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阳江中考 > 阳江中考试题 > 阳江政治试题 > 正文

2018年阳江市八年级月考政治试题(精编解析版)

2017-12-16 14:04:45文/王蕊

2018年阳江市八年级月考政治试题(精编解析版)

由于版式的问题,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现象,为了方便您的阅读请点击全屏查看

一.2018年阳江市八年级月考政治试题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8道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国籍是每个公民的一种身份,一个人取得了某个国家的国籍,就取得了这个国家的公民资格。因此,国籍是指一个公民()

A.道德上的身份              B.政治上的身份

C.法律上的身份              D.可有可无的身份

2.我们说小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因为他()

A.在中国定居              B.在中国出生

C.年满18周岁              D.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3.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是()

①正在内地中学读书的藏族学生     

②具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

③在我国监狱中服刑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   

④生活在美国的美籍华人。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4.下列哪些行为体现了公民的民主意识()

①投票参加选举              

②给人大代表写建议书

③通过新闻媒体揭露社会问题   

④常向班主任打小报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常回家看看》歌中唱到“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那怕是帮助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那怕是帮助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以上歌词表明,儿女回家在精神上给父母慰籍,丰富父母的精神生活,是在()

A.采取措施,努力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

B.经常听取父母的意见,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

C.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D.担负父母的一切生活费用和赡养费用

6.一辆长途汽车上发生了抢劫事件,当时有两位民警在车上,可两人对发生的事却无动于衷。这两位民警的行为是()

A.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

B.自我保护的需要

C.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D.依法办事的体现

7.“十一”黄金周期间,某手机店用高音喇叭反复播放广告,严重干扰市民的正常生活,受到有关部门处罚。这一事实告诉我们()

A.公民应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B.公民的权利是没有限制的,可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C.我们必须履行义务,但不能享受权利

D.绝对权利和自由是不存在的,自由和权利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行使

8.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初中生有就近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等权利,同时也有遵守学校纪律、维护学校权益等义务。这表明()

A.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B.公民获得权利后才履行义务

C.公民履行了义务后才可享受权利

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的

9.《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于2010年7月1日起实施,它对生命权、健康权、继承权等一系列公民的人身、财产权利进行了全方面、多层次、立体化保护。它的实施为公民权利提供了()

A.法律保障              B.物质保障              C.社会保障              D.精神保障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条明确规定:“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制定物权法要依据宪法,是因为()

A.宪法与每个公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B.宪法是一切组织和团体的根本活动准则

C.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1.江西考生陈某盗用考生林某的录取通知书,冒名顶替到大学报到。林某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审理时因普通法律缺乏明确规定,便直接依据宪法判决林某胜诉。这说明()

A.宪法可以代替普通法律

B.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全面、不科学

C.人民法院可以随意根据宪法或是普通法律判案

D.宪法是公民权利保障体系的核心

12.八(6)班同学就“宪法”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与公民生活关系不大

②只有共产党员才需要认真学习宪法,遵守宪法

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④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13.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应该()

①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    

②把学习宪法知识作为中学生的主要任务

③依法行使公民的监督权          

④关心国家管理事务,提出对社会管理的意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2011年以来,广东广大民众积极通过官方微博,提出很多意见和建议,针砭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弊端,促进了法律判决、政策决策等权力的正确运用和行使。上述材料表明()

A.人民群众积极依法行使批评建议权

B.人民直接参与国家机关的重大决策

C.微博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唯一途径

D.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

15.201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对“三公”经费、征地拆迁、食品药品安全等九大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出部署。这有利于保障公民的()

A.选举权              B.监督权              C.决策权              D.管理权

16.近年来,一些地区相继发生特大煤矿安全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性质十分恶劣,危害严重,教训深刻。黑心矿主们侵犯了旷工的()

A.劳动权              B.生命健康权

C.人身自由权              D.获得劳动报酬权

17.刘某从某超市出门时,保安认为刘某有偷拿货物的嫌疑,便将她带到值班室审问并强行搜身。保安员的行为()

A.是维护公共财产的合法行为

B.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违法行为

C.是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违法行为

D.是可以谅解的行为

18.在公民的人身权利中,属于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和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前提条件是()

