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濮阳中考 > 濮阳中考试题 > 濮阳化学试题 > 正文

2018年濮阳中考化学模拟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7-12-06 16:39:03文/张平

 

此试题可能存在乱码情况,在查看时请点击右上角全屏查看

2018年濮阳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4分)

1.2017年春节前夕,我市多次出现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为减少雾霾天气,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

A.洒水车在路面洒水降尘              B.禁止露天焚烧秸秆

C.建筑工地要覆盖防尘膜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              B.蜡烛熔化              C.粮食酿酒              D.蔗糖溶解

3.凉皮是倍受濮阳人们喜爱的小吃,下列制作凉皮的食材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A.面皮              B.黄瓜              C.花生米              D.植物油

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氯化钠              B.汞              C.二氧化碳              D.硫酸铜

5.小强看到自家的小麦叶色淡黄,并有倒伏现象,则小麦应施用的肥料是(  )

A.KNO3              B.NH4NO3              C.Ca(H2PO4)2              D.K2SO4

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称量10.05g固体

C.液体加热              D.量取9.5mL液体

7.CaCO3、CuCl2溶液、KOH 溶液、Zn粒四种物质单独或相互反应,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复分解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化合反应

8.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混合后,所得溶液质量比混合前溶液质量小的是(  )

A.把铝片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镁溶液中

B.用纯碱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制烧碱

C.把铁粉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

D.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9.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100g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25g

B.升高温度可将A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B>C

D.除去A中混有的少量的B,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10.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

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11.大蒜中的大蒜素(C3H5SC3H5)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但是遇碱、受热都会分解,下列有关大蒜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食用大蒜消炎杀菌宜用生蒜

B.大蒜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4

C.大蒜素C、H、S元素的质量比为36:5:16

D.一个大蒜素分子中有17个原子

12.如图是一对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个数比:水、双氧水的比为1:1

B.产物质量比:氧气、水的比为2:1

C.化学变化的本质:原子的重新组合

D.化学计量数:氧气、水的比为1:4

13.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14.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甲>乙>丙              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二、填空题(共16分)

15.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常用来培制糕点的小苏打的化学式是  .

16.正常雨水显酸性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小明将CO2气体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他要探究的问题可能是  ;生活中可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7.如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m﹣x>2时,该粒子属于  (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该粒子对应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周期.

18.近年来,我市开始提倡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作为汽车燃料.

(1)乙醇汽油作燃料的优点是(写出一条即可)  ;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9.一定条件下,3.9g苯(C6H6)与9.6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2.7gH2O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  ,X的化学式为  ;O2与X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20.如图所示,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到A是实验室制取A气体的常用方法,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图中箭头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1)B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  ;

(2)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是  ;

(3)A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三、简答题(共10分)

21.金属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教师里的窗户上大都是铝合金,铝合金是什么材料?

(2)金属铝较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

22.电瓶车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交通工具,电瓶车电池中要用28%的硫酸.

(1)要配制196g28%的硫酸,需要98%的浓硫酸质量为  g.

(2)实验安全是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实验室如何稀释浓硫酸?

2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B装置和C装置相比,C装置的优点是什么?

(3)若用D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应从哪端进气?

24.酸、碱、盐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

(1)氯化钾和氯化铵都是常见的化肥,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鉴别两种化肥.  .

(2)向足量NaOH溶液中通入CO2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可能只有Na2CO3,也可能还有NaOH,请设计实验检验溶质的成分,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并写出涉及到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1)下列实验仪器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填字母代号).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锥形瓶

(2)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

①该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的什么物理性质?

②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小伟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且产生少量气体,于是,他重新配制硫酸铜溶液,再次实验,又观察到相同的现象.

①产生的气体可能是  ;

②写出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的化学方程式  .

(4)如图2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炼铁原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段时间后,在盛氧化铁的玻璃管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该实验装置还有不足之处,请提出一种具体的改进方法  .

(5)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来制取金属铁,要制得金属铁5.6g.至少需要一氧化碳多少克?

 


2018年濮阳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4分)

1.2017年春节前夕,我市多次出现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为减少雾霾天气,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

A.洒水车在路面洒水降尘              B.禁止露天焚烧秸秆

C.建筑工地要覆盖防尘膜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分析】A、洒水车在路面洒水降尘可以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

B、露天焚烧秸秆容易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

C、建筑工地要覆盖防尘膜可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

D、煤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 的粉尘和污染物.

【解答】解:A、洒水车在路面洒水降尘可以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故A能减少雾霾天气;

B、露天焚烧秸秆容易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故B能减少雾霾天气;

C、建筑工地要覆盖防尘膜可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故C能减少雾霾天气;

D、煤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 的粉尘和污染物,故D会增加雾霾天气.

故选D.

