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萍乡中考 > 萍乡中考试题 > 萍乡生物试题 > 正文

2017-2018萍乡市芦溪县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含答案】

2017-11-28 15:04:31文/王蕊

2017-2018萍乡市芦溪县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含答案】

由于版式的问题,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现象,为了方便您的阅读请点击全屏查看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1.(2分)今日的地球,森林正在减少;海洋、河流、湖泊受到污染;荒漠在蔓延;湿地在缩小;大气中,二氧化碳在增加;臭氧层遭到破坏;生物种类减少的速度加快…人类面临着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A.地理              B.生物              C.物理              D.化学

2.(2分)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不包含生命现象()

A.春眠不觉晓              B.处处闻啼鸟              C.夜来风雨声              D.花落知多少

3.(2分)生物不会因为个体的死亡而导致物种灭绝,这是因为生物体具有()

A.生长特性              B.繁殖特性              C.遗传特性              D.适应特性

4.(2分)泸溪县很多学校在创建文明校园的过程中,校园树立了诸于“我为花草呵护,花草向我微笑”的标语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花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A.消费者              B.生产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5.(2分)袁水河发源于武功山,流经芦溪,进入宜春,沿途接纳了大小河流,最后汇入赣江.能代表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整条袁水河              B.袁水河的水

C.袁水河里所有的鱼              D.袁水河里的所有生物

6.(2分)武功山的植物呈明显的高山分布: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决定这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海拔高度

7.(2分)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梨”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活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A.温度和水分              B.光和温度              C.水分和光              D.土壤和温度

8.(2分)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上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分泌成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华的作用,这一事实说明()

A.生物能适应所生活的环境

B.生物能影响其生活的环境

C.生物能改变环境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9.(2分)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方面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可以写出一条食物链:蝉→螳螂→黄雀

B.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低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就越多

10.(2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水圈              B.生物圈              C.草原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11.(2分)在稻田中大量捕杀青蛙,可能造成水稻减产,其主要原因是()

A.食物链破坏              B.物质不能循环              C.植被被破坏              D.杂草疯长

12.(2分)日本水俣湾鱼体内甲基汞(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含量高达50ppm,比周围水内含量高3000倍,甲基汞进入鱼体的主要途径是()

A.通过饮水              B.通过食物链积累

C.通过皮肤吸收              D.通过鳃气体交换

13.(2分)下面四个实验装置中,哪一个用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更科学()

A.

B.

C.

D.

14.(2分)当低倍镜换为高倍镜后()

A.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暗              B.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亮

C.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暗              D.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

15.(2分)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的正确步骤是()

①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②把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

③盖好盖玻片

④把撕下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展平

⑤染色.

A.②①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⑤②③              D.③①②④⑤

16.(2分)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时滴一滴生理盐水,其作用是()

A.保持细胞的形态              B.杀死细胞

C.避免细胞死亡              D.离散口腔上皮细

17.(2分)我们的身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下列图示的细胞中,不参与组成我们身体的是()

A.

B.

C.

D.

18.(2分)“糖醋蒜”,吃起来酸甜爽口,下列有关“糖醋蒜”腌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糖和醋没有进入大蒜细胞内

B.大蒜细胞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C.大蒜细胞已死,细胞膜失去控制糖醋物质进出的能力

D.糖和醋都是细胞需要的物质,所有都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19.(2分)桑葚果实味甜多汁呈紫色,是人们常吃的水果之一.食用时手指、舌头都会被染成紫色,果盘内也有少量紫色汁液,这些紫色的汁液来自于果实细胞的()

A.细胞壁              B.线粒体              C.液泡              D.叶绿体

20.(2分)如果将细胞比作汽车,相当于发动机的结构是()

A.叶绿体              B.液泡              C.线粒体              D.有机物

21.(2分)熊猫“51g”出生时仅仅重51g,是世界上出生时体重最轻的大熊猫幼仔,38天后它已经成功长到了1289g.请分析,熊猫能长大的根本原因是()