A.生命权              B.健康权              C.人身自由              D.监督权利

19.公安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在深夜搜查了李某住宅,公安机关的行为()

A.侵犯了李某的财产权              B.是违法行为,要受法律制裁

C.侵犯了李某的隐私权              D.是依法办事,符合法律要求

20.我国政府拨付巨款资金,防治“禽流感”,并决定四年内投17.5亿万防治艾滋病。这些做法表明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的()

A.生命健康权              B.隐私权              C.人身自由权              D.人格尊严权

21.下列属于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有()

①护送儿童过马路  ②路遇伤病者奋力抢救③勇于为伤员献血  ④积极劝阻同学打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据报载,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有的同学被人打伤,有的同遭到勒索,有的同遭到抢劫。针对这些情况,有些同学提出下列对策,其中正确的是()

①惹不起但躲得起  

②报告老师或警察

③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纠集朋友,实施报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③

23.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权利保障体制,其主要内容有()

①立法保障 ②执法保障 ③司法保障 ④社会保障。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4.公民首要的、最根本的人身权利是()

A.人身自由权              B.生命健康权              C.人格尊严权              D.肖像权

25.2014年5月8日,李克强总理在海外民生工程座谈会上说:“我们要加强海外领事保护 力量,使同胞们不管走到哪里,领事保护服务就跟到哪里。大家平安是我们最大心愿。”这说明()

A.法律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

B.国家高度重视维护海外中国公民的人身权利

C.海外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D.人身权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必要条件

张某是某校八年级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朋友进入网吧,从此被打打杀杀的电子游戏迷住而不能自拔。之后,张某又一次来到网吧,他越玩越上瘾,把兜里的钱花光后,又欠下网吧老板30元。网吧老板强行将张某扣留了一天一夜,直到张某的爸爸闻讯赶来,交上钱才将他领回家。据此回答26﹣27题。

26.网吧老板扣押张某的行为侵犯了张某()

A.生命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名誉权              D.受教育权

27.假如你是张某,你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①向公安机关举报这家“黑网吧”

②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为自己讨回公道③永远不去这家网吧玩游戏,换一家信誉好的网吧④深刻认识自己沉迷网吧的错误,痛改前非,不再去营业性网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8.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陕西省委在全省开展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的“三问三解”活动。这一活动的展开()

①有利于公民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②体现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③有利于提高升为省政府的决策水平  ④表明人民有权直接参与和管理国家大事。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二、2018年阳江市八年级月考政治试题简答题(共8分)

29.分析说明题

    王某和李某是邻居。一天,王某晾在院子里的一件名牌运动衣丢失,怀疑为李某所偷。王某私下找到派出所当联防员的表弟张某,强行闯入李某的家中搜查。张某对抗议的李某又打又骂,推搡中将李某家的电视机碰翻摔坏。搜查无果,张某又以李某“态度不好,不合作”为由,私自将李某带到派出所拘留两天,而王某到处散布李某偷东西的谣言。

(1)上述案例中,王某、张某侵犯了李某的哪些权利?

(2)李某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2018年阳江市八年级月考政治试题辨析题(10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30.【法制论坛】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了必需品。自从有了网络,人们便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人们可以在各种网络空间、论坛上畅所欲言。有人认为:“网络是自由的,网民言论不受约束。”

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四、分析说明题(12分,其中综合评价分1分.要求紧扣题意,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31.王某和李某是楼上楼下的邻居,楼上王某的卫生间从去年就漏水,楼下李某经常上去找王某:“我们家卫生间要打伞了,你们赶紧找人修一修吧!”可李某却说:“我们家又不打伞,你们找房管局去吧!”僵持了许久,楼下的李某自己去买了厕所用具。要求楼上王某换上,可王某就是不同意,他认为自己家修不修是自己的权利,别人管不着,他给楼下邻居造成的不便,却不考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王某的说法是否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2)请你给楼下李某出个主意,解决他遇到的麻烦。

(3)上述材料对你有何启示?

