的一个明显失误是  .

25.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钠等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二氧化碳用于制汽水,这是利用了二氧化碳  的性质.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又白又硬,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厕所清洁剂和炉具清洁剂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炉具清洁剂中含有  ,利用其与油脂反应的性质达到去除油污的目的,而厕所清洁剂因含有某些物质,呈强  (“酸”或“碱”)性,能达到除油污、消毒杀菌的效果.

26.根据表中氯化钠和硝酸钾部分溶解度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g.

(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与硝酸钾相比较,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  (填“较大”或“较小”).

(3)20℃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将溶液温度升高到30℃(不考虑水分蒸发),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4)在20℃~30℃的某温度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x)相同,x的取值范围是  .

27.如图为干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请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碳棒(主要成分是石墨)用作干电池的正极是利用了石墨的  性.

(2)干电池的材料很多可以回收利用.例如双氧水与回收的二氧化锰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其硬度  (填“大于”或“小于”)纯铜.将足量的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锌比铜活泼.

28.A、B、C、D、E、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且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其中A为单质,B、C、E为氧化物,且E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F是一种钙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转化关系)

(1)B物质的化学式  ;F物质的化学式  .

(2)写出D物质一条用途  .

(3)C→A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0分)

29.(衡水中考化学)同学们在学习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时,老师强调:“金属K、Ca、Na必须除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此产生了兴趣,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将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结果会怎样?

【查找资料】(1)少量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2)钠是银白色的软金属,可用小刀切割,熔点97.81℃,沸点882.9℃,密度为0.97g/cm3

(3)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遇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做出猜想】猜想Ⅰ:放出气体,生成蓝色沉淀,能置换出铜;

          猜想Ⅱ:放出气体,生成蓝色沉淀,不能置换出铜.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取10ml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铜溶液,倒入50ml的烧杯里

②取一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再切取绿豆大小的一块,投入溶液中

钠浮在液面上,熔化成闪亮小球,钠球游动,发出“嘶嘶”的声响,析出蓝色沉淀

【现象分析】(1)钠熔成小球是因为  .

(2)钠球游动,发出“嘶嘶”声响说明有气体产生.

(3)析出蓝色沉淀是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继续探究】有部分同学认为置换出的铜可能被蓝色沉淀掩盖,于是他们进一步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烧杯中少许沉淀于试管中,再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沉淀全部溶解,溶液变蓝色

 

  

【实验结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K、Ca、Na必须除外)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盐的溶液里置换出来.K、Ca、Na必须除外是因为  .

30.某同学将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稀硫酸混合,反应完全后(假设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用品】pH试纸、Zn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假设猜想】猜想一:硫酸钠 猜想二:硫酸钠、碳酸氢钠 猜想三:硫酸钠、硫酸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现象或结论填空.

实验方案

A

B

C

D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无气泡产生

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7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猜想三正确

猜想三正确

猜想三正确

【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分别是:

①  ;②  .

【总结提高】依据所给实验用品,你还有什么不同类方案确认猜想三是正确的,请你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

 

四、计算题(共6分)

31.某同学用自制电解器电解水,为了加快电解速率,可在水中加少许硫酸钠增强其导电性,当他在93.6g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钠溶液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上产生3.2g氧气,计算:

(1)负极上产生氢气的质量;

(2)通电后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3)该同学认为电解速率较慢,又继续向通电后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钠,若要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10%,则需要加入硫酸钠固体的质量是多少?

 

衡水中考化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1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铜火锅              B.

紫砂壶              C.

木桶              D.

手机塑料外套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铜火锅是用铜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紫砂壶是用泥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C、木桶是用木材制成的,羊毛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D、手机塑料外套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衡水中考化学)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B.              C.              D.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制作叶脉书签,是荷叶的成分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B、铁钉放在蒸馏水中,露在外面的部分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黄铜与纯铜互相刻划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酚酞试液遇浓氨水变成红色,是因为酚酞和氨水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3.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霉变的花生榨油              B.用碳酸钠除水垢

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D.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常用盐的用途.

【分析】A、根据霉变的花生中含有黄曲霉毒素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霉变的花生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黄曲霉素需加热到280℃以上才能够受到破坏,用霉变的花生榨的油中含有黄曲霉毒素,故该做法错误.

B、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它们分别为碳酸盐和碱,碳酸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碳酸钠,故该做法错误.

C、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性,故该做法错误.

D、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焙制的糕点疏松多孔,故该做法正确.

故选D.