A.细胞分裂与细胞生长的结果              B.细胞分化的结果

C.细胞分裂的结果              D.细胞生长的结果

22.(2分)如图所示,按照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⑤→①→③→④→②              D.②→①→④→③→⑤

23.(2分)美国及挪威的三位科学家因发现了“大脑中的GPS”﹣﹣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而获得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被称为网格细胞,它们构成人体四大基本组织中的()

A.神经组织              B.上皮组织              C.肌肉组织              D.结缔组织

24.(2分)当我们梳头时常有一些头屑落下来,头屑属于()

A.细胞死亡了的结缔组织              B.细胞死亡了的肌肉组织

C.细胞死亡了的神经组织              D.细胞死亡了的上皮组织

25.(2分)神八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让华夏大地一片欢腾,伴随这次巨大成功的还有番茄试管苗空间开花结实的实验.8瓶矮化的番茄试管苗在太空中茁壮成长,其中5株开花结果,一个果实已经转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些番茄试管苗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

B.这些番茄苗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

C.它们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D.番茄苗都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组成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0分)

26.(14分)阅读下面的故事,然后回答问题.

某地曾经发生了一次洪涝,许多稻田被洪水淹没了.洪水过后,那儿的水稻几年都得不到好收成.后来,农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托人去外地买了一批蛇回来,放到稻田里.说也奇怪,那一年水稻就获得了丰收.原来那场洪水把深藏在洞里的蛇给淹死了,田鼠却游到树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等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里糟蹋水稻.现在田里有了蛇,大量的田鼠让蛇给吃掉了,因而水稻又得到了好收成.

(1)故事中的稻田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阳光、洪水、田鼠、蛇等都能影响水稻的生活,在生物学上,把影响水稻生活的这些因素统称为     ,其中阳光、洪水又属于      因素.

(2)稻田里还会有少许杂草与水稻争夺着阳光、养料、水分,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     关系.

(3)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请写出故事中的食物链:     .

(4)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

(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调节能力,将会破坏生态系统的     .该生态系统容易遭到破坏的原因是     .

27.(12分)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物实验室里常用的重要仪器之一,下列是使用光学显微镜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请回答:

(1)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填序号)

①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并安放 ②转动反光镜,从目镜中看见白亮的视野

③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④将制作好的玻片标本放到载物台上,将观察物正对通光孔,用压片夹压住⑤调节粗、细准焦螺旋等结构看清物像

(2)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对光的正确操作应是:转动转换器,选择     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选择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直至看到均匀白亮的视野.

(3)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若是在光线很强的条件下,为了控制进光量,应选用较小的光圈和     反光镜.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填“目镜”或“物镜”),以免压碎玻片标本.

(5)某同学用5×的目镜、10×的物镜进行观察,则该同学观察到的细胞放大倍数是     .

(6)某同学在视野的左下方看到一个完整的细胞结构,要想将它移至视野中央,则应将载玻片向     移动.

28.(14分)如图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④的结构名称是     ,由此可判断图表示     细胞.

(2)植物细胞特有的是液泡以及⑥     、⑦     .

(3)小茜同学制作了一个细胞模型:利用现成的果冻,将一粒糖粒放入其中.请你推测制作的是     (填“动物”或“植物”)细胞模型,其中糖粒相当于细胞核,果冻相当于     ,包装果冻的塑料壳相当于     .

29.(10分)以下是某班同学设计的“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方案:

在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统计阴暗干燥处和阴暗湿润处的鼠妇数量.如表是全班八个小组实验结果:

组数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阴暗干燥处(只)

2

3

3

1

3

2

1

2

阴暗湿润处(只)

8

7

7

9

7

8

9

8

(1)该班同学探究的问题是: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作出的假设是     .

(2)某同学建议选体形较大、爬行较快的10只鼠妇作为实验对象,你认为是否可行?     .

(3)统计并计算全班平均值,计算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误差:根据平均值你得出的结论是     .

(4)该实验的变量是     .

(5)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鼠妇?     .