五、综合探究题(14分,其中综合评价1分.要求紧密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32.社会调查 :八年级(3)班的同学就“你对宪法知多少”对学校附近社区的居民进行了一次采访调查。下面是某位同学与某位居民的对话:

同学:“您知道宪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吗?”

居民:“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同学:“您知道我国宪法主要规定了哪些内容吗?”

市民:“不太清楚。”

同学:“你觉得宪法和咱老百姓的关系密切吗?”

市民:“我觉得关系不大,宪法规定的内容远离生活,是否了解宪法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丝毫影响。”

(1)假如你是那位居民,请谈谈“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理由。

(2)假如你是被调查的居民之一,请你针对上述调查中同学的第二个问题,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

(3)通过调查,同学们发现大多数居民认为“宪法远离大众的生活”。如果你是调查者,听了这一观点,你应该对他们说什么?

 

 

2018年阳江市八年级月考政治试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8道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国籍是每个公民的一种身份,一个人取得了某个国家的国籍,就取得了这个国家的公民资格。因此,国籍是指一个公民()

A.道德上的身份              B.政治上的身份

C.法律上的身份              D.可有可无的身份

【考点】人民和公民.

【分析】该题考查国籍的概念;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法律资格,表明一个人同一个特定国家间的固定的法律联系,是国家行使属人管辖权和外交保护权的法律顾问依据.

【解答】依据课本内容,国籍是指一个公民法律上的身份;故选项C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选C.

2.我们说小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因为他()

A.在中国定居              B.在中国出生

C.年满18周岁              D.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考点】人民和公民.

【分析】本题考查公民概念.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据此知识点作答.

【解答】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据此判断,D符合题意;判断是否中国公民与是否在中国出生、定居即年龄无关,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是()

①正在内地中学读书的藏族学生     

②具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

③在我国监狱中服刑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   

④生活在美国的美籍华人。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考点】人民和公民.

【分析】人民与公民的区别和联系: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种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解答】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所以①②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④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排除.

故选A.

4.下列哪些行为体现了公民的民主意识()

①投票参加选举              

②给人大代表写建议书

③通过新闻媒体揭露社会问题   

④常向班主任打小报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我国是社会主义民主国家,公民要树立民主意识.

【解答】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各种政治权利,作为公民要树立民主意识,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积极参与选举,表明强烈的公民意识,①符合题意;给人大代表写建议书、通过新闻媒体揭露社会问题是依法行使监督权,②③符合题意;向班主任打小报告不属于国家和社会管理,不能体现民主意识,④排除.故选A

5.《常回家看看》歌中唱到“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那怕是帮助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那怕是帮助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以上歌词表明,儿女回家在精神上给父母慰籍,丰富父母的精神生活,是在()

A.采取措施,努力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

B.经常听取父母的意见,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

C.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D.担负父母的一切生活费用和赡养费用

【考点】孝敬父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孝敬父母这一知识点,要明确我们应在精神上多慰藉父母,尽到孝敬父母的义务.

【解答】题干中的歌词形象地反映了父母不仅需要子女给予他人物质的需要,更应该让他们从精神上得到安慰,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从而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所以C正确,AD错误,没有充分反映题干中父母需要的是精神安慰,B错误,对于父母的意见,也不能完全听从,应排除,故选C.

6.一辆长途汽车上发生了抢劫事件,当时有两位民警在车上,可两人对发生的事却无动于衷。这两位民警的行为是()

A.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

B.自我保护的需要

C.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D.依法办事的体现

【考点】忠实履行公民义务.

【分析】本题考查自觉履行公民义务.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就要做到宪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必须去做.

【解答】制止抢劫等暴力犯罪行为是法律赋予民警的职责,题干中两位民警面对抢劫事件无动于衷,是渎职行为,A符合题意;BCD说法明显错误.故选A

7.“十一”黄金周期间,某手机店用高音喇叭反复播放广告,严重干扰市民的正常生活,受到有关部门处罚。这一事实告诉我们()

A.公民应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B.公民的权利是没有限制的,可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C.我们必须履行义务,但不能享受权利

D.绝对权利和自由是不存在的,自由和权利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行使

【考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分析】该题考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在如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人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解答】该题考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依据课本内容,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我们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也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题干描述告诉我们绝对权利和自由是不存在的,自由和权利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行使;D符合题意;ABC错误,是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一致性误解;故选D.