 

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              B.蜡烛熔化              C.粮食酿酒              D.蔗糖溶解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蜡烛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蔗糖溶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3.凉皮是倍受濮阳人们喜爱的小吃,下列制作凉皮的食材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A.面皮              B.黄瓜              C.花生米              D.植物油

【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面皮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B、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

C、花生米中富含蛋白质和油脂,故选项错误.

D、植物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

故选B.

 

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氯化钠              B.汞              C.二氧化碳              D.硫酸铜

【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D、硫酸铜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小强看到自家的小麦叶色淡黄,并有倒伏现象,则小麦应施用的肥料是(  )

A.KNO3              B.NH4NO3              C.Ca(H2PO4)2              D.K2SO4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小麦叶色淡黄,并有倒伏现象,说明土壤中缺乏钾元素和氮元素.

A、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正确;

B、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

C、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错误;

D、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错误.

故选A.

 

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称量10.05g固体

C.液体加热              D.量取9.5mL液体

【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分析】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根据托盘天平的正确方法分析;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试管内液体不可超过试管容积;量取液体时,应尽量少产生误差

【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要用用火柴,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错误;

B、托盘天平的精确度是0.1g,图示操作错误;

C、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试管内液体不可超过试管容积,故C正确;

D、量取液体时,应尽量少产生误差,量取9.5mL的液体应用10mL的量筒,故D错误.

故选C

 

7.CaCO3、CuCl2溶液、KOH 溶液、Zn粒四种物质单独或相互反应,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复分解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化合反应

【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利用CaCO3、CuCl2溶液、KOH溶液、Zn粒四种物质之间的反应进行判断,只要是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以及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解:依据反应的条件可知,碳酸钙不会与各物质发生反应,但能自身发生分解反应,氯化铜能与氢氧化钾发生复分解反应,以及氯化铜与锌的置换反应,除此之外再无其它反应,因此没有涉及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故选D.

 

8.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混合后,所得溶液质量比混合前溶液质量小的是(  )

A.把铝片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镁溶液中

B.用纯碱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制烧碱

C.把铁粉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

D.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所得溶液质量比混合前溶液质量小,则是有沉淀生成或是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小于被置换出来的质量,据此解答.

【解答】解:A、把铝片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镁溶液中,铝不能与硝酸镁反应,溶液质量不变,错误;

B、用纯碱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制烧碱,反应后生成碳酸钙沉淀,会导致溶液的质量减小,正确;

C、把铁粉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置换出的氢气的质量小于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故溶液质量会增加,错误;

D、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不变,正确;

故选B.

 

9.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100g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25g

B.升高温度可将A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B>C

D.除去A中混有的少量的B,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125g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25g,故A错误;

B、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不能将A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B错误;

C、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A、B物质不会析出晶体,C物质会析出晶体,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故C错误;

D、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除去A中混有的少量的B,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故D正确.

故选:D.

 

10.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

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

【分析】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时,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无论加不加催化剂,最终产生氧气一样多;

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时,原溶液及原溶液溶质量不增加,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解答】解: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时,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而氧化钙为固体物质,图象显示反应后固体质量为零.故A不正确;

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加不加催化剂,只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最终产生氧气一样多;而图示显示加催化剂与不加生成的氧气不一样;故B不正确.

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溶液酸性减弱至完全反应后碱性又逐渐增强,pH逐渐增大;题意与图示相符;故C正确.

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时,原溶液及原溶液溶质量不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而图象显示其溶质质量分数开始逐渐增加,与题意不符;故D不正确.

故选:C.

 

11.大蒜中的大蒜素(C3H5SC3H5)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但是遇碱、受热都会分解,下列有关大蒜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食用大蒜消炎杀菌宜用生蒜

B.大蒜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4

C.大蒜素C、H、S元素的质量比为36:5:16

D.一个大蒜素分子中有17个原子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分析】A.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大蒜素的一个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大蒜中的大蒜素(C3H5SC3H5)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但是遇碱、受热都会分解,所以食用大蒜消炎杀菌宜用生蒜,故正确;

B.大蒜素的相对分子质量12×6+1×10+32=114,故错误;

C.大蒜素中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0):32=36:5:16,故正确;

D.大蒜素的一个分子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的,共17个原子,故正确.

故选B.