 

4.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铜质插头是利用铜的导电性

B.钨制灯丝是利用钨的熔点低

C.铝制成铝箔是利用铝的延展性

D.用铁锅炒菜时利用铁的导热性

【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分析】A、根据性质决定用途考虑,做导线需要具有导电性;

B、根据金属钨的熔点高进行解答;

C、根据金属具有延展性考虑;

D、根据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用来做插头,故A正确;

B、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可用钨制灯丝,故B不正确;

C、金属具有延展性,铝制成铝箔是利用金属很好的延展性,故C正确;

D、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铁锅炒菜是利用铁的导热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5(衡水中考化学).下列变化与空气中氧气有关的是(  )

A.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              B.浓硫酸在空气中变稀

C.烧碱在空气中潮解              D.铜制品在空气中变成铜绿

【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生石灰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熟石灰从而变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从而使浓硫酸变稀;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铜制品在空气中和二氧化碳、水等反应变成铜绿;进行分析回答.

【解答】解:A、生石灰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熟石灰从而变质,故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从而使浓硫酸变稀,故不符合题意;

C、烧碱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故不符合题意;

D、铜制品在空气中和二氧化碳、水等反应变成铜绿,故符合题意;

故选D.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

B.温度升高或压强增大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均增大

C.氢氧燃料电池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混有泥沙的天然水通过加明矾吸附、过滤、蒸馏、消毒杀菌,可净化为生活用的自来水

【考点】硬水与软水;水的净化;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分析】A、根据硬水的定义进行分析;

B、根据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升高而升高进行分析;

C、根据氢氧燃料电池的原理进行分析;

D、根据水的净化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A、硬水是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的水,故A说法错误;

B、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升高而升高,故B说法错误;

C、氢氧燃料电池是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供人们使用,故C说法正确;

D、混有泥沙的天然水通过加明矾吸附、过滤、消毒杀菌,可净化为生活用的自来水,无需蒸馏,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7.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B.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D.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

B、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是利用了隔绝氧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

C、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是利用了清除可燃物的灭火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

D、汽车油箱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应为汽油的密度比水小,加少量水后,汽油会漂浮于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8.(衡水中考化学)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两个氧分子:2O

B.三个二氧化硫分子:3SO2

C.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H2

D.一个钙离子:Ca+2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A、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B、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C、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解答】解: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氧分子可表示为:2O2,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B、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三个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3SO2,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

C、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D、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1个钙离子可表示为Ca2+,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故选:B.

 

9.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一个碳原子,○代表一个氢原子,代表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酸是一种化合物

B.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D.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由乙酸的分子的模型图,1个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C2H4O2.

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1个乙酸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衡水中考化学)解:由乙酸的分子的模型图,1个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C2H4O2.

A、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4+16×2=60,故选项说法正确.

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0%,故选项说法错误.

D、1个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4:2=1:2: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0.化学在工农业生产、科技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铝合金制飞机外壳是因其硬度大、密度小、耐腐蚀

B.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中常含的K2SO4是一种复合肥

C.发射火箭采用的液氢、液氧都是无污染的纯净物

D.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硬水与软水;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A、根据合金的性质解答;

B、根据肥料的类别解答;

C、根据物质的类别解答;

D、根据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解答.

【解答】解:A、用铝合金制飞机外壳是因其硬度大、密度小、耐腐蚀,正确;

B、K2SO4是一种钾肥,错误;

C、发射火箭采用的液氢、液氧都是无污染的纯净物,正确;

D、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正确;

故选B.

 

11.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

C.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2g

D.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Al3+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分析】元素周期表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铝,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圆圈内的数字是13,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形成Al3+,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2(衡水中考化学).在①合金、黄铁矿、石油、纯碱;②N2、P、Mg、O3;③Al2O3、Fe3O4、CuO、SO3.三组物质中,每组有一种物质在分类上与其他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  )

A.纯碱、Mg、SO3              B.黄铁矿、Mg、Al2O3

C.合金、O2、Fe3O4              D.纯碱、P、SO3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在①合金、黄铁矿、石油、纯碱中,纯碱属于化合物,其它属于混合物;在②N2、P、Mg、O3中,镁是金属单质,其它是非金属单质;在③Al2O3、Fe3O4、CuO、SO3中,三氧化硫是非金属氧化物,其它是金属氧化物.

【解答】解:在①合金、黄铁矿、石油、纯碱中,纯碱属于化合物,其它属于混合物;在②N2、P、Mg、O3中,镁是金属单质,其它是非金属单质;在③Al2O3、Fe3O4、CuO、SO3中,三氧化硫是非金属氧化物,其它是金属氧化物;

故选A.