8.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初中生有就近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等权利,同时也有遵守学校纪律、维护学校权益等义务。这表明()

A.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B.公民获得权利后才履行义务

C.公民履行了义务后才可享受权利

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的

【考点】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忠实履行公民义务.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在如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人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解答】该题考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依据课本内容,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题干描述表明了公民在享有受教育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受教育的义务;A符合题意;BCD都是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的误解;故选A.

9.《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于2010年7月1日起实施,它对生命权、健康权、继承权等一系列公民的人身、财产权利进行了全方面、多层次、立体化保护。它的实施为公民权利提供了()

A.法律保障              B.物质保障              C.社会保障              D.精神保障

【考点】宪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分析】本题属于“依法治国”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依法治国的涵义,意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健全法律监督机制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我们享有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否则权利就会落空,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在题干中,侵权责任法的出台对生命权、健康权、继承权等一系列公民的人身、财产权利进行了全方面、多层次、立体化保护,这体现的是法律保障,A是正确的,其他选项中提到的保障均没有体现,排除BCD.

故选A.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条明确规定:“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制定物权法要依据宪法,是因为()

A.宪法与每个公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B.宪法是一切组织和团体的根本活动准则

C.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考点】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分析】该题考查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解答】该题考查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明确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凸显了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故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不符;故选D.

11.江西考生陈某盗用考生林某的录取通知书,冒名顶替到大学报到。林某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审理时因普通法律缺乏明确规定,便直接依据宪法判决林某胜诉。这说明()

A.宪法可以代替普通法律

B.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全面、不科学

C.人民法院可以随意根据宪法或是普通法律判案

D.宪法是公民权利保障体系的核心

【考点】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分析】本题考查宪法知识点.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制定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是公民权利保障体系的核心;分析题干材料可知,D符合题意;A错误,宪法不能代替普通法律;BC说法显然错误,故选D.

12.八(6)班同学就“宪法”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与公民生活关系不大

②只有共产党员才需要认真学习宪法,遵守宪法

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④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考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宪法的有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团体和组织、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解答】该题考查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依据课本内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是最高行为准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③④符合题意;①错误,宪法与公民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②说法片面;故选D.

13.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应该()

①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    

②把学习宪法知识作为中学生的主要任务

③依法行使公民的监督权          

④关心国家管理事务,提出对社会管理的意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考点】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分析】本题考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维护宪法权威、树立法治观念,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题干问的是宪法的地位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精神实质,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宣传宪法,以宪法为行为的最高准则;自觉遵守宪法,依法行使宪法和正确享受赋予的权利,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同一切违宪行为作斗争,依法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关心国家管理事务,提出对社会管理的意见,所以①③④是正确的选项;②选项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排除.

故选D.

14.2011年以来,广东广大民众积极通过官方微博,提出很多意见和建议,针砭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弊端,促进了法律判决、政策决策等权力的正确运用和行使。上述材料表明()

A.人民群众积极依法行使批评建议权

B.人民直接参与国家机关的重大决策

C.微博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唯一途径

D.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

【考点】依法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分析】该题考查公民的监督权;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的权利;我国公民享有对人民代表、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的权利.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解答】依据题干内容,广东广大民众积极通过官方微博,提出很多意见和建议,针砭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弊端,促进了法律判决、政策决策等权力的正确运用和行使.表明人民群众积极依法行使批评建议权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提高办事效率;故选项A符合题意;BC说错误,“人民直接或间接参与国家机关的重大决策”“微博不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唯一途径”;D选项与题干内容无关;故选A.

15.201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对“三公”经费、征地拆迁、食品药品安全等九大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出部署。这有利于保障公民的()

A.选举权              B.监督权              C.决策权              D.管理权

【考点】依法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分析】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的权利.它是公民参政权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国家权力监督体系中的一种最具活力的监督.

【解答】该题考查公民的监督权.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的权利;我国公民享有对人民代表、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的权利.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所以题干描述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监督权,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ACD.