2017-2018萍乡市芦溪县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1.(2分)今日的地球,森林正在减少;海洋、河流、湖泊受到污染;荒漠在蔓延;湿地在缩小;大气中,二氧化碳在增加;臭氧层遭到破坏;生物种类减少的速度加快…人类面临着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A.地理              B.生物              C.物理              D.化学

【考点】49: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

【分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

【解答】解:生物与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传统上一直是农学和医学的基础,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医疗、制药、卫生等等方面;随着生物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现在,生物学的影响已突破上述传统的领域,而扩展到食品、化工、环境保护、能源和冶金工业等等方面;今日的地球,森林正在减少,海洋、河流、湖泊受到污染,荒漠在蔓延,湿地在缩小,大气中,二氧化碳在增加,臭氧层遭到破坏,生物种类减少的速度加快…人类面临着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生物学.

故选:B

【点评】生物学的发展和人类的未来息息相关,人口、食物、环境、能源问题是当前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生物学.

2.(2分)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不包含生命现象()

A.春眠不觉晓              B.处处闻啼鸟              C.夜来风雨声              D.花落知多少

【考点】41:生物的特征.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时可以从生物的特征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春眠不觉晓,是人对刺激做出的一种反应;处处闻啼鸟,是鸟类的繁殖现象;夜来风雨声是自然现象,不是生命现象;花落知多少,是植物的繁殖现象.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3.(2分)生物不会因为个体的死亡而导致物种灭绝,这是因为生物体具有()

A.生长特性              B.繁殖特性              C.遗传特性              D.适应特性

【考点】41:生物的特征.

【分析】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解答】解:生物通过不断繁殖产生后代个体,因而生物不会因为个体的死亡而导致物种灭绝.生物的生长只是个体由小长大,并不产生下一代;生物的遗传是伴随着生物的生殖而进行的;生物的适应性保证生物个体适应环境,能够生存,但不能避免由于生物个体死亡,而导致物种灭绝.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生物具有繁殖后代的特性.

4.(2分)泸溪县很多学校在创建文明校园的过程中,校园树立了诸于“我为花草呵护,花草向我微笑”的标语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花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A.消费者              B.生产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考点】52: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生产者指的是营自养生活的生物,主要是指绿色植物,这些食物的作用是为自身及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它们提供取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蚯蚓在土壤中以植物枯叶、朽根为食,它取食的是动植物残体,并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从而获得能量.因为“花草”为绿色植物,所以它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生产者.

故选:B.

【点评】生产者的特征要记牢,这是考试的重点之一.

5.(2分)袁水河发源于武功山,流经芦溪,进入宜春,沿途接纳了大小河流,最后汇入赣江.能代表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整条袁水河              B.袁水河的水

C.袁水河里所有的鱼              D.袁水河里的所有生物

【考点】51:生态系统的概念.

【分析】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

【解答】解:A、包括了袁水河里的生物和无机环境,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B、仅有袁水河的水,缺少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生物部分.不属于一个生态系统;

C、仅有袁水河里所有的鱼,缺少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不属于一个生态系统;

D、袁水河里的所有生物,缺少非生物部分.不属于一个生态系统.

故选:A

【点评】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6.(2分)武功山的植物呈明显的高山分布: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决定这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海拔高度

【考点】4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解答】解: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不同的植物适应不同的温度如热带雨林必须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环境,常绿阔叶林必须生长在温度较高的亚热带,寒温带针叶林适于温度较低的亚寒带和寒带,高山草甸适于生长在寒冷的高山高原.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度左右,因此武功山从山脚到山顶温度差别极大,形成植物垂直分层分布的特点,即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7.(2分)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梨”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活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A.温度和水分              B.光和温度              C.水分和光              D.土壤和温度

【考点】4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分析】此题主要考察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春兰秋菊”主要是春季和秋季的光照强度和温度不同的影响,“南橘北梨”主要是受南北温度的不同造成的.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8.(2分)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上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分泌成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华的作用,这一事实说明()

A.生物能适应所生活的环境

B.生物能影响其生活的环境

C.生物能改变环境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考点】4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44: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影响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影响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作用,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9.(2分)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方面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可以写出一条食物链:蝉→螳螂→黄雀

B.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低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就越多

【考点】54: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4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52: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分析解答.

