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黄山中考 > 黄山中考试题 > 黄山生物试题 > 正文

2015黄山市黄山区三口中学七年级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

2017-11-18 16:59:47文/王蕊

 

2015黄山市黄山区三口中学七年级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

为了方便您的阅读请点击全屏查看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1.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 亲鸟喂养雏鸟 B. 风吹起尘 C. 羊吃草 D. 葵花向阳

2. 一只棕色的马生下了3只小马,小马的毛色有白色、黑色和棕色.这种现象属于()

A. 生长发育 B. 呼吸 C. 排出体内废物 D. 遗传和变异

3. 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们还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

①营养物质  ②空气  ③阳光  ④适宜的温度  ⑤一定的生存空间  ⑥水.

A. ①③②⑤⑥④ B. ⑥①②③④⑤ C. ④⑤③⑥①② D. ③⑥④⑤②①

4. 四位同学使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如下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

目镜 物镜

甲 15× 40×

乙 10× 40×

丙 10× 10×

丁 15× 10×

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最多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 将载玻片上写的英文字母P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时看见的物像应是()

A. p B. q C. b D. d

6.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若在视野左下方,要想将物象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移向()

A. 左下方 B. 右上方 C. 左上方 D. 右下方

7. 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中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左图转为右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 ③移动装片 ④调节光圈 ⑤转动转换器.

A. ③一⑤一②一① B. ④一③一②一⑤ C. ③一①一④一⑤ D. ③一⑤一④一①

8. 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合时,应如何处理?()

A. 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设相符

B. 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设相符

C. 依据实验结果下结论

D. 提出新的假设,重新实验

9. 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 水稻和稗草 B. 猫和老鼠 C. 人和猪 D. 蚂蚁和蚱蜢

10.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主要描写了哪种环境因素()

A. 光 B. 水 C. 空气 D. 土壤

11. 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这说明()

A. 生物能改变环境 B. 生物能适应环境

C. 生物依赖环境 D. 生物能影响环境

12. 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如图所示.他和同学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下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地点 鼠妇只数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4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 18

干草地中 2

A. 阳光充足 B. 阴暗潮湿 C. 空气新鲜 D. 高温干燥

13. 下列是生物对环境影响的实例是()

①蚯蚓在土壤中活动,改良土壤疏松②沙漠栽种植物可以防风固沙 ③在沙漠生长的植物根系发达

④毒蛇的颜色鲜艳 ⑤枫树在秋天落叶.

A. ①② B. ④⑤ C. ①③ D. ②④

14. 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

A. 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B.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5. 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它生物的生存.这说明了()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D. 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计15分)

16. 生物学是研究和的科学.

17. 蚯蚓在黑暗的土壤里生活,使土壤疏松的同时,其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这种现象表明蚯蚓既能环境,也能环境.

18. 下列是小红同学进行的一次探究活动:

(A)小华发现池中有小白点在浮动,仔细看很久;

(B)心想“这是生物吗?”

(C)于是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

(D)原来是草履虫.

以上活动中哪一个属于提出问题,哪一个属于实验.

19. 花园、庭院中的花盆和石块下,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鼠妇在爬行,还会发现潮湿的地方鼠妇很多,这是为什么呢?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此进行探究,请你将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的一半放湿土,另一半放干燥的土,将10只鼠妇放在两种土的交界处,放在适宜的环境下,认真观察鼠妇的行为.

(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该小组对上述实验重复10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第9次 第10次

干燥  0只  1只  2只  0只  3只  1只  2只 0只   3只  2只

潮湿  10只  9只  8只  10只 7 只 9 只  8只  10只 7 只 8 只

(5)实验重复10次的原因是:.

(6)根据以上的观察和计算出它们的值: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0. 下列事例中最能够体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何种关系?

①“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③仙人掌的叶变为刺,茎肉质化,有利于减少水分的蒸发.

21.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包含着生物间的生物因素的关系,再写出类似这种生物间关系的成语.