 

13.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A

CO+O2═CO2

化合反应

B

2KMnO4K2MnO2+MnO2+2O2↑

分解反应

C

2Ag+H2SO4═Ag2SO4+H2↑

置换反应

D

CuSO4+BaCl2═CuCl2+BaSO4↓

复分解反应

A.A              B.B              C.C              D.D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

【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CO+O22CO2,故选项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锰酸钾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KMnO4K2MnO4+MnO2+O2↑,故选项错误.

C、银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4.(衡水中考化学)小明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7.0g

②用托盘天平称氢氧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③选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④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试剂瓶

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A.①③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④⑤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分析】①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②根据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③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计算出所需水的质量,由所需水的体积判断所需量筒的量程.

④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钠溶液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溶解,根据各操作所需要使用的仪器.

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①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钠溶液,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50g×14%=7.0g,故选项说法正确.

②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③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7g=43g(合43mL),应选用50mL的量筒,故选项说法错误.

④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钠溶液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溶解,量筒用于准确量取水、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玻璃棒用于溶解时的搅拌、试剂瓶用于盛放氢氧化钠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②③⑤说法错误.

故选:B.

 

15.下列各组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可燃性气体中含有H2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液滴

B

除去NaCl中的Na2SO4

加水溶解,再加过量BaCl2溶液后过滤、蒸发、结晶

C

检验NaOH是否变质

取样加水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红

D

鉴别化肥KNO3和NH4Cl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铵态氮肥的检验.

【分析】A、根据氢气、甲烷等气体燃烧均生成水,进行分析判断.

B、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C、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D、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液滴,不能证明是否含氢气,也可能含有甲烷,故选项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不合理.

B、Na2SO4能与过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不合理.

C、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由于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取样加水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能检验是否变质,故选项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不合理.

D、NH4Cl属于铵态氮肥,能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硝酸钾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合理.

故选:D.

 

16.(衡水中考化学)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实验方法

A

蒸馏水与5%过氧化氢溶液

①伸入带火星的木条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B

生铁与钢

①用磁铁吸引②加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C

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

①点燃后用手指挤压灰烬②观察色泽

D

食醋和糖水

①闻气味②测pH

A.A、              B.B、              C.C、              D.D、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分析】鉴别不同物质时,要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进行区分,现象要明显,方法要简便;鉴别时主要通过颜色变化、是否有气泡冒出,是否有沉淀产生等现象来完成,据此结合不同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蒸馏水与5%过氧化氢溶液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都不会复燃,错误;

B、生铁与钢都会被磁铁吸引,错误;

C、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观察色泽无法鉴别,错误;

D、食醋和糖水气味不同,食醋的pH小于7,而糖水的pH等于7,可以鉴别,正确;

故选D.

 

17.下列关于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

C.稀盐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都变红色

D.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分析】根据硫酸和盐酸的性质分析解答.

【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正确;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都可用于金属除锈,正确;

C、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错误;

D、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正确.

故选C.

 

18.运用推理、类比等方法得出结论,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碳酸盐遇酸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分析】A.根据铝的氧化物的性质分析;

B.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性质不同进行分析;

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活泼金属、碳酸盐都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

【解答】解:A.铝制品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铝的进一步锈蚀,而铁表面已形成疏松的氧化物薄膜,随着时间的进行,还会进一步锈蚀,故错误;

B.水和过氧化氢属于不同物质,分子结构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相同,故错误;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正确;

D.活泼金属、碳酸盐都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可能是碳酸盐或活泼金属,故错误.

故选C.

 

19.(衡水中考化学)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100ga的饱和溶液

B.用等质量的a、b、c三种固体配制成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C.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D.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a>b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t2℃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饱和溶液=40g+50g=90g,100ga的饱和溶液是错误的;用等质量的a、b、c三种固体配制成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正确,因为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b>a=c;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错误,因为c有固体析出;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a>b错误,因为没有说明是等质量的溶液.

【解答】解:A、t2℃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饱和溶液=40g+50g=90g,100ga的饱和溶液是错误的;故选项错误;

B、用等质量的a、b、c三种固体配制成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正确,因为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b>a=c;故选项正确;

C、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错误,因为c有固体析出;故选项错误;

D、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a>b错误,因为没有说明是等质量的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0.X、Y、Z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要求的X、Y、Z依次为(  )

A.Cu、CuO、Cu(OH)2              B.C、CO、H2CO3

C.CaO、Ca(OH)2、CaCO3              D.H2O2、H2、H2O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碳的化学性质.