故选B.

16.近年来,一些地区相继发生特大煤矿安全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性质十分恶劣,危害严重,教训深刻。黑心矿主们侵犯了旷工的()

A.劳动权              B.生命健康权

C.人身自由权              D.获得劳动报酬权

【考点】生命健康权.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身权利;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受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不容侵犯,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解答】题干中煤矿安全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矿工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生命健康权受到侵犯.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其它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

17.刘某从某超市出门时,保安认为刘某有偷拿货物的嫌疑,便将她带到值班室审问并强行搜身。保安员的行为()

A.是维护公共财产的合法行为

B.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违法行为

C.是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违法行为

D.是可以谅解的行为

【考点】人身自由权.

【分析】本题考查公民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权是指公民在法律范围内有独立为行为而不受他人干涉,不受非法逮捕、拘禁,不被非法剥夺、限制自由及非法搜查身体的自由权利.人身自由权是我国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前提条件.

【解答】《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据此判断,保安员将顾客带到值班室审问并强行搜身的行为侵犯了他的人身自由权,是违法行为,C符合题意;AD没有正确认识该行为的性质和危害,错误;公民人身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生命健康权等等,B说法不准确,排除.故选C

18.在公民的人身权利中,属于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和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前提条件是()

A.生命权              B.健康权              C.人身自由              D.监督权利

【考点】人身自由权.

【分析】本题考查公民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权是指公民在法律范围内有独立为行为而不受他人干涉,不受非法逮捕、拘禁,不被非法剥夺、限制自由及非法搜查身体的自由权利.人身自由权是我国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前提条件.

【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人身自由权是我国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前提条件,C符合题意;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是公民首要的权利,是公民享受其他权利的基础,AB排除;监督权属于政治权利,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9.公安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在深夜搜查了李某住宅,公安机关的行为()

A.侵犯了李某的财产权              B.是违法行为,要受法律制裁

C.侵犯了李某的隐私权              D.是依法办事,符合法律要求

【考点】依法行政.

【分析】本题考查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解答】公安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在深夜搜查了李某住宅,符合法律程序,做到了依法行政,D正确,符合题意;ABD说法错误.故选D

20.我国政府拨付巨款资金,防治“禽流感”,并决定四年内投17.5亿万防治艾滋病。这些做法表明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的()

A.生命健康权              B.隐私权              C.人身自由权              D.人格尊严权

【考点】生命健康权.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身权利;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受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不容侵犯,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解答】题干中我国政府拨付巨款资金,防治“禽流感”,防治艾滋病,旨在保护公民生命健康,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其它选项不合题意.故选A.

21.下列属于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有()

①护送儿童过马路  ②路遇伤病者奋力抢救③勇于为伤员献血  ④积极劝阻同学打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考点】生命健康权.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身权利;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受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不容侵犯,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解答】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身权利,我们在珍惜、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同时,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题干中①②③④都是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表现,故选D.

22.据报载,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有的同学被人打伤,有的同遭到勒索,有的同遭到抢劫。针对这些情况,有些同学提出下列对策,其中正确的是()

①惹不起但躲得起  

②报告老师或警察

③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纠集朋友,实施报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③

【考点】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防范校园暴力.校园暴力指发生在学校及其周边地区,由同学、学校工作人员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生理或心理实施的、达到一定伤害程度的侵害行为.

【解答】校园暴力有可能严重伤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影响正常的学习,破坏校园秩序.我们要学会防范校园暴力,做到自我保护,寻求各方面力量,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容易助长不良风气,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④说法错误,报复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不受法律保护.

故选D.

23.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权利保障体制,其主要内容有()

①立法保障 ②执法保障 ③司法保障 ④社会保障。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考点】宪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分析】本题属于“依法治国”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依法治国的涵义,意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健全法律监督机制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所以①③是正确的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②④.

故选A.