2015黄山市黄山区三口中学七年级生物试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1.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 亲鸟喂养雏鸟 B. 风吹起尘 C. 羊吃草 D. 葵花向阳

考点: 生物的特征.

分析: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 解:A、亲鸟喂养雏鸟,说明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属于生命现象,A错误;

B、风吹起尘属于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B正确;

C、羊吃草,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属于生命现象,C错误;

D、葵花向阳,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属于生命现象,D错误;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 一只棕色的马生下了3只小马,小马的毛色有白色、黑色和棕色.这种现象属于()

A. 生长发育 B. 呼吸 C. 排出体内废物 D. 遗传和变异

考点: 生物的特征.

分析: 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 解: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一只棕色的马生下了3只小马,小马的毛色有白色、黑色和棕色.这种现象属于遗传和变异.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生物的特征.

3. 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们还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

①营养物质  ②空气  ③阳光  ④适宜的温度  ⑤一定的生存空间  ⑥水.

A. ①③②⑤⑥④ B. ⑥①②③④⑤ C. ④⑤③⑥①② D. ③⑥④⑤②①

考点: 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们还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分别是:⑥水、①营养物质、②空气、③阳光、④适宜的温度、⑤一定的生存空间.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4. 四位同学使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如下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

目镜 物镜

甲 15× 40×

乙 10× 40×

丙 10× 10×

丁 15× 10×

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最多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考点: 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分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

解答: 解:A、甲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5×40=600(倍);

B、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

C、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10=100(倍);

D、丁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5×10=150(倍);

因此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小的是丙、100倍,所以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最多的是丙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

5. 将载玻片上写的英文字母P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时看见的物像应是()

A. p B. q C. b D. d

考点: 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视野中的物像,视野中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

解答: 解: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将字母“p”写好,旋转180°后得到的是字母“d”

故选D.

点评: 要想做好此类题目,一定要多动手,多思考,还要总结一定的规律.

6.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若在视野左下方,要想将物象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移向()

A. 左下方 B. 右上方 C. 左上方 D. 右下方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从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像.

解答: 解:由于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像,在视野中所观察到的物像居于左下方,标本应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而移动物像实际上是通过移动标本实现的,所以需要将玻片标本向左下方移动.

故选:A.

点评: 遇到此类题目时,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如果一个细胞的物像在视野的哪一方向上,要想移至视野中央,需要将玻片标本向哪一方向移动即可.

7. 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中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左图转为右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 ③移动装片 ④调节光圈 ⑤转动转换器.

A. ③一⑤一②一① B. ④一③一②一⑤ C. ③一①一④一⑤ D. ③一⑤一④一①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 此题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技能中,用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操作步骤.

解答: 答:我们在使用显微镜时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后用高倍镜观察,在低倍镜观察到物像是如何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呢,首先要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因为高倍镜的视野窄,虽然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的物像,如果偏离视野中央的话,换上高倍镜,物像可能就不在视野中了.低倍镜换高倍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当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需要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得亮一些.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只是有点模糊,一般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使用物像更加清晰.

A:此选项没有调节光圈再者只调细准焦螺旋即可看清物像,故A选项错误.

B:此选项换高倍物像放到最后一步了,这样会看不清物像的.故B选项错误.

C:此选项也是把更换高倍镜放到最后,也会看不清物像的.故C选项错误.

D:此选项先是把物像移动中央,然后换上高倍物像,换上大光圈增大视野亮度后,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故此D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本题时,要注意换高倍镜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视野会变窄,二是视野会变暗,三是视野会变模糊.针对以上问题思考操作步骤.

8. 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合时,应如何处理?()

A. 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设相符

B. 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设相符

C. 依据实验结果下结论

D. 提出新的假设,重新实验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分析: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倡导科学的探究精神.