【解答】解:A、由食物链的概念可知:即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的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从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得知蝉吸取树汁,螳螂以蝉为食,黄雀以螳螂为食,故食物链为:树(或植物)→蝉→螳螂→黄雀.故A错误.

B、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的生存需要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等,这些都属于环境,因此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故B正确.

C、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的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所构成的统一的整体.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故C错误.

D、有毒物质在生物的体内不能分解,无法排出,会随着食物链的传递而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只要熟练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仔细分析选项中的内容,即可正确答题.

10.(2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水圈              B.生物圈              C.草原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考点】6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分析】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中即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故生物圈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答选:B

【点评】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1.(2分)在稻田中大量捕杀青蛙,可能造成水稻减产,其主要原因是()

A.食物链破坏              B.物质不能循环              C.植被被破坏              D.杂草疯长

【考点】56:保持生态平衡.

【分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表示食物链,据此答题.

【解答】解:在题干中的生态系统中,水稻为植物属于生产者,而害虫和青蛙为动物属于消费者,它们之间存有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一条食物链,即:水稻→害虫→青蛙,如果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破坏了食物链,导致生态平衡失调,使害虫增加,水稻减产.

故选:A

【点评】生态系统中生态平衡和食物链是中考的热点,应注意掌握.

12.(2分)日本水俣湾鱼体内甲基汞(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含量高达50ppm,比周围水内含量高3000倍,甲基汞进入鱼体的主要途径是()

A.通过饮水              B.通过食物链积累

C.通过皮肤吸收              D.通过鳃气体交换

【考点】57: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分析】本题考查了生物富集现象,据此回答.

【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所以日本水俣湾鱼体内甲基汞的含量高,是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形成的.

故选:B.

【点评】理解掌握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不断的积累.

13.(2分)下面四个实验装置中,哪一个用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更科学()

A.

B.

C.

D.

【考点】W2: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除“光”不同外其他条件如水分、温度等都应该相同且适宜.

A、都在明亮的环境中而且唯一的变量是水分;

B、都在阴暗的环境中而且唯一变量是水分;

C、都在潮湿的环境中而且唯一的变量是光;

D、唯一的变量是光,但是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都在干土中会影响鼠妇的活动.

  所以,用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更科学的一组是“C”.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

14.(2分)当低倍镜换为高倍镜后()

A.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暗              B.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亮

C.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暗              D.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

【考点】17: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此题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技能中,用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操作步骤.

只有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才能较容易地完成此类题目.

【解答】答:我们在使用显微镜时当用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观察,由于高倍镜比低倍镜的视野窄,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会变少.并且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所以,当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细胞的数目就会变少,视野变暗.

故选:C

【点评】解本题时,要注意换高倍镜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视野会变窄,二是视野会变暗,三是视野会变模糊.针对以上问题思考操作步骤.

15.(2分)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的正确步骤是()

①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②把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

③盖好盖玻片

④把撕下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展平

⑤染色.

A.②①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⑤②③              D.③①②④⑤

【考点】1A: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

【分析】这是一道制作临时装片方法步骤的题目.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有:擦、滴、撕、展、盖、染

【解答】解:第一步:“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第二步:“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第三步:“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第四步:“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第五步:“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其目的是防止出现气泡;

第六步:“染”,在载玻片的中央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所学知识对方法步骤、操作要点、注意事项作出合理的解释.

16.(2分)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时滴一滴生理盐水,其作用是()

A.保持细胞的形态              B.杀死细胞

C.避免细胞死亡              D.离散口腔上皮细

【考点】1D: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分析】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的一个步骤.步骤为:擦、滴、刮、涂、盖、染.

【解答】解: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如果滴加清水的话,口腔上皮细胞的液体浓度大于清水溶液的浓度就会吸水膨大变形,为了使细胞不至因吸水而膨大,应选用浓度为0.9%生理盐水.由于0.9%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故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皱缩.所以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一滴生理盐水的作用是保持细胞的形态.