24.公民首要的、最根本的人身权利是()

A.人身自由权              B.生命健康权              C.人格尊严权              D.肖像权

【考点】生命健康权.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关公民生命健康权的内容,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公民首要的、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解答】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健康权是公民首要的、最根本的人身权利,所以B是正确的,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监督权是公民的政治权利.选项A人身自由权是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但不是最根本的人身权;选项CD都属于人格尊严权的内容,不是公民首要的、最根本的人身权利,不能选;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25.2014年5月8日,李克强总理在海外民生工程座谈会上说:“我们要加强海外领事保护 力量,使同胞们不管走到哪里,领事保护服务就跟到哪里。大家平安是我们最大心愿。”这说明()

A.法律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

B.国家高度重视维护海外中国公民的人身权利

C.海外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D.人身权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必要条件

【考点】人身权利.

【分析】本题考查对人身权利的理解.人格权是人把自己与社会联结在一起并与他人发生各种联系与交往的前提.它由每个人单独享有,不得转让、抛弃、继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可与我们的人身分离.人格权包括人身权利和身份权利.

【解答】“加强海外领事保护力量,使同胞们不管走到哪里,领事保护服务就跟到哪里”这说明国家高度重视海外中国公民的人身权利,选项A与题意不符;选项C理解错误;选项D理解错误.故选B

张某是某校八年级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朋友进入网吧,从此被打打杀杀的电子游戏迷住而不能自拔。之后,张某又一次来到网吧,他越玩越上瘾,把兜里的钱花光后,又欠下网吧老板30元。网吧老板强行将张某扣留了一天一夜,直到张某的爸爸闻讯赶来,交上钱才将他领回家。据此回答26﹣27题。

26.网吧老板扣押张某的行为侵犯了张某()

A.生命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名誉权              D.受教育权

【考点】人身自由权.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身自由权的有关知识,人身自由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有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

【解答】生命健康权是公民生命权和健康权的统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所以选项A错误;网吧老板扣押张某的行为,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行为,侵犯了张某的人身自由权,所以选项B正确;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所以选项C错误;受教育权,是公民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所以选项D错误.

故选:B.

27.假如你是张某,你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①向公安机关举报这家“黑网吧”

②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为自己讨回公道③永远不去这家网吧玩游戏,换一家信誉好的网吧④深刻认识自己沉迷网吧的错误,痛改前非,不再去营业性网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考点】获得法律帮助的方法与途径.

【分析】本题考查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未成年人自控力、自保能力差,容易受到不法侵害,需要受特殊保护.未成年人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

【解答】《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舞厅、酒吧、营业性的网吧等不适应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应当禁止未成年人进入.因此张某再“换一家信誉好的网吧”继续玩游戏的做法是错误的,应当被排除.①②④认识正确,应该举报这家“黑网吧”,不再去营业性网吧,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为自己讨回公道;故选C.

28.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陕西省委在全省开展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的“三问三解”活动。这一活动的展开()

①有利于公民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②体现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③有利于提高升为省政府的决策水平  ④表明人民有权直接参与和管理国家大事。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考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分析】本题属于“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法律的涵义,我国法律重要性,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由题干描述得知,“三问三解”活动的展开有利于公民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体现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利于提高升为省政府的决策水平,所以①②③是正确的选项,人民无权直接参与和管理国家大事,所以排除含有④的选项ABC.

故选D.

二、简答题(共8分)

29.分析说明题

    王某和李某是邻居。一天,王某晾在院子里的一件名牌运动衣丢失,怀疑为李某所偷。王某私下找到派出所当联防员的表弟张某,强行闯入李某的家中搜查。张某对抗议的李某又打又骂,推搡中将李某家的电视机碰翻摔坏。搜查无果,张某又以李某“态度不好,不合作”为由,私自将李某带到派出所拘留两天,而王某到处散布李某偷东西的谣言。

(1)上述案例中,王某、张某侵犯了李某的哪些权利?

(2)李某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考点】言行评析题;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姓名权;隐私权.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要学会依法维护自身权益.①要学会求得法律帮助.如: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服务所等. ②可以通过非诉讼途径解决,这是维护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向政府部门、司法机关反映问题,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 ③通过诉讼途径即打官司讨回公道,这是维护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途径.有经济困难,还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权利的认识和理解.题干中王某、张某强行闯入李某的家中搜查,侵犯了隐私权;张某对抗议的李某又打又骂,侵犯了名誉权和生命健康权;将李某家的电视机碰翻摔坏,侵犯了财产权;私自将李某带到派出所拘留两天,侵犯了人身自由权;王某到处散布李某偷东西的谣言侵犯了名誉权.据此作答.