【分析】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

【解答】解:A、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故选项错误.

B、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与水反应,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碳酸,故选项错误.

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符合要求,故选项正确.

D、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不能生成氢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1(衡水中考化学).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蓝色溶液B中阳离子只有Cu2+

B.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

C.原固体粉末一定有NaCl

D.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NaNO3、CuCl2和Ca(NO3)2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NaOH和CuCl2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氢氧化铜沉淀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CaCO3和硝酸反应会生成气体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根据“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图框,则推测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NaOH和CuCl2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氢氧化铜沉淀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CaCO3和硝酸反应会生成气体,则蓝色溶液B中有硝酸铜、硝酸钙.而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CuCl2和Ca(NO3)2,无法确定是否含有NaCl、NaNO3.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硝酸钙,而此时必选存在氢氧根离子才能对应沉淀.有雨存在氢氧化钠和氯化铜,所以溶液A一定存在一定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进而后面实验对氯离子的检验没有意义,因为无法确定原固体中含有氯化钠.

故选:B.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32分)

2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 原子 ,②表示的是 分子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填字母).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3)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 7 .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

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 质子数 不同.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概念.

【分析】(1)根据汞属于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解答;

(2)A、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进行解答;

B、根据氯化氢属于纯净物进行解答;

C、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进行解答;

(3)

①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求x的数值.

②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进行分析解答.

③根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解答.

【解答】解:

(1)汞属于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2)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

B、氯化氢属于纯净物,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故B错误;

C、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故C错误;

(3)

①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17=2+8+x,解得x=7;

②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氧元素和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质子数不同.

答案:

(1)①原子;②分子;

(2)A;

(3)①7;②最外层电子数; ③质子数.

 

2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时会产生污染空气的 SO2 ,用煤炉取暖时易发生中毒,主要是由于室内 CO 排放不畅而引起的.

(2)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 吸附 性.

(3)“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会让我们更健康.

①某同学午餐食谱中有:米饭、馒头、红烧牛肉、清蒸鱼,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从合理膳食的角度建议应该增加的食物是 D (填字母序号).

②为了预防佝偻病,幼儿及青少年可以补充一些含 钙 元素的食品.

(4)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AC .

A.食用霉变的花生

B.倡导大家不吸烟

C.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

【考点】(衡水中考化学)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均衡营养与健康.

【分析】(1)根据一氧化碳的毒性和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考虑本题;

(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解答;

(3)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和合理膳食的原则,结合题中所给的食谱判断所含的营养素以及缺少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

(4)A、霉变的花生有菌类生成,有致癌物,不能食用;B、吸烟有害健康;C、甲醛溶液有毒,不能用来浸泡食品.

【解答】解:(1)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由于煤中一般都含有硫元素,所以煤燃烧时会产生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气体.

煤炭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不能与氧气结合,而缺氧中毒;

(2)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3)①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馒头、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红烧牛肉、清蒸鱼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故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A、蒸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B、粉蒸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C、方便面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D、炒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

故选D.

②为了预防佝偻病,幼儿及青少年可以补充一些含钙元素的食品.

(4)A、霉变的花生有菌类生成,有致癌物,不能食用,不利于人体健康,故A正确;

B、吸烟有害健康,所以倡导大家不吸烟,有利于人体健康,故B错;

C、甲醛溶液有毒,不能用来浸泡食品,不利于人体健康,故D正确.

故选AC.

故答案为:

(1)SO2;CO;

(2)吸附;

(3)①D;②钙;

(4)AC.

 

24.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1)A实验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集气瓶炸裂 .

(2)B实验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烧杯2中的溶液变为红色 .

(3)C实验在设计上存在的一个明显失误是 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分析】(1)根据铁丝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和现象进行分析;

(2)根据氯化氢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到2烧杯中,石蕊溶液变红解答;

(3)根据一氧化碳有毒解答.

【解答】解:

(1)实验中集气瓶内没有放少量水,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2)氯化氢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到2烧杯中,石蕊溶液变红;

(3)一氧化碳有毒,为防止污染空气,应该有尾气处理装置.

答案:

(1)集气瓶炸裂

(2)烧杯2中的溶液变为红色

(3)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25.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钠等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二氧化碳用于制汽水,这是利用了二氧化碳 会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的性质.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又白又硬,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a(OH)2+CO2=CaCO3↓+H2O .