故选:A.

【点评】关于制作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在第二步滴的液体不同,但都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17.(2分)我们的身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下列图示的细胞中,不参与组成我们身体的是()

A.

B.

C.

D.

【考点】1C:动物细胞的结构;1B: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23: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及功能.

【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线粒体,通过比较动物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动物细胞没有而植物细胞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据此解答.

【解答】解:A、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具备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不符合题意.

B、是纺锤状的肌肉细胞,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不符合题意.

C、是扁平状的上皮细胞,如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不符合题意.

D、细胞中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因此是植物细胞,不参与构成我们的身体.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区别.

18.(2分)“糖醋蒜”,吃起来酸甜爽口,下列有关“糖醋蒜”腌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糖和醋没有进入大蒜细胞内

B.大蒜细胞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C.大蒜细胞已死,细胞膜失去控制糖醋物质进出的能力

D.糖和醋都是细胞需要的物质,所有都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考点】13: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分析】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解答】解: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也有保护作用.细胞质中有细胞器,如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其中液泡里含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质中液泡的细胞液里;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糖醋蒜头有酸甜味,说明细胞已死,细胞膜失去控制能力.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提升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难度不大.

19.(2分)桑葚果实味甜多汁呈紫色,是人们常吃的水果之一.食用时手指、舌头都会被染成紫色,果盘内也有少量紫色汁液,这些紫色的汁液来自于果实细胞的()

A.细胞壁              B.线粒体              C.液泡              D.叶绿体

【考点】1B: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分析】植物的细胞结构主要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各具有一定的功能,分析解答.

【解答】解: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A错误.

B、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B错误.

C、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所以果盘内有少量紫色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来自于桑葚细胞的液泡,C正确;

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D错误.

故选:C.

【点评】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0.(2分)如果将细胞比作汽车,相当于发动机的结构是()

A.叶绿体              B.液泡              C.线粒体              D.有机物

【考点】15: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两种能量转换器;9B: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植物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能够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线粒体是动植物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能够将细胞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解答】解: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如果将细胞比作汽车,线粒体就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发动机靠燃料给汽车提供动力;线粒体则可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经过复杂的变化,将其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叶绿体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能够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选项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叶绿体和线粒体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21.(2分)熊猫“51g”出生时仅仅重51g,是世界上出生时体重最轻的大熊猫幼仔,38天后它已经成功长到了1289g.请分析,熊猫能长大的根本原因是()

A.细胞分裂与细胞生长的结果              B.细胞分化的结果

C.细胞分裂的结果              D.细胞生长的结果

【考点】22: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分析】(1)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3)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

【解答】解: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因此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因此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所以,熊猫能长大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分裂与细胞生长的结果”.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多细胞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生长、分裂、分化的共同结果.

22.(2分)如图所示,按照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⑤→①→③→④→②              D.②→①→④→③→⑤

【考点】38:动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

【分析】人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解答】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图中的①是胃,属于器官,②是上皮组织,③表示的是人体的消化系统,④是肌肉细胞,⑤是完整的人体.因此按照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排列,正确的顺序应该是④→②→①→③→⑤.可见A正确.

故选:A

【点评】关键是熟练掌握人体的结构层次,会分析并结合图形作答.

23.(2分)美国及挪威的三位科学家因发现了“大脑中的GPS”﹣﹣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而获得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被称为网格细胞,它们构成人体四大基本组织中的()

A.神经组织              B.上皮组织              C.肌肉组织              D.结缔组织

【考点】23: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及功能.

【分析】构成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及功能比较:

组织名称

主要结构特征或功能

上皮组织

由上皮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分泌等作用

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种类很多,细胞间质发达,分布广泛,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肌肉组织

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等功能

神经组织

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网格细胞是组成大脑的细胞,应该是神经元,有神经元组成的组织为神经组织.