 

12.如图是一对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个数比:水、双氧水的比为1:1

B.产物质量比:氧气、水的比为2:1

C.化学变化的本质:原子的重新组合

D.化学计量数:氧气、水的比为1:4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再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A、在该反应中水是生成物,不是反应物,故A错误;

B、产物质量比:氧气、水的比为32:(18×2)=8:9,故B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变化的本质:原子的重新组合,故C正确;

D、由方程式可知,化学计量数:氧气、水的比为1:2,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3.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锌>铜>银,当把锌粉加入到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时,银首先被置换出来,在银完全置换后,铜才能被置换出来;一定量的锌粉,可能完全转换出银,也可能只置换出部分的银,滤液呈蓝色,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铜,锌可能没有置换出铜,有可能置换出部分铜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A、根据反应后的滤液显蓝色,说明滤渣中一定没有锌,否则会继续和硝酸铜反应,故A错误;

B、锌会首先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银,锌可能与硝酸铜反应,有可能没有反应,所以滤渣中可能含有铜,由于有硝酸铜的剩余,则一定没有锌,故B错误;

C、锌和硝酸银发生了置换反应,溶液显蓝色,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锌;锌也可能反应了少量的硝酸银,也可能将硝酸银全部反应完,所以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故C错误;

D、锌和硝酸银发生了置换反应,溶液显蓝色,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锌;锌也可能反应了少量的硝酸银,也可能将硝酸银全部反应完,所以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故D正确.

故选:D.

 

14.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甲>乙>丙              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据相同时间内产生氢气较多(即反应剧烈)的金属活动性较强,结合产生氢气的关系图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

根据一定质量的金属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金属的质量,结合三种金属的化合价及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大小,判断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

【解答】解:A、三种金属的化合价、金属的质量都相等,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即产生氢气多的相对原子质量小;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三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甲>乙>丙;因此可判断相对原子质量是丙>乙>甲,故A错误;

B、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三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甲>乙>丙,故B正确;

C、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当三种金属都在发生反应时,相同时间内乙放出氢气的质量大于甲、大于丙,可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乙>甲>丙,故C正确;

D、金属与酸的反应生成氢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所以生成的氢气与消耗的酸的多少顺序一致,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故D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共16分)

15.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CaO ;常用来培制糕点的小苏打的化学式是 NaHCO3 .

【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分析】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二者组成的是氧化钙;常用来培制糕点的小苏打是碳酸氢钠,据此解答.

【解答】解: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二者组成的是氧化钙;常用来培制糕点的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

故填:CaO(或氧化钙);NaHCO3

 

16.正常雨水显酸性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O2+H2O=H2CO3 ;小明将CO2气体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他要探究的问题可能是 CO2气体是否能与水反应生成了酸 ;生活中可用 煮沸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硬水与软水;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碳酸能是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据此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正常雨水显酸性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H2O=H2CO3;小明将CO2气体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紫色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色,他要探究的问题可能是CO2气体是否能与水反应生成了酸;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故答为:CO2+H2O=H2CO3;CO2气体是否能与水反应生成了酸;煮沸.

 

17.如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m﹣x>2时,该粒子属于 阳离子 (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该粒子对应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三 周期.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元素的周期数等于与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由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m﹣x>2时,即m>2+x时,即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该离子是由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原子的核外应有三个电子层,该粒子对应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

故答案为:阳离子;三.

 

18.近年来,我市开始提倡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作为汽车燃料.

(1)乙醇汽油作燃料的优点是(写出一条即可) 减少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或节约石油资源) ;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C2H5OH+3O22CO2+3H2O ;

(2)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Zn+H2SO4=ZnSO4+H2↑ .

【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氢气的制取和检验;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由学过的知识可知,乙醇汽油作燃料的优点是:减少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节约石油资源等;乙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配平即可;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解答】解:(1)乙醇汽油作燃料的优点是:减少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节约石油资源等;乙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配平即可;故答案为:减少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或节约石油资源); C2H5OH+3O22CO2+3H2O;

(2)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故答案为:Zn+H2SO4=ZnSO4+H2↑;

 

19.一定条件下,3.9g苯(C6H6)与9.6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2.7gH2O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 4.4g ,X的化学式为 CO ;O2与X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2:1 .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变列等式计算出X的值;根据质量比结合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分析.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变列等式:9.6g+3.9g=6.6g+2.7g+X,解得X=4.2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苯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所以X是一氧化碳,苯、氧气、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 =1:6:3:3:3;将苯燃烧的方程式配平得:C6H6+6O23CO2+3H2O+3CO,该反应方程式中O2与X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故填:4.2;CO;2:1

 

20.如图所示,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到A是实验室制取A气体的常用方法,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图中箭头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1)B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

(2)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O═Ca(OH)2 ;

(3)A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灭火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D是氢氧化钙;B到A是实验室制取A气体的常用方法,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A可能是二氧化碳,B是碳酸钙;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C可能是氧化钙,D是氢氧化钙,据此解答.

【解答】解: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D是氢氧化钙;B到A是实验室制取A气体的常用方法,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A可能是二氧化碳,B是碳酸钙;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C可能是氧化钙,D是氢氧化钙,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B生成A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2)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填:CaO+H2O═Ca(OH)2;

(3)A是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故填:灭火.