解答: 解: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目的并不在于得到一个统一的而且是正确的结果,而重在使学生真正参与探究过程,从过程中获取具体经验和方法训练,因此探究性实验必须强调过程训练,具体要求是:观察要仔细、客观;根据观察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假设是经过周密的思考,针对问题得出的一种结论,用来解释观察的现象;实验要设计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实验常常要重复多次,结果才可靠;得出结论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

生物实验作为生物教学的基本手段,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而且能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对基本知识的认识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但应该指出的是目前生物实验教学往往只注重实验结论和机械的操作训练,学生做实验时,只是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依样画葫芦”,机械地完成实验任务就行了,而对实验步骤为什么要这么做缺乏深入思考,对实验的成败缺少有效的反思,其直接结果是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乏探索精神.

故选:D.

点评: 科学的探究精神是人类进步的最大动力.

9. 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 水稻和稗草 B. 猫和老鼠 C. 人和猪 D. 蚂蚁和蚱蜢

考点: 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水稻与稗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猫和老鼠,猫吃老鼠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人和猪,人吃猪肉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蚂蚁和蚱蜢,蚂蚁吃蚱蜢,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10.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主要描写了哪种环境因素()

A. 光 B. 水 C. 空气 D. 土壤

考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首先明确有哪些环境因素对生物会造成影响.

解答: 解: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主要描述了水滋润着生物,影响了生物的生活,使生物开始发萌.

故选:B

点评: 对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可结合着具体的实例掌握.

11. 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这说明()

A. 生物能改变环境 B. 生物能适应环境

C. 生物依赖环境 D. 生物能影响环境

考点: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分析: 变色龙随环境的改变而变换体色,当有敌害追击时变色龙能较快的隐藏起来,属于有利于逃避敌害;变色龙能随环境的改变而变换体色,有利于隐藏自己,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利于捕到食物.

解答: 解:根据分析可知:“变色龙”的体色会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变色龙”的体色变化的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称为保护色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是十分有利,这是适应环境的表现.

故选:B

点评: 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会作出反应,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2. 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如图所示.他和同学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下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地点 鼠妇只数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4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 18

干草地中 2

A. 阳光充足 B. 阴暗潮湿 C. 空气新鲜 D. 高温干燥

考点: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探究鼠妇生存环境的条件,考查数据的读取能力.

解答: 解:通过记录可以分析:在水槽边的石头下和种花的湿花盆下鼠妇的数量最多,而水泥路上、干草地中鼠妇的数量很少.比较这两种环境的差别,可以发现主要区别条件是:光照和水分,而鼠妇大多集中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而光亮、干燥的环境中鼠妇的数量很少.可推知:鼠妇的适宜生存的环境条件是:阴暗潮湿.

故选:B

点评: 通过生活过程中我们发现鼠妇的地方可推知鼠妇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13. 下列是生物对环境影响的实例是()

①蚯蚓在土壤中活动,改良土壤疏松②沙漠栽种植物可以防风固沙 ③在沙漠生长的植物根系发达

④毒蛇的颜色鲜艳 ⑤枫树在秋天落叶.

A. ①② B. ④⑤ C. ①③ D. ②④

考点: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据此解答.

解答: 解:①蚯蚓在土壤中活动,改良土壤疏松和②沙漠栽种植物可以防风固沙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而③在沙漠生长的植物根系发达、④毒蛇的颜色鲜艳、⑤枫树在秋天落叶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4. 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

A. 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B.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考点: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首先应该明确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自身的结构有重要关系.

解答: 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都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就如同红树林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能够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 红树林的这个特征就是对海滩淤泥环境的适应.

故选:C

点评: 对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可从植物的器官特征去分析.

15. 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它生物的生存.这说明了()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D. 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考点: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与环境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水葫芦”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表明水葫芦适应滇池的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加上缺少消费者,因此大量繁殖疯长,挤占了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其水面被水葫芦无情地侵占,湖中68种原生鱼种已有38种面临灭绝;16种高等植物到20世纪90年代只剩下3种,这属于外来物种的入侵威胁了生物的多样性,表明生物又能影响环境.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计15分)

16. 生物学是研究 生命现象 和 生命活动规律 的科学.