故选:A

【点评】人体的主要组织以及功能是重点,要好好掌握,识记时最好结合图形,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24.(2分)当我们梳头时常有一些头屑落下来,头屑属于()

A.细胞死亡了的结缔组织              B.细胞死亡了的肌肉组织

C.细胞死亡了的神经组织              D.细胞死亡了的上皮组织

【考点】23: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及功能.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人体的几种组织及功能,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各具有不同的功能,分析答题.

【解答】解:其中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等,头屑属于细胞死亡了的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等;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故选:D

【点评】人体的主要组织以及功能是重点,要好好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5.(2分)神八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让华夏大地一片欢腾,伴随这次巨大成功的还有番茄试管苗空间开花结实的实验.8瓶矮化的番茄试管苗在太空中茁壮成长,其中5株开花结果,一个果实已经转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些番茄试管苗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

B.这些番茄苗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

C.它们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D.番茄苗都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组成

【考点】24: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功能;31: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35:组织形成器官.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植物的组织、结构层次等的知识,分析资料解答.

【解答】解:A、番茄属于种子植物,有性生殖,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有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不符合题意.

B、番茄属于植物,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的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不符合题意.

C、番茄属于植物,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不符合题意.

D、番茄属于植物,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分布在不同的部位、各有一定的特点和功能.上皮组织属于动物的组织,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植物的组织及功能、结构层次等是考试的重点,注意掌握和灵活答题.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0分)

26.(14分)阅读下面的故事,然后回答问题.

某地曾经发生了一次洪涝,许多稻田被洪水淹没了.洪水过后,那儿的水稻几年都得不到好收成.后来,农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托人去外地买了一批蛇回来,放到稻田里.说也奇怪,那一年水稻就获得了丰收.原来那场洪水把深藏在洞里的蛇给淹死了,田鼠却游到树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等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里糟蹋水稻.现在田里有了蛇,大量的田鼠让蛇给吃掉了,因而水稻又得到了好收成.

(1)故事中的稻田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阳光、洪水、田鼠、蛇等都能影响水稻的生活,在生物学上,把影响水稻生活的这些因素统称为 生态因素 ,其中阳光、洪水又属于 非生物  因素.

(2)稻田里还会有少许杂草与水稻争夺着阳光、养料、水分,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 竞争 关系.

(3)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请写出故事中的食物链: 水稻→田鼠→蛇 .

(4)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水稻 .

(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调节能力,将会破坏生态系统的 平衡(稳定) .该生态系统容易遭到破坏的原因是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

【考点】54: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4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52: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58: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分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 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指各种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解答】解:(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资料中的非生物成分有阳光、养料和水分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如资料中的水稻和杂草;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如资料中的田鼠、蛇;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资料中没有提到.在生物学上,把影响水稻生活的这些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其中阳光、洪水又属于非生物因素.

(2)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3)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因此此资料中的食物链是:水稻→田鼠→蛇.

(4)资料中的庄稼是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在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鼠和蛇是动物,它们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腐生的细菌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5)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总是维持在相对的稳定状态,它们是相互联系,彼此依存的,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来干扰超过这个限度,将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该生态系统容易遭到破坏的原因是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故答案为:(1)生态因素;非生物;

(2)竞争;

(3)水稻→田鼠→蛇

(4)水稻;

(5)平衡(稳定);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点评】食物链的正确表示方法,虽然是基础性的试题,但是在平时还是经常会出错的:有些同学会在食物链的后面加上分解者,有些同学会把箭头的方向弄反了或者只画一横线表示,还有的同学把整个食物链都写反了.

27.(12分)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物实验室里常用的重要仪器之一,下列是使用光学显微镜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请回答:

(1)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①③②④⑤ .(填序号)

①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并安放 ②转动反光镜,从目镜中看见白亮的视野

③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④将制作好的玻片标本放到载物台上,将观察物正对通光孔,用压片夹压住⑤调节粗、细准焦螺旋等结构看清物像

(2)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对光的正确操作应是:转动转换器,选择 低倍 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选择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直至看到均匀白亮的视野.