(2)本题考查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维护合法权利的途径: ①直接找侵权者交涉; ②向有关管理部门申诉; ③运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

故答案为:

(1)隐私权、名誉权,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等.

(2)应勇敢拿起法律武器,请求司法保护.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恢复自己的名誉.与此同时,追究侵权人责任,要求其赔偿财产损失,还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三、辨析题(10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30.【法制论坛】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了必需品。自从有了网络,人们便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人们可以在各种网络空间、论坛上畅所欲言。有人认为:“网络是自由的,网民言论不受约束。”

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考点】网络的两面性.

【分析】本题以网络交往为背景材料考查对公民正确行使权利的理解和认识.解答此题可以从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的角度进行分析.

【解答】互联网交往是现实生活的延伸,在互联网交往中,我们也要遵守道德和法律,要依法行使权利,不能畅所欲言,为所欲为.

故答案为:这一观点是错误的.(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但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滥用言论自由是法律不允许的.(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密不可分的.公民在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四、分析说明题(12分,其中综合评价分1分.要求紧扣题意,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31.王某和李某是楼上楼下的邻居,楼上王某的卫生间从去年就漏水,楼下李某经常上去找王某:“我们家卫生间要打伞了,你们赶紧找人修一修吧!”可李某却说:“我们家又不打伞,你们找房管局去吧!”僵持了许久,楼下的李某自己去买了厕所用具。要求楼上王某换上,可王某就是不同意,他认为自己家修不修是自己的权利,别人管不着,他给楼下邻居造成的不便,却不考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王某的说法是否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2)请你给楼下李某出个主意,解决他遇到的麻烦。

(3)上述材料对你有何启示?

【考点】观点辨析题;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材料分析题.

【分析】本题属于“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法律的涵义,我国法律重要性,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1)题干中的王某认为“自己家修不修是自己的权利,别人管不着”,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此时王某已侵犯了李某的合法利益.

(2)本题考查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在回答时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作答.解决途径往往从道德和法律角度作答.

(3)解答中可以从与他人相处的角度,如何正确行使权利、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等多方面回答.

故答案为:

(1 )不正确.因为我国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自由,并不是说可以随心所欲,毫无节制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应在法律规定和允许的范围内.

(2 )李某应先与王某协商,若协商不成,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到法院去起诉邻居王某.

(3 )我们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还要珍惜和正确行使我们享有的各项权利,自觉,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做一个合格公民.

五、综合探究题(14分,其中综合评价1分.要求紧密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32.社会调查 :八年级(3)班的同学就“你对宪法知多少”对学校附近社区的居民进行了一次采访调查。下面是某位同学与某位居民的对话:

同学:“您知道宪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吗?”

居民:“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同学:“您知道我国宪法主要规定了哪些内容吗?”

市民:“不太清楚。”

同学:“你觉得宪法和咱老百姓的关系密切吗?”

市民:“我觉得关系不大,宪法规定的内容远离生活,是否了解宪法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丝毫影响。”

(1)假如你是那位居民,请谈谈“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理由。

(2)假如你是被调查的居民之一,请你针对上述调查中同学的第二个问题,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

(3)通过调查,同学们发现大多数居民认为“宪法远离大众的生活”。如果你是调查者,听了这一观点,你应该对他们说什么?

【考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分析】本题属于“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宪法的地位、作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青少年要正确对待宪法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1)该题考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依据课本内容,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要从内容上、从法律效力上、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来考虑这个问题.

(2)该题考查宪法规定的内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依据课本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国家标志等基本内容.

(3)该题考查宪法与生活的关系;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可认真分析材料,并联系教材知识从“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都与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等角度回答此题,

故答案为:

(1)第一,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第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第三,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国家标志等基本内容:

(3)你们的观点是错误的.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宪法规定的内容事关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如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都与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查看更多【阳江政治试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