(3)厕所清洁剂和炉具清洁剂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炉具清洁剂中含有 氢氧化钠 ,利用其与油脂反应的性质达到去除油污的目的,而厕所清洁剂因含有某些物质,呈强 酸 (“酸”或“碱”)性,能达到除油污、消毒杀菌的效果.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进行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

(3)根据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厕所清洁剂显酸性,能达到消毒杀菌的效果进行分析;

(4)根据氯化钠溶液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进行分析.

【解答】解:(1)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所以二氧化碳用于制汽水;

(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3)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厕所清洁剂显酸性,能达到消毒杀菌的效果;

故答案为:(1)会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2)Ca(OH)2+CO2=CaCO3↓+H2O;

(3)氢氧化钠,酸.

 

26.(衡水中考化学)根据表中氯化钠和硝酸钾部分溶解度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35.8 g.

(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 ,与硝酸钾相比较,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 较小 (填“较大”或“较小”).

(3)20℃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将溶液温度升高到30℃(不考虑水分蒸发),所得溶液是 不饱和溶液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4)在20℃~30℃的某温度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x)相同,x的取值范围是 36.0~36.3 .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分析】根据表格结合溶解度的变化特点进行分析解答,不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据此解答.

【解答】解:(1)根据表格可以看出,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8g,故填:35.8.

(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与硝酸钾相比较,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故填:增大,较小.

(3)20℃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将溶液温度升高到30℃(不考虑水分蒸发),此时其溶解度是45.8g,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填:不饱和溶液.

(4)在20℃~30℃的某温度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x)相同,x的取值范围是36.0~36.3,故填:36.0~36.3.

 

27.如图为干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请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碳棒(主要成分是石墨)用作干电池的正极是利用了石墨的 导电 性.

(2)干电池的材料很多可以回收利用.例如双氧水与回收的二氧化锰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

(3)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其硬度 大于 (填“大于”或“小于”)纯铜.将足量的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 锌表面附有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的现象,说明锌比铜活泼.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石墨的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分析回答;

(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依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可以写出双氧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合金的特性解答;根据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

【解答】解:(1)用碳棒做电极主要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

(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双氧水,生成物是水和氧气,反应条件是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3)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其硬度大于纯铜;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锌的活动性比铜的活动性强,因此观察到的现象为锌表面附有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故答案为:(1)导电,(2)2H2O22H2O+O2↑.(3)大于;锌表面附有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28.A、B、C、D、E、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且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其中A为单质,B、C、E为氧化物,且E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F是一种钙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转化关系)

(1)B物质的化学式 H2O ;F物质的化学式 CaCO3 .

(2)写出D物质一条用途 改良酸性土壤 .

(3)C→A该反应属于 分解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E为氧化物,且E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故E是二氧化碳,A为单质,能与二氧化碳相互转化,故A是氧气;C是氧化物,能生成A和B,故C是过氧化氢,B是水;F是一种钙盐能生成二氧化碳,故F是碳酸钙,D是氢氧化钙,据此解答.

【解答】解:E为氧化物,且E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故E是二氧化碳,A为单质,能与二氧化碳相互转化,故A是氧气;C是氧化物,能生成A和B,故C是过氧化氢,B是水;F是一种钙盐能生成二氧化碳,故F是碳酸钙,D是氢氧化钙,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B是水,F是碳酸钙,故填:H2O;CaCO3;

(2)D是氢氧化钙,具有碱性,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改良酸性土壤;

(3)C→A是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填:分解反应.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0分)

29.同学们在学习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时,老师强调:“金属K、Ca、Na必须除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此产生了兴趣,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将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结果会怎样?

【查找资料】(1)少量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2)钠是银白色的软金属,可用小刀切割,熔点97.81℃,沸点882.9℃,密度为0.97g/cm3

(3)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遇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做出猜想】猜想Ⅰ:放出气体,生成蓝色沉淀,能置换出铜;

          猜想Ⅱ:放出气体,生成蓝色沉淀,不能置换出铜.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取10ml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铜溶液,倒入50ml的烧杯里

②取一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再切取绿豆大小的一块,投入溶液中

钠浮在液面上,熔化成闪亮小球,钠球游动,发出“嘶嘶”的声响,析出蓝色沉淀

【现象分析】(衡水中考化学)(1)钠熔成小球是因为 钠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钠熔化成小球 .

(2)钠球游动,发出“嘶嘶”声响说明有气体产生.