(3)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若是在光线很强的条件下,为了控制进光量,应选用较小的光圈和 平面 反光镜.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物镜 (填“目镜”或“物镜”),以免压碎玻片标本.

(5)某同学用5×的目镜、10×的物镜进行观察,则该同学观察到的细胞放大倍数是 50 .

(6)某同学在视野的左下方看到一个完整的细胞结构,要想将它移至视野中央,则应将载玻片向 左下方 移动.

【考点】17: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

【解答】解:(1)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①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并安放; ③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②转动反光镜,从目镜中看见白亮的视野;④将制作好的玻片标本放到载物台上,将观察物正对通光孔,用压片夹压住;⑤调节粗、细准焦螺旋等结构看清物像.

(2)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对光的正确操作应是:转动转换器,选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选择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直至看到均匀白亮的视野.

(3)在显微镜的构造中,控制外界光线进入多少的是光圈和反光镜.光圈有大小光圈,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填“目镜”或“物镜”),以免压碎玻片标本.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某同学用5×的目镜、10×的物镜进行观察,则该同学观察到的细胞放大倍数是 5×10=50(倍).

(6)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在图中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下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上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

故答案为:(1)①③②④⑤;

(2)低倍;

(3)平面;

(4)物镜;

(5)50;

(6)左下方.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8.(14分)如图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④的结构名称是 液泡 ,由此可判断图表示 植物 细胞.

(2)植物细胞特有的是液泡以及⑥ 叶绿体 、⑦ 细胞壁 .

(3)小茜同学制作了一个细胞模型:利用现成的果冻,将一粒糖粒放入其中.请你推测制作的是 动物 (填“动物”或“植物”)细胞模型,其中糖粒相当于细胞核,果冻相当于 细胞质 ,包装果冻的塑料壳相当于 细胞膜 .

【考点】1F: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分析】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它们的异同点如下:

 

相同点

不同点

植物细胞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动物细胞

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观图可知:①是细胞核、②是细胞质、③是细胞膜、④是液泡、⑤是线粒体、⑥叶绿体、⑦是细胞壁,解答即可.

【解答】解:(1)图甲中④的结构名称是液泡,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甲图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因此甲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乙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2)植物细胞特有的是液泡、⑥叶绿体和⑦细胞壁;

(3)“小茜同学制作了一个细胞模型:利用现成的果冻,将一粒糖粒放入其中”.她制作的是动物(填“动物”或“植物”)细胞模型,其中糖粒相当于细胞核,果冻相当于细胞质,包装果冻的塑料壳相当于细胞膜.

故答案为:(1)液泡;植物;

(2)叶绿体;细胞壁;

(3)动物;细胞质;细胞膜.

【点评】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9.(10分)以下是某班同学设计的“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方案:

在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统计阴暗干燥处和阴暗湿润处的鼠妇数量.如表是全班八个小组实验结果:

组数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阴暗干燥处(只)

2

3

3

1

3

2

1

2

阴暗湿润处(只)

8

7

7

9

7

8

9

8

(1)该班同学探究的问题是: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作出的假设是 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

(2)某同学建议选体形较大、爬行较快的10只鼠妇作为实验对象,你认为是否可行? 不行 .

(3)统计并计算全班平均值,计算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误差:根据平均值你得出的结论是 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

(4)该实验的变量是 湿度(或水分) .

(5)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鼠妇? 将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

【考点】W2: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假设是对问题肯定或否定的解答,根据问题“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作出的假设是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2)取样时应该随机取样,因此“某同学建议选体形较大、爬行较快的10只鼠妇作为实验对象”,我认为不行.

(3)“统计并计算全班平均值,计算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误差”.阴暗干燥处的平均值是2只,阴暗湿润处平均值是8只.因此根据平均值你得出的结论是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4)该实验的变量是湿度(或水分).

(5)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所以实验结束后,应该将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故答案为:(1)湿度会(或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2)不行

(3)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4)湿度(或水分)

(5)将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点评】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查看更多【萍乡生物试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