 

三、简答题(共10分)

21.金属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教师里的窗户上大都是铝合金,铝合金是什么材料?

(2)金属铝较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分析】(1)根据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分析;

(2)根据铝的氧化物的性质分析.

【解答】解:(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因此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填:金属材料;

(2)因为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制品很耐腐蚀;故填: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22.电瓶车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交通工具,电瓶车电池中要用28%的硫酸.

(1)要配制196g28%的硫酸,需要98%的浓硫酸质量为 56 g.

(2)实验安全是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实验室如何稀释浓硫酸?

【考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分析】(1)使用98%的浓硫酸配制28%的稀硫酸需要进行加水稀释,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硫酸的质量不变;根据溶质质量不变,由稀硫酸的质量可计算配制时所需要浓硫酸的质量.

(2)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设需要98%的硫酸的质量为x,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硫酸的质量不变,

196g×28%=x×98%,x=56g

故答案为:56.

(2)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

故答案为: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动.

 

2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B装置和C装置相比,C装置的优点是什么?

(3)若用D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应从哪端进气?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A装置是加热固体制取氧气,试管口无棉花,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可用此发生装置;

(2)C装置可通过弹簧夹的开闭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从长管进气.

【解答】解:(1)A装置是加热固体制取氧气,试管口无棉花,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可用此发生装置,反应方程式 是:2KClO32KCl+3O2↑;

(2)C装置可通过弹簧夹的开闭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弹簧夹打开,固体和液体混合产生气体,关闭弹簧夹,试管内气体无法排出,气压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从长管进气;

故答案为:(1)2KClO32KCl+3O2↑;

(2)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3)a.

 

24.酸、碱、盐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

(1)氯化钾和氯化铵都是常见的化肥,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鉴别两种化肥. 取样品少许,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的是氯化铵,另一种是氯化钾 .

(2)向足量NaOH溶液中通入CO2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可能只有Na2CO3,也可能还有NaOH,请设计实验检验溶质的成分,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并写出涉及到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足量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等),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溶质为Na2CO3和NaOH;若溶液没有变成红色,则溶质只有Na2CO3;CaCl2+Na2CO3═CaCO3↓+2NaCl .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铵态氮肥的检验;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铵盐遇碱能够生成氨气的性质分析即可.

(2)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解答】解:(1)由于铵盐遇碱能够生成氨气而氯化钾不能,所以可以通过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的方式鉴别两者;故填:取样品少许,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的是氯化铵,另一种是氯化钾.

(2)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足量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等),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溶质为Na2CO3和NaOH;若溶液没有变成红色,则溶质只有Na2CO3.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

故填: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足量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等),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溶质为Na2CO3和NaOH;若溶液没有变成红色,则溶质只有Na2CO3;CaCl2+Na2CO3═CaCO3↓+2NaCl.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1)下列实验仪器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c (填字母代号).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锥形瓶

(2)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

①该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的什么物理性质?

②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小伟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且产生少量气体,于是,他重新配制硫酸铜溶液,再次实验,又观察到相同的现象.

①产生的气体可能是 氢气 ;

②写出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的化学方程式 Fe+CuSO4=Cu+FeSO4 .

(4)如图2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炼铁原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段时间后,在盛氧化铁的玻璃管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红色粉末慢慢变成黑色 ;

②该实验装置还有不足之处,请提出一种具体的改进方法 加装尾气处理装置 .

(5)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来制取金属铁,要制得金属铁5.6g.至少需要一氧化碳多少克?

【考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分析】(1)运用常见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解答;

(2)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的物质析出,且产生少量的气体,说明除了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外还有其他的反应;

(4)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现象以及注意事项来分析;

(5)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所需一氧化碳的质量.

【解答】解:(1)a.烧杯可用于做反应器;

b.试管常用做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c.量筒常用于一定液体的量取,为保持量取的准确性,不可做反应容器;

d.锥形瓶可用于做反应器.

故填:c;

(2)①隔着铜片给物质加热,是利用了金属铜的导热性; 

②本题实验中可以观察到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需要被加热到一定程度才会燃烧,说明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故填:①金属铜的导热性;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①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硫酸铜和水,加入铁产生气体,故可能是氢气,故填:氢气;

②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故填:Fe+CuSO4=Cu+FeSO4;

(4)①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观察到红色粉末慢慢变成黑色;故填:红色粉末慢慢变成黑色;

②一氧化碳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去,图中没有设计尾气处理装置,应加装尾气处理装置;故填:加装尾气处理装置;

(5)解:设生成5.6g铁需要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

3CO+Fe2O32Fe+3CO2

84                      112

  x                      5.6g

x=4.2g

答:最少需要4.2克一氧化碳.

 


2017年3月31日

第1页(共3页)

 

查看更多【濮阳化学试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