(3)析出蓝色沉淀是因为 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继续探究】有部分同学认为置换出的铜可能被蓝色沉淀掩盖,于是他们进一步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烧杯中少许沉淀于试管中,再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沉淀全部溶解,溶液变蓝色

 

 说明沉淀中不含红色的铜 

【实验结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K、Ca、Na必须除外)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盐的溶液里置换出来.K、Ca、Na必须除外是因为 K、Ca、Na盐溶液的反应先是和里面的水的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它能浮在水面上,与水面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钠熔化成小球,甚至会使钠和生成的氢气都发生燃烧解答;

(2)金属钠和盐溶液的反应先是和里面的水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看氢氧化钠和盐之间是否会发生复分解反应.

(3)为了证明蓝色沉淀中不含红色的铜,我们可以取蓝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充分振荡,看沉淀是否完全溶解,因为铜和稀硫酸不反应.

【实验结论】根据K、Ca、Na盐溶液的反应先是和里面的水的反应生成碱和氢气解答.

【解答】解:

(1)钠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钠熔化成小球;

(2)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先是和里面的水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即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

(3)取烧杯中少许沉淀于试管中,再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沉淀全部溶解,溶液变蓝色,说明沉淀中不含红色的铜;

【实验结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K、Ca、Na必须除外)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盐的溶液里置换出来.K、Ca、Na必须除外是因为K、Ca、Na盐溶液的反应先是和里面的水的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故答案为:

(1)钠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钠熔化成小球;

(2)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

(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烧杯中少许沉淀于试管中,再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沉淀全部溶解,溶液变蓝色

 

说明沉淀中不含红色的铜

【实验结论】K、Ca、Na盐溶液的反应先是和里面的水的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30.(衡水中考化学)某同学将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稀硫酸混合,反应完全后(假设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用品】pH试纸、Zn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假设猜想】猜想一:硫酸钠 猜想二:硫酸钠、碳酸氢钠 猜想三:硫酸钠、硫酸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现象或结论填空.

实验方案

A

B

C

D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无气泡产生

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7

 

 产生气泡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猜想二不正确 

猜想三正确

猜想三正确

猜想三正确

【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分别是:

① 方案B中pH试纸浸入溶液中 ;② 方案D中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也能够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溶液中含有硫酸 .

【总结提高】依据所给实验用品,你还有什么不同类方案确认猜想三是正确的,请你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取少量氧化铜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反应后的溶液,若氧化铜溶解,溶液变蓝色,则猜想三正确 .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溶液的酸碱度测定;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碳酸氢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变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溶液的pH;

钡离子能和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白色沉淀硫酸钡.

【解答】解:【实验探究】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时,如果不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不含有碳酸氢钠,则猜想二不正确;

如果猜想三正确,则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稀硫酸,稀硫酸能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能够观察到产生气泡,填表如下所示:

实验方案

A

B

C

D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无气泡产生

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7

产生气泡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猜想二不正确

猜想三正确

猜想三正确

猜想三正确

【评价反思】

探究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分别是:方案B中pH试纸浸入溶液中,方案D中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也能够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溶液中含有硫酸.

故填:方案B中pH试纸浸入溶液中;方案D中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也能够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溶液中含有硫酸.

【总结提高】

实验方案是:取少量氧化铜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反应后的溶液,若氧化铜溶解,溶液变蓝色,则猜想三正确.

故填:取少量氧化铜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反应后的溶液,若氧化铜溶解,溶液变蓝色,则猜想三正确.

 

四、(衡水中考化学)计算题(共6分)

31.某同学用自制电解器电解水,为了加快电解速率,可在水中加少许硫酸钠增强其导电性,当他在93.6g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钠溶液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上产生3.2g氧气,计算:

(1)负极上产生氢气的质量;

(2)通电后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3)该同学认为电解速率较慢,又继续向通电后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钠,若要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10%,则需要加入硫酸钠固体的质量是多少?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结合氧气的质量可以计算生成氢气的质量、反应的水的质量,以及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1)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反应的水的质量为y,

2H2O2H2↑+O2↑

  36       4    32

  y        x   3.2g

==

x=0.4g

y=3.6g

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4g;

(2)电解后溶质硫酸钠的质量为:93.6g×5%=4.68g,

溶液的质量为:93.6g﹣3.6g=90g,

电解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5.2%;

(3)设需要加入硫酸钠的质量为y

y+4.68g=(y+90g)×10%

y=4.8g

故答案为:(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4g;

(2)电解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2%;

(3)需要加入硫酸钠的质量为4.8g.

第9页(共36页)

 

查看更多【衡水化学试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