考点: 生物的特征.

分析: 此题考查对生物学的认识.

解答: 解: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即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故答案为: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

点评: 我们在学习生物学时,就是从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等几方面学习.

17. 蚯蚓在黑暗的土壤里生活,使土壤疏松的同时,其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这种现象表明蚯蚓既能 适应 环境,也能 影响 环境.

考点: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与环境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蚯蚓身体呈长圆柱形,可以减少钻土的阻力.体表有粘液,也能减少钻土时的阻力还能维持呼吸,适应在黑暗的土壤里生活;蚯蚓钻洞能使土壤疏松,蚯蚓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

故答案为:适应;影响.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18. 下列是小红同学进行的一次探究活动:

(A)小华发现池中有小白点在浮动,仔细看很久;

(B)心想“这是生物吗?”

(C)于是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

(D)原来是草履虫.

以上活动中哪一个属于提出问题 B ,哪一个属于实验 C .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分析: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交流.其中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前提;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则是探究成功的关键,所以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发现和提出问题.

解答: 解:A、某同学发现池水中有一运动的白点,属于科学探究的发现问题;

B、心想这是生物吗,属于属于科学探究的提出问题;

C、于是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属于科学探究的实施计划;

D、原来是草履虫,属于科学探究的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B; C;

点评: 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进行;制定计划是探究的重要环节,实验法是常用的方法.

19. 花园、庭院中的花盆和石块下,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鼠妇在爬行,还会发现潮湿的地方鼠妇很多,这是为什么呢?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此进行探究,请你将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 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

(2)作出假设: 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的一半放湿土,另一半放干燥的土,将10只鼠妇放在两种土的交界处,放在适宜的环境下,认真观察鼠妇的行为.

(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该小组对上述实验重复10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第9次 第10次

干燥  0只  1只  2只  0只  3只  1只  2只 0只   3只  2只

潮湿  10只  9只  8只  10只 7 只 9 只  8只  10只 7 只 8 只

(5)实验重复10次的原因是: 取平均值,减少实验误差 .

(6)根据以上的观察和计算出它们的 平均 值: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土壤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

考点: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分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要注意设计惟一变量,因为验证的是土壤潮湿程度的影响,故变量应该为湿度,其他条件保持一致.

解答: 解:(1)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符合生活实际,才能便于探究;如果问题太大或过于笼统,就无法探究.

通过捕捉鼠妇时,仔细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可知,鼠妇大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根据鼠妇的生活环境,可知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可以从环境变化方面,据此情景提出的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如果我们要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做出的假设: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5)为了排除由偶然性引起的误差,计算10次统计数的平均值,使结论更准确.

(6))根据以上的观察和计算出它们的平均值:实验结果:湿土一侧的鼠妇较多一侧的鼠妇较多.因此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土壤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故答案为:

(1)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5)取平均值,减少实验误差

(6)平均   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土壤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点评: 在设计探究式,常用到对照实验的设计,要注意惟一变量即所要探究的条件.

20. 下列事例中最能够体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何种关系?

①“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环境影响生物 ;

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生物影响环境 ;

③仙人掌的叶变为刺,茎肉质化,有利于减少水分的蒸发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考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分析: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同时也不断的影响环境.在各种环境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都对其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

解答: 解:①“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个诗句体现出的山寺中的桃花由于受温度的影响而晚开放的现象,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的是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③沙漠干旱缺水,蒸腾作用很大.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生活茎肉质化可以保存较多的水分,叶变态成刺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因此仙人掌可以适应沙漠干旱缺水的环境.

故答案为:①环境影响生物;

②生物影响环境;

③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21.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包含着生物间的生物因素的关系,再写出类似这种生物间关系的成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考点: 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分析: 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包括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解答: 解:“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都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因此这句话包含着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故答案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查看更多【黄山生物试